主營業務增速下降近一倍 通鼎互聯能否把握5G風口

隨著近日三大運營商5G商用套餐上線,A股相關上市公司紛紛加快了各自在基站、芯片、連接等領域的佈局,主營通信線纜業務的通鼎互聯,雖然今年9月份完成了近5000萬美元的境外收購,但業績增速不斷放緩、主營業務不振、股價低迷等諸多問題,是否能借助5G風口獲得解決,目前暫未可知。

《投資者攻略》王慶超

“聚焦主業,著眼長遠”,這是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通鼎互聯”,SZ.002491)近年來一貫堅持的發展戰略。財報顯示,通信線纜業務長期佔據其主營業務收入的68%~75%左右,是通鼎互聯的主業。該項業務的毛利率前兩年(2017年、2018年)一直維持在25%上下,但進入2019年以來忽然快速下滑。與此同時,公司多項數據指標以及股價表現,均不算理想。

“聚焦主業”,主業下滑

雖然有5G行業風口的預期,但通鼎互聯今年主營業務顯露疲弱。據其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該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僅為0.84億元,同比下降了82.07%,扣非淨利潤降幅更甚,同比下降了96.09%,只有0.14億元。

為什麼會出現淨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作為國內主要的通信線纜和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通鼎互聯的業績水平和業績走勢與下游電信運營商的資本支出高度相關。經歷過去幾年4G及FTTH建設投入高峰後,國內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經歷了連續三年下滑,並於2018年下降到了4G啟動以來的低點,光纖光纜等產品的需求也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這對通鼎互聯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造成了一定壓力。

今年上半年,作為通鼎互聯主營業務之一的光纖光纜業務的收入遭遇腰斬,營收佔比也從超半數跌至不足三分之一。毛利率一樣呈下滑趨勢,同比下降了12.55%。雖然通信線纜業務板塊中,通信電纜和電力電纜創收同比小幅增加,遠不足以彌補光纖光纜收入的滑坡。

而通信設備業務歷來不在通鼎互聯的營業收入中佔據大頭。

2017年,該業務創收5.28億元,只佔通鼎互聯當年營業收入的12.49%,2018年又下降到9.62%,今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佔比維持在9.76%。相對來說,通鼎互聯的線纜業務創收能力,要遠遠高於通信設備業務,今年上半年共創造了12.43億元的收入,佔當期營業總收入68.66%。相關數據見下表:

主营业务增速下降近一倍 通鼎互联能否把握5G风口

對比通鼎互聯上半年數據,其通信設備的業績依然延續收縮,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了0.45億元,毛利率減少了一倍。在公告中,通鼎互聯曾將其通信設備業務視作公司業務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板塊,只是業績表現事與願違。

從相關數據來看,通鼎互聯要想真正迎來“高光時刻”,提振主營業務表現是當下的一大難題。

收購UTS,主攻通信設備

今年9月6日,通鼎互聯宣佈以現金4922萬美元(約合3.29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TS26.05%股份的交易已完成交割。

據公開資料,UTS在通信設備和光傳輸領域掌握了關鍵性技術,在技術上有著深厚的積澱。1995年Unitech公司與斯達康公司合併,成立UT斯達康國際通信有限公司(即“UTS”),UTS成立之後,專注無線市話技術,推出了小靈通手機產品。而小靈通的火爆使得UTS快速發展,並於2000年3月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價最高的時候一度達到每股280美元。

但隨著小靈通2011年底正式從國內市場退出,加上缺乏更加具有競爭力的終端產品,UTS近年只能把印度和日本作為主要市場,並主要為這兩個國家的電信企業提供技術方案。2017年,UTS的全年營收不到1億美元,如今股價還不到3美元。

在年初的收購公告中,通鼎互聯在公告中也進行了風險提示:“標的公司曾在 2012-2015 年度期間連續4年虧損”,而其最近三年(2016~2018)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86億美元,0.98億美元和1.03億美元,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13.2萬美元、698萬美元和609.1萬美元。

比起UTS業績,其實通鼎互聯的業績同樣也未達預期。尤其是對UTS高達3.2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收購,使得本就不容樂觀的現金流又雪上加霜。2019年前三季度,通鼎互聯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2.71億元,同比減少了5.95億元。同時呈現在投資者眼前的,還有控股股東通鼎集團有限公司及實控人沈小平高達84.05%和86.84%的股份質押比例。

關於收購UTS公司股份,通鼎互聯還提到,此舉將對公司開發國際市場有幫助。但就其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海外收入僅佔其總營收的1.32%。

高比例質押、相對惡化的現金流,對於準備發力通信設備的通鼎互聯來說,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

競爭加劇,股價對摺

要在通信行業做大做強,除了解決自身發展上的問題,通鼎互聯同時還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不難想,5G的快速發展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面對這個機遇,通信設備行業上市公司中,有人歡喜有人愁。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在通信傳輸行業41家上市公司中,通鼎互聯總資產達106億,排名第六;營業總收入28.73億元,排名第十,屬於行業前列。但它的淨利潤只有0.84億元,排在第19位;淨資產收益率1.64%,排在第28;每股收益0.0667元,排第26,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

其中,總資產與通鼎互聯相當的中際旭創,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2.84億元,淨利潤3.58億元,均高於通鼎互聯。長江證券研報指出,中際旭創在光模塊領域的競爭力居於首位。這是通鼎互聯難以企及的。

營收規模與通鼎互聯基本持平的是移遠通信,2019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收28.55億元,同比上升53.32%;淨利潤0.93億元,同比下降15.32%,降幅遠低於通鼎互聯。雖然業績增長几乎停滯,但移遠通信的每股收益是行業最高的,截至今年三季末,其每股收益為1.3元,甚至比行業龍頭中興通訊還要高出0.32元。

二級市場方面,2019年當收購UTS股份公告拋出後,通鼎互聯的股價連續走高,最高位走到12.53元,直到現在這個價格也是今年的最高價,也是近一年的壓力位置。而通鼎互聯最新的股價(截至11月22日)已跌至6.55元,較今年最高位幾近對摺。截止發稿日,市場對其海外收購,以及當期業績情況的反應仍無較大改善。

海外收購是否能夠如願增強通鼎互聯在通信設備領域的競爭力,尤其是提升該業務的創收能力,進而使公司整體業績取得較大改善,真正迎來“通鼎的高光時刻”,《投資者攻略》將持續給予關注。(投資者攻略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