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就業“穩穩的”,山東有何“妙招”

四次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

就業“穩穩的”,山東有何“妙招” □ 本報記者 張春曉 近日,“山東省推出‘組合拳’夯實就業基礎”的做法,作為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中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的通報表揚。這是自2014年國務院第一次大督查以來,山東省繼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受到考核激勵表揚,2017年“建設創業大學加快創新人才培養”做法受到通報表揚後,第四次在就業方面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在經濟運行內外部環境趨緊、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取得這份殊榮實屬不易,山東的就業成績亦“成色十足”:今年1-10月,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8.9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的目標;1-9月,全省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28.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9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消零……“穩穩的”就業托起群眾“滿滿的”幸福感,山東有何“妙招”? 打好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組合拳” 企業和勞動者享受“真金白銀”政策紅利 濱州鑫輝毛紡織有限公司,是經過資產重組後成立的一家毛紡織企業,當前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面臨一定困難。關鍵時刻,該企業享受了省裡的失業保險返還政策,返還資金199.5萬元,涉及職工518人。“這一政策真是雪中送炭!”鑫輝毛紡織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豔說,“這筆資金有效地降低了我們公司的管理成本,讓我們更有信心度過困難時期。” 今年以來,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我省順應就業形勢變化特點,用制度創新的“組合拳”,實施了一系列穩就業政策: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今年已為企業減輕社會保險繳費負擔218億元;實施更加積極的穩崗返還政策,今年已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4.88億元,惠及8315戶企業,穩定就業崗位175.7萬個…… 在實施一系列“減負”政策的同時,山東在全國率先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就業能力提升讓勞動者更有底氣。啟動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籌集資金62億元,面向企業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省培訓300萬人次。 經過不斷培訓和實踐,濟南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員倫憲霞已經升級為“五星級”月嫂,跟三年前剛入行時相比,現在收入已經翻了番,達到每月4500元。嚐到甜頭的她,計劃考取高級育嬰師資格證。 制度創新,需要用流程再造來“砸實”。今年,全省人社系統聚焦就業創業服務高頻事項,集中開展流程優化,讓群眾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就業創業服務。建立27個“一次辦好”就業服務事項清單,審辦材料由242個壓減到89個,將“一事一流程”整合為“多事一流程”,變“一事跑多窗”為“一窗辦多事”,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切實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打好政策落實落地“組合拳” 點對點消除“空白政策”“空白縣市區” 好政策重在落實。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就業的決策部署,推動各項政策落地生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全省部署開展“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專項行動, 以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10項政策為重點,全力消除未落實的“空白政策”、政策未全部落實的“空白縣市區”。 抓政策落實,要突出重點群體。山東是高校畢業生大省,全省2019屆高校畢業生達61.42萬人,約佔全國總量的7.3%。各級人社部門將高校畢業生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實施基層成長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幹事創業。出臺規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意見,密集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落實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2425.9萬元。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離校時整體就業率為87.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對於失業人員,落實好失業保險待遇,保障基本生活;對無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給予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對於就業困難人員,及時提供就業援助,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1-9月份,全省發放社會保險補貼8.87億元,同比增長152%;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2.21億元,同比增長79%。1-9月份,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28.8萬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6.9萬人。 打好質量提升“組合拳” 推動創業服務載體轉型升級 培育好創新創業生態,才能放大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打造穩就業的新引擎。全省人社系統啟動創業服務質效提升行動,創建省級創業創新示範綜合體、創業服務雲平臺,以一系列創業服務載體轉型升級的“組合拳”,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業創新生態和高能級雙創平臺,為創業者找好“孃家人”。 以“畝產論英雄”,體現了山東就業創業服務載體的新質量觀。山東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與濟南市章丘區政府聯合設立的“齊魯創業創新服務成果轉化中心”,不建“孵化器”而建“服化器”,打造成為集雙創培訓服務、人才服務、數據服務、金融服務、“五服一體”的平臺型服務載體,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規劃年服務人數10萬人次,努力實現較高的“畝產率”。 “服務上雲”更是給就業創業服務打開騰飛的空間。山東正在著手打造O2O模式創業服務雲平臺,一站式整合政策、技術、服務、資金等創新創業資源,營造“平臺+數據+應用+服務”的生態體系。前三季度,全省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47億元,同比增長115%;發放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949萬元,同比增長97%;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7.87億元,同比增長91.22%。截至目前,全省人社部門認定省級示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194家,通過創業帶動就業58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