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突破禁区

——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吕金华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地质复杂的鄂西南褶皱山地,不良地质结构分布广泛,远古的地质构造中,严重的岩溶发育、岩堆、危岩体以及潜在的不稳定结构和陡峭的地形极其复杂,更多的是潜埋在高山深谷体内的难以探测的地质构造成为铁路、公路建设的禁区。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从开工到交付使用,经历了8年多的时间,是誉为天路的西藏铁路工期的两倍多。其间所遇到的溶腔、溶水、危岩、塌方等重大地质难题使得建设工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鄂西南交通建设中遇到的地质难题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开通后,有交通建设专家感言,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后,世界上再没有修不成铁路和公路。

往事回首,历历在目。两路建设中的巴东野三关和利川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险情、付出的代价与建设者们攻坚克难所集聚的经验、取得的科技成果一样让人铭心刻骨。齐岳山更是被业界视为交通建设的禁区。

利万高速公路建设,齐岳山隧道工程自然是绕不开的禁区。

因此,承担利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把齐岳山隧道工程视为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

也就是说,齐岳山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关系到整个利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是否顺利。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险中之险。

对于齐岳山隧道,或者说宜万铁路建设中的鄂西南地质结构,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在书写宜万铁路建设的报告文学《火车头震荡》一书中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修这条路,就像在一块涵满了水的海绵中间穿一根线过去,这根线不能被打湿。其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有前面两路建设积累的经验和科技成果,面对逶迤雄浑的齐岳山和山体内未知的神秘,齐岳山隧道建设者的心头依旧充满敬畏,或者说畏惧。

这种敬畏,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对科学的敬畏。是以科学的精神、在充分尊重大自然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的科学的态度。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承担这项控制性工程的,是该公司利万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经理梁金宝,隧道施工队主管陈茂村。

这是双线四车道分离式特长隧道,左右两幅分别为3375米和3386米,最大埋深分别为567米和543米。洞穿齐岳山山麓。峰峦叠嶂的齐岳山是典型的溶蚀剥蚀高中山区,地表天坑、竖井、落水洞群星罗棋布,漏斗丛生;地表无常年性流水通过,大气降水主要通过地表岩溶洼地进入地下岩溶水系统,因而暗河系统极其发育,施工中突水、突泥等岩溶灾害发生的风险极大。这样的地质结构,是世界土木工程的禁区。

没有金刚钻,就揽不得这件瓷器活儿。

2015年5月9日,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在200多施工人员的奋力拼搏下顺利贯通,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以一分二十秒的时长报道了这一消息。报道中的一句话让人振奋又吃惊,隧道贯通比预定工期整整提前一年。精确计算,整个工期整整两年零十天。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这项控制性工程的顺利提前贯通,预示着整个利万高速公路2015年年底基本建成有了可靠保证。

两年的艰苦奋战,一瞬的大功告成,真正诠释了项目部“到一个地方,交一方朋友;做一项工程,树一块丰碑”的企业精神。沿着刚刚贯通还正在进行路面施工的隧道,我们感受到这里肃穆和聚精会神的施工氛围,没有大呼小叫,没有相互交谈,没有忙碌的你来我往,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像钉子一样,井然有序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一切都流程化,规范化。只有机器的轰鸣和灌满整个隧道的回响。陈茂村告诉我,这已经是后期工程了,大部分施工人员在隧道贯通后转移到了黄石、云南等公司的其他项目工地。

在历时两年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造成施工人员伤残的安全事故。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胜利。

这是一场艰苦的鏖战,是智慧、科技和人的精神与大自然高度协和的典范。控制性工程,仅仅扣住“控制”两个字,控出了质量、安全、速度和更丰富的经验。在这场鏖战中,烈火练就真金,中铁十四局利万高速第一标段项目部经受了考验。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高瞻远瞩,选调精兵强将,将包含齐岳山隧道在内的第一标段交给中铁十四局优秀项目经理梁金宝,这个当年京九铁路吉赣龙段队里的小技术员、担任过阿富汗公路修复工程项目经理、面对恐怖威胁、善于精打细算的山东汉子,最擅长的就是将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进行整合后进行程序化流水作业,“施工组织是最大的效益”成为这个团队的法宝。在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把实现齐岳山隧道工程提前贯通作为整个标段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的关键。只要破解齐岳山隧道这个世界级工程难题,不仅可以创造世界高速公路建设的奇迹,更会在这样的工程建设领域实现科技的创新。

