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导读

前段时间有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在东莞一家工厂打工,因为工厂是计件的工资,老板觉得工厂的成本支出太大了,让车间主任把员工的计件单价给降下来了,而且是在大家工作了半个月之后才通知的,当时很多员工觉得不服气,老板直接甩出了一句狠话:觉得工资低了可以自己辞职,多的是人想进来打工。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当时很多员工都气得不行,甚至有有几个当场就说要辞职,到了月底那个月工资发下来的时候,工厂走了有三分之一的人,但留下来的人还是大多数,因为在这家工厂确实干了很多年,已经干得很习惯了,再突然换工作肯定会非常不适应,这位读者因为年纪比较小的原因,所以说他也辞职了。

发生这些事情之后,网上有很多网友都给出了评论,下面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网友1:老板永远都是压榨员工,我记得刚开始我们厂里从计时变成计件的时候,主管给我们开的单价非常高,估计也是为了鼓励员工多做事,多为工厂产生效益。我们员工也不傻,大家都知道怎么算数,感觉这个计件确实比之前的工资要高很多,于是大家都拼命的做,做到后面老板发现给的工资太高了,于是就把直接把计件的工资给砍了一半,当时有很多员工都为这个事情走了,后面招进来的员工,都是拿着这个低价的单价在做,天下老板都差不多是一个样,我算是看透了。

网友2:其实计件的工资不是由老板来定,还是由员工来定的,如果说一个厂里有那种拼命做的员工,很大概率就会把大家的单价给降低。前几年我在一家工厂打工的时候,就是按计件算的工资,当时我们都商量好了,大家都做差不多的产量,这样拿的工资都挺高的。后面招了一个新员工进来,他一个人可以做我们两倍的工作量,我们劝他让他少做一点,可他就是不听,后面老板直接就说:为什么他能做这么多,我们却做那么少,后面老板按他的产量定标准,把我们的工资降了很多,之后我就从那家工厂辞职了。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网友3:我觉得这位老板很搞笑,他说外面多的是人想进来,哪里有那么多人给他招,近几年工厂都是招工荒,招人有多么难,还不好好珍惜自己的员工,跟员工玩这些套路,最后只会把自己做倒闭。

网友4:我觉得这些老板太无良了,成本涨了难道就甩锅给员工吗?为什么非得从员工的工资里面去维持成本?我觉得这些老板应该找自己的原因,对在外面打工来说都很不容易,在工厂干活本来工资就不高,还会染上一些职业病,老板总是说自己会亏钱,其实这都是忽悠人的,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曾经就开过厂。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你认为这些员工应该辞职吗?你有在工厂上班的经历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企业用人:

1、不看贵不贵,要看值不值。

2、浪费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是犯罪。

3、创业公司要不断地淘汰那些不干活,干不了活,还有阴阳怪调的人。

——干不了他们他们就会干掉企业,一颗烂苹果最终毁掉一筐苹果。人力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4、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是管理的意义。要学会看数据。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很多企业在考虑设计业务员薪酬的时候,一般都是走着(总收入=底薪+提成)线路,这方式还是特别单一、激励性不够丰富,对于业务而言,激励性自然动力也是不够级全面的。另外,这种底薪加提成,激励性还是比较强,但是却存在以下缺陷:

1、底薪高、提成低;

会滋生员工偷懒心里,拿到底薪就行,根本就不去努力干业绩。底薪越高,员工越容易偷懒,正所谓高薪养懒。

2、底薪低、提成高;

偷懒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会偷懒。在初始阶段,业务员很勤奋,拼命干业绩,当收入达到他心里价位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偷懒,毕竟企业不是自己的,不会像老板那样拼命干。因此员工和老板没有达成利益趋同思维统一。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业务员加薪的两大模式:

一、建立不同等级的薪酬考核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考核指标,比如访问量,跟踪量,考核分值等,设置小额奖励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40万每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比如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3)入职一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比如说可以设置50万元每月,主要关注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制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一年平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级为高级业务员,薪酬可增加20%-30%,设置高值奖励制度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和年终奖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员可以升级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则对其下属采用不同的业绩平衡点,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年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

2)高级业务经理:一年团队人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不包含本人业绩,第二年晋升为高级经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释: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础上的,年终奖时可以额外奖励优秀的员工。每年的奖励分三年发放到位,如果员工离职,则不再发放奖金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三、建立更高级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说,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都可以有机会成为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利润红利

个人建议: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最好。合伙人就是员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拥有公司股份,并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只需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就好了,说现实的一点,只要比员工把钱放在银行的利润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两种

1.公司合伙人:作为合伙人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2.项目合伙人:只参与具体的项目的利润分成与责任承担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四、建立股份制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的业务员超过10人的,就可以成为企业股东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给员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后,根据其贡献,指定不同的合伙机制,可参考以下两种

1.契约:测算公司的股本,签订股权代持合同,让那个优秀的员工成为企业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优秀的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励政策,所以,没有让公司二婚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就导致很多优秀的员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能力。

东莞工厂用工成本太高,越来越多企业用这种薪酬模式激励老员工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对于一些刚入职的业务员来说,前三个月比较难,因为业务不熟悉,销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难赚到钱,压力也比较大。再加上企业对员工的开单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些运气不好的业务员,很难挺过这三个月。但是,如果延长考核周期,企业又容易赔钱。所以,必须要哟花薪酬模式,让员工在开单钱,可以通过承担其他工作来赚一些钱。

而所谓的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工作结果等以一种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种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

PPV模式让那个业务员可以做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做更多的事情,也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单业务员,跟踪生产流程,完成交货,跟单产值工资

2)市场调查员,调研市场,提供完整的市场信息

3)信息统计员,协助统计和分析市场调研的数据

4)客服,对客户进行回访,收集客户反馈

5)分析员,收集外部与内部产品信息,并提供数据分析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6)公司里面的行政,后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担任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