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傳承西遷精神探索產教融合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許祖華

◇大學要承擔引領社會的時代使命,就必須比以往更主動地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之中,引領和推動當今社會的發展

◇西安交大要成為21世紀一所偉大的大學,不僅要在若干方面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培養的人才要勇於擔當,站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前端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传承西迁精神探索产教融合

63年前的1956年,響應國家號召,交通大學主體開始遷往西安,數千名交大師生義無反顧地從繁華的大上海奔向大西北,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報國、興國”之理想,並由此形成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近日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西安交通大學將繼續傳承好西遷精神,圍繞“雙一流”和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傳承好西遷精神

《瞭望》:在60餘年的奮鬥征程中,西安交大廣大師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愛國就要奮鬥,奮鬥為了愛國”。新時代弘揚西遷精神意義何在?西安交大將如何傳承好西遷精神?

王樹國:西安交通大學肇始於1896年由盛宣懷在上海創立的南洋公學。作為中國最早興辦的現代學府之一,目的就是興學強國。1956年至1957年,交大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全校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至西安。沒有中斷任何教學,沒有遲滯一屆招生,創造了中國高教史上的奇蹟,塑造出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這也成為交大人的精神血脈和不變底色。這種精神的生命力源於“黨讓我們去哪裡,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裡”的堅定理想,源於“哪裡有事業,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家”的崇高信念,源於“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的執著追求。

西遷63年來,交大人始終傳承愛國奮鬥的精神基因,超過27萬的西安交大畢業生中,有40%以上紮根西部,為建設大西北而奮鬥,他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新時代交大人的精神風骨。

遷校以來,西安交大創造了百餘項國內外科研領域的第一,包括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個汽