这是作为控制性工程的第一层含义。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齐岳山逶迤绵延,山体内部却是一团糟。尽管在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可以作为齐岳山隧道施工的重要保障;同时,久经战阵的施工队伍、精中选精的精兵强将敢于面对一切挑战。但是,指挥部和项目部一点也不敢马虎。面对齐岳山,他们如履薄冰,制定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方针,严谨制定了《齐岳山高风险岩溶隧道施工技术专项方案》、《齐岳山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包含了开挖方案、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法,防排水施工、衬砌施工、通风设计、反坡排水、高低应力、突泥突水、煤层瓦斯等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了隧道电子管理和应急逃生系统、人员电子管理系统、声光报警系统,设置了安全标识、视频监控、应急照明、逃生通道并配置了逃生装备,制定了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和标准化建设方案。同时,配强配足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设安全总监,工区设安全主管,工点设专职安全员,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在齐岳山隧道进出口各配齐了2名专职安全员,十多名兼职安全员。严格按规定做好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两年多的时间里,整个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直到双向隧道贯通,没有出现任何伤残事故。而他们在这两年里,在双向长达7000米的隧道施工中,排除瓦斯、溶腔、透水、危岩、等安全事故数百起,仅仅突涌泥浆就多达14起,其他小型的施工难题不可胜数。而就在现场,山东大学李术才带领的科研团队一直坚守在工地上,全程承担过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齐岳山隧道的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隧道施工监控经验。10余名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驻扎在隧道进、出口工地,同项目部一起开展地质调查、风险评估、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为齐岳山隧道安全施工保驾护航。指挥部和项目部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置于“金鱼缸”中,实行全维监管。同时,做到心中有安全,眼里有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保安全。

纳入“金鱼缸”,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安全管理还需要主动作为,思患预防。为此,施工单位在齐岳山隧道施工现场,坚持“以人为本 生命为重”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多次开展突泥突水、山洪爆发、消防、瓦斯等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组织严谨,思路清晰,进如铁流,退如山移。进退有据,训练有素。

项目部还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最原始的监管办法结合起来,确保施工安全。一方面与山东大学合作,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多种探测监测等防控手段,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一方面紧紧依靠丰富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经验、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管措施,坚持用耳朵听、眼睛看等常规手段,开展日常安全监管,“土洋结合”保安全。

2013年11月8日下午,项目部齐岳山隧道进口现场安全主管孙景来,发现右洞YK19+430掌子面有零星落块,要求施工队密切观察,加强防范。施工队长陈茂村当即要求所有施工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同时安排领工员深入掌子面挖掘台车后面密切观察。六七个小时后,洞顶右上方溶腔内断裂一块约3吨重的石块,将钢拱架砸坏变形。不久,洞顶又掉下一礅约20吨重的巨石,砸向开挖台车,致台车整体报废。所幸,一场特大安全事故因为有严格的现场安全监管措施和应急预案而得以避免。

为解决进口端纵断面1.55%下坡施工中反坡排水的困难,项目部投入500多万元,在进口建立三级泵站,安装13台大功率水泵,铺设15000千米大口径水管,建立了机械接力式抽排水系统。迄今为止,抽排水近1000万立方米。项目部项目部投入500多万元,在进口建立三级泵站,安装13台大功率水泵,铺设15000千米大口径水管,建立了机械接力式抽排水系统。迄今为止,抽排水约1000万立方米。施工中,齐岳山隧道遇到大小溶洞61个,体积上万方的溶洞5处;其中,YK19+110-116处溶洞处理了28天。

每一次技术处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耽误工期。为提高工效,赶回工期,防范煤层瓦斯引发事故,施工队采取“光爆”与“水爆”相结合的办法,安全高效推进隧道施工。“水爆”的最大优势在于消烟止尘,大大缩短爆破后到除渣之间的时间间隔。进尺越深,越能彰显这种优势。正常情况下,爆破后排烟需要30~50分钟,而用“水爆”则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没有时间间隔,工效提高10%~20%,而且可有效降低和防范煤层瓦斯带来的施工风险。

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鄂西指挥部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研究探讨危险灾情的应急方案和预案,为工程顺利施工、如期贯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这是一切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工程进度得到如期保证的重要力量。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归根结底,人是第一要素。

在齐岳山隧道施工现场,项目部副总经理叶宏杰、邱广波,一直坚守在工地上。但叶宏杰谈的更多的是,第一标段项目经理梁金宝,同样的山东汉子,刚直认真,做事一丝不苟,进到工地从来不先坐下来喝茶喘气,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从掌子面到爆破点、从灌浆处理到危岩地段,目不转睛地查勘。这个不苟言笑项目负责人,让跟在他身后的施工队长、作业班组长心里直打鼓。他的严厉、他那鸡蛋里挑骨头的风格、他那严厉得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性格,让跟在他身边的人噤若寒蝉。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严肃的有点近乎呆板的经理,对工程质量的苛求是源于他身上肩负的担子,不能有半点马虎。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野三关隧道透水事故、马鹿箐隧道透水事故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绝不能再在这里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控制,质量标准必须控制,工期目标也必须控制,更要控制的是严谨的施工程序。他在用行动诠释着“责任重于泰山”!

