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商业社会就是一场“利润追逐”的游戏。

一开始,大家获取的是

产品利润,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一般净利润从3%-20%不等,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做到这样的利润水平;

后来,人们开始追逐品牌溢价的利润,经过品牌营销包装,净利润可以达到20%-50%,但只有不到两成的企业有机会享受到品牌溢价的利润;

更高的商业利润,可以来自价格垄断行为、高利贷利滚利,净利润能够超过50%-90%,但这已经是被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只有极少数企业愿意铤而走险;

而想要做到一本万利,比如90%以上,就得做毒品生意、赌博生意或旁氏骗局,但这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被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那么,除了毒品、赌博和庞氏骗局,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一本万利的生意?

答案是“有”,在未来万物智联的社会里,很多数字增值服务都将可以攫取超额利润。

1、从“微笑曲线”到“瘦脸曲线”

传统经济中,人类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生意,都有一条明显的利润曲线——微笑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一个50%的“利润天花板”,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还是品牌营销,利润区间基本恒定,不会超过50%。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原因很简单,传统经济赚取的利润是“价值差”,所有环节的定价都以价值为“锚”,不能偏离商品价值,因为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认知,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那么,一旦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是以价值为锚的,就几乎不可能赚取超额利润,除非是垄断定价。

苹果手机的利润率可以说是非常高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品牌营销,但所有的环节的利润都是以手机的硬件价值为锚点展开的,所以iPhone产品的净利润再高,也很难突破50%的天花板,尤其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下图是iPhone毛利润走势)。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我们再看数字经济呢,新兴数字经济赚取的利润是“数字税”,所有环节的定价都以数字增值服务为“锚”,有多少服务增值,就能赚取多少利润,它彻底突破了传统上“价值交换”的经济学规律,只要你能从商品交易之外衍生出更多的增量价值,就可以一本万利地攫取超额的利润。

还是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利润率最高的业务,不是手机硬件,而是APP Store,APP Store的利润率有多高呢?媒体分析的毛利率在 90-95% 之间,麦格理研究公司分析师估算,2021财年App Store毛利率预计为90%。2017年,APP Store去除开发者分成后的净营收是122亿美元,按照90%毛利计接近110亿美元,几乎是四大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利润之和(华为、小米、OPPO、Vivo在2017年利润合计110亿美元)。

从“价值差”到“数字税”,意味着原有的赚钱逻辑将被彻底颠覆,50%的利润天花板也会被轻松击穿,人们可以在数字服务中攫取70%、80%乃至90%的超额利润。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所以,数字经济中的利润曲线,将不再是一条“微笑曲线”,而是在微笑曲线的两端穿透50%的利润天花板后继续上扬,鉴于这条新的曲线是商业向心力实验室创始人杜鸣皓所创,这里姑且称之为“鸣皓新经济曲线”(简称“鸣皓曲线”)。同时,杜鸣皓认为,新经济曲线的两端会向上收窄,而且曲线两边走势也更为陡峭,所以他也建议把这条新经济曲线称之为“瘦脸曲线”

正是这条“瘦脸曲线”,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将有机会让人们追求更高的商业利润,这种利润水平甚至远高于传统经济50%的天花板,达到一本万利的商业新境界。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追问和探索:数字经济一本万利的生意是怎样发生的?

2、从“产品时代”到“‘产品+’时代”

人类对商业的认知已经千年未变——从产品的生产、买卖到消费,一个看似完整的闭环。

传统经济中,你买一部音箱,就是音箱的生产、买卖和消费的闭环,买一台电视,就是电视的生产、买卖和消费的闭环,买一辆汽车,同样是汽车生产、买卖和消费的闭环。

但从2020年5G商用开始,万物智联的时代到来,人们将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闭环——从产品智化、付费使用到更多数字增值服务的闭环。

我们将会看到下面两个泾渭分明的商业时代:

1、5G之前是商业的“产品时代”。这个阶段就是纯粹的“产品买卖”商业模式,双方交易的是产品本身,一旦交易达成,商业闭环即告结束,买的人将成为“消费者”,在交易的那一刻消费者是“所买即所得”。

