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想挣Q,先看3个判断(二)

明年的第二个判断:

明年仍然是中国结构调整的艰难一年

首先,过去支持我们增长的三大产业,继续调整与收缩。我们国家过去支持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有三个:

第一个传统制造业,明年压力仍然很大。第二个产业是建筑业,现在随着基础设施目标的不断完善,它的规模在开始收缩。第三个产业是房地产业,现在面临泡沫的压力,我们开始调整政策,房地产自身也进入调整与收缩期。

未来代替他们的新的产业有三个:第一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八个要点一旦启动,给我们提供的经济总量超过50万亿,我们去年GDP总量才90万亿,一个产业提供50万亿以上,绝对是极其重要的支持我们增长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个是服务业,明年下行压力很大,如果既不能动基建,也不动房地产的话,可能重要一条要对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因为它对我们增长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其中包含四个细分产业,一是消费服务业,二是商务服务业,三是生产服务业,四是精神服务业。

第三个未来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是现代制造业。发展方式有六个要点,一是航天器制造与航空器制造,二是高铁制造,三是数控机床制造,四是核电装备制造,五是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六是现代船舶制造与海洋装备制造。这六个要点一旦启动,带动的GDP总量应该在30万亿以上。按照结构调整之后的产业推算出来的战略新型产业50万亿,服务业40万亿,现代制造业30万亿,加起来120万亿,加上别的产业,有可能超过美国,变成第一大经济主体,前提是结构调整必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