在整个第一标段,项目经理梁金宝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在齐岳山隧道施工现场。

干了30多年测量的张世忠,负责整个施工线路的现场复测。他领着队员,穿高山越峻岭。走深山老林,背着最大最重仪器翻越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从全站仪测量,到定位放线,晚上回到项目部,对数据全部进行复核,一丝不苟,常年风吹日晒,在施工现场却看不到他,真正是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人,在这里奋战两年后又转战到了别的工地,他们都是长期转战祖国大江南北、以工地为家的精干的技术工人,隧道贯通,转身又去了新的工地,只是给这里留下一个自己才知道的背影,留下曾经的风霜雨雪里风餐露宿的艰苦记忆,留下一条高质量的齐岳山隧道,留下这样一块公路建设史上的丰碑!

陈茂村还坚守在这里,他是施工队长,技术尖兵,是梁金宝特别倚重的骨干。这个瘦弱而又言语笨拙的温州汉子,初中毕业后就自谋生路。特殊的家庭背景给了他一个艰难的童年时代,艰辛的青年岁月。一切全靠自己拼搏。挖过矿,干过泥瓦工,最终进入浙江杭州广荣建筑公司旗下的施工队,干泥瓦工。言语不多却生就了一双凌厉的眼睛,一步一步成为技术骨干。十多年里,他干过五六个隧道项目。最长的隧道是内蒙古一个铁路项目,4000多米;最难的隧道是云桂铁路思林3号隧道。他说,他当时是3号隧道施工主管,尽管只有1000米,他却打了3年,积累了处理复杂地质结构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爆破后的掌子面地质情况,一眼就能做出判断,三级还是五级危岩,八九不离十。每天清晨,在雨中或雾里开展安全教育的那个人一定是他;有急难险重任务时,走在头里的那个人也一定是他;掌子面积水五六十公分时,穿着灌满泥水的雨靴,在接近冰点的水里淌水安装水泵的人里也一定有他,爆破后第一个进入现场查勘危岩的也是他。危险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儿,他相信,先探后挖、每掘进一米都重新进行纵向横向探测的工作流程加上自己十多年的经验,一切都在控制中。

他还相信,他的“水压爆迫”技术不仅仅可以节约资源,其最大优势还在于消烟止尘,大大缩短爆破后到除渣之间的时间间隔。而且可有效降低和防范煤层瓦斯带来的施工风险。进尺越深,越能彰显这种优势。正常情况下,爆破后排烟需要30~50分钟,而用“水爆”则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没有时间间隔,工效提高10%~20%, 这是他敢于在爆破后第一个进入现场的底气。

一切都在控制中。

38岁的陈茂村,三年前才成家,小孩刚刚三岁。谈起家庭,陈茂村的话依旧简短。在工地,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工地,年轻的农民工找对象都是很大的难题。工程施工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深山老林,没有和任何女性接触的可能,除了艰辛的劳动,在没有信号覆盖的工地,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

“我们成家很难的!”陈茂村这句话说的很轻,也很无奈,却重重地压在笔者的心头,这些背井离乡常年在外的青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可是没有办法。陈茂村说,这些远离妻儿远离父母肩负着重大家庭责任的农民工,他们每年也就是春节才有可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即便团聚也都是很短暂的……

也就是这些人,创造了破解齐岳山隧道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辉煌。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无须说他们付出的艰辛了,也无须说国家在武陵山区交通设施投入的重大意义,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效益。记住这些建设者,是我们以及后来的受益者们必须的。

记住这些建设者,记住他们沉静之中火热的激情,记住他们在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记住他们为公路建设创造的经验和成果,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相信,不论时光过去多少年,这一切没有人能忘记,也没有人被忘记。

齐岳山会记住,武陵山会记住。

利万高速建设纪事(8)

突破禁区,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工程建设走笔

(吕金华,男,1964年5月生,恩施市红土乡人。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获第三届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现任恩施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恩施市作家协会主席。供职于湖北省恩施市地税局。013年,凭借中篇小说《黑烟》获第五届湖北文学奖。著有长篇小说《容米桃花》)


相关文章:

众志成城撼齐岳 ,利万项目齐岳山高风险岩溶隧道施组侧记

磁桥聚“宝”: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一)

挥金入土: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二)

追求无憾 ,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三)

王牌之师,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四)

敬业如命,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五)

“强磁”酵应 ,利万高速磁洞沟大桥建设管理纪事(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