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玩手機煩麼?但也許今後虛擬的設備才是真實的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手機玩多了肯定多少有一些煩,而且覺得玩手機很不好,因為可能會耽誤學習,眼睛長時間看手機肯定也是不好的。所以有很多家長大聲呵斥, 使用各種方法使孩子不在用手機。

但是隨著科技信息的不斷髮展,也許手機虛擬現實等等可能才會是未來的趨勢。我們知道我們這次是信息產業的大變革,比以往的速度變革都快。手機終端已然成為現在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早上起來可以摸不到配偶,但是不能摸不到手機。手機甚至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但是手機上的東西幾乎都是虛擬的。

看見孩子玩手機煩麼?但也許今後虛擬的設備才是真實的

現在的人都離不開手機了,以後呢,可能更會離不開,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後的終端也許僅僅是一個接收器,不需要有什麼高級的硬件配置,我們個人所有的信息也許都會連接,最終我們可能會在虛擬的世界裡過大部分的生活,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幾點原因。

一、科技的變化與以往不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很多人已經不如人工智能了,從圍棋大戰中我們就會看到,機器的運算能力等多方面已經超過了人類,並且隨著大數據不斷的建立,不斷的互通,在我們之前需要一萬人做的事情可能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就能完成了。如果5G發展的夠好,按照5G很低的延時,無人駕駛會勢不可擋,如果車子都連到一個大數據系統裡由算法統一指揮,那麼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還有醫生遠程就可以做手術,現在的很多醫療建議也有很多已經用到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需要死記硬背的,需要大量數據計算和比對的,機器就能搞定。我們每天上網的推廣信息肯定也都是由算法和大數據得出的。很多以前古老的方法肯定就會被淘汰。

看見孩子玩手機煩麼?但也許今後虛擬的設備才是真實的

二、人們的工作肯定會越來越清閒:雖然我們現在感覺工作很累,不管上學工作,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每天做的很多事情是在幹什麼,很多工作都是在做淘汰人的事情。比如科學家、人工智能專家,目前製造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勞動率的。之前一個數據分析師一個月的計算量,交給大數據交給電腦可能一個小時就完成了。還有很多創作,比如畫畫做音樂,可能有專門的軟件,分分鐘就可以創造出和人類創造出一樣的產品。重體力活機械式的活一定會被技術淘汰。所以以後的人最終一定會越來越清閒。

三、以人為中心的格局會變:我們看以前的經驗,很多工作都是需要人的,雖然有一些設備機器,但是因為需求量很大,老式機器還是替代不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大部分產品還是需要人來創造,但是現在因為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等高科技的出現,以後什麼事情都不會需要太多的人也會完成而且效率更高,而且即便需要人也是很高端的人,但是這些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了的,當生產也不需要那麼多人的時候,人會到哪去呢?

我們說追求幸福是人都應該擁有的權利,然而幸福究竟該往哪裡追求,當人有大把時間的時候人們會幹什麼?科技這麼發達多半可能會在網絡裡面混跡,而人也會不斷的追求虛擬的真實性,當硬件軟件等等設備進步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許人都會分不清是虛擬還是現實。因為虛擬的體驗也許會比現實好的多。

看見孩子玩手機煩麼?但也許今後虛擬的設備才是真實的

我們看那部電影叫“頭號玩家”的雖然說那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影片設定的年代並不遙遠,離現在不過二三十年,而裡面的人基本都是在虛擬世界離生活,並且虛擬世界要比現實重要的多,只要在現實中能管飽肚子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裡面完成。

基於以上這幾點,以後真的有可能會是虛擬世界佔據主體,因為時間肯定會增多,因為工作會很少甚至沒有,而生活應該會有 一些保障,科技和虛擬技術的不斷髮展,會使人去往哪裡?而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等技術又會使人能活到多少歲?也許100是基礎,150歲也很容易,大量的時間 用來做什麼?難道現實世界真的能滿足麼?

不過上面那些也只是基於現在往未來的預想罷了,現實肯定還會很久遠,現在來說社會的競爭還是很大甚至比以往還大,社會的篩選機制一樣會選擇成績優者,中國人多麼,這樣省成本,所以拿到一個好的畢業證,拿到一些別人沒有的資質目前還是拉開距離的最好方法。所以孩子該管還是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