2、5G之后是商业的“‘产品+’时代”。这个阶段将是产品数字增值服务的“付费使用”商业模式,双方交易的不再是纯产品,而是数字增值服务,一旦交易达成,商业闭环即告开始,付费的人将成为用户,在交易的那一刻用户是“所买非所得”。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以上图为例,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产品+”的价值将大于“产品”的价值,当你要买AI音箱、智能电视、自动驾驶汽车时,你不是一次性买断该商品,而是每月向厂商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厂商才会提供诸如音频、影视剧和自动驾驶等的在线服务,若你不提供使用费而只购买硬件,将无法获得其他数字增值服务。

也就是说,未来5G时代,万物感知、万物智能和万物智联,将让一切的产品走向“智化”,让产品和云、AI和操作系统建立起数字联系(瘦脸曲线的左侧),同时,产品定价之锚将从产品本身转向产品背后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服务(瘦脸曲线的右侧),这将会彻底改变人们对商业闭环的传统认知,颠覆传统经济以产品价值为锚的赚钱逻辑。

综上所述,5G万物智联时代到来,商业从过去单纯地“买卖产品”,转型到未来的“付费使用‘产品+’”,新兴商业赚取的将不再是产品利润、品牌溢价等“价值差”,而是在产品智化及提供增值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数字税”,这些将是未来数字经济一本万利生意的真正来源。

数字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除了算力成本之外,其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人们很小的算力成本付出,就可以带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的效率升级和价值增值,人们因此就可以享受到较高的利润。就和我们人类一样,大脑只需要几碗米饭的能量补充,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人脑算力,来大大提升自身改造世界的效率,这种效率可能是其他动物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3、从“基本利润区”到“超级利润区”

按照经济学常识,产品利润率越高,往往市场规模也就越小,所以总体利润就不会很多。

比如,豪车的利润率就很高,但豪车的市场占比却非常小,因此很多豪车品牌的总体盈利能力并不强,很多盈利规模甚至还不到大众车企的零头。

但是,数字经济将会打破这个看似正确的经济学常识。

未来,数字经济的规模和体量将会数倍于传统经济,人们花79元买一部AI音箱,可能会花上千元付费使用各种数字音频服务;人们花1600元购买一台互联网电视,可能会花两三千元付费观看各种影视剧、公开课和各种付费新闻。

所以,和数字经济庞大的体量和超高的利润率相比,传统商业里赚再多的利润也都是小钱,真正的大钱还是数字经济中的“数字税”。数字经济的庞大体量,是建立在众多的数字场景之上的,一台电视可以衍生出数以万计的付费使用场景,一部手机可以载入成百上千的APP付费使用场景,这些付费场景的集合聚少成多、积沙成塔,会远超传统经济的利润规模。

以一个苹果的剖面图做比较的话,数字经济相当于苹果是果肉部分,传统经济则相当于果核部分,果核部分的果肉再怎么多,也不会比果核外面的果肉多,果核外面才是真正的“超级利润区”,果核里面只是很鸡肋的“基本利润区”。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处于果核部分的基本利润区已经被60/70/80的中老年阶层高度锁定了,他们牢牢掌握着传统经济的话语权,掌握的工厂、渠道和品牌。因此,对于90后年轻人来说,正应该争取去赚数字经济“超级利润区”的钱,这里不仅利润丰厚,而且利润率也高。

所以,没钱、没资源、没话语权的90后年轻人们,快去驾驭数字经济的“瘦脸曲线”吧,不仅因为“微笑曲线”的钱你们很难赚到,更因为你们本就该成为智慧商业世界的财富主宰!

【90后财商课】没钱、没资源、没话语权,90后怎样实现“财务自由”?近期商室君策划推出“商业向心力实验室·90后财商课”系列文章,请关注“商业创见”头条号,持续更新中……(本文观点及内容版权为商业向心力实验室所有,抄袭必究)

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从利润、溢价到“数字税”| 90后财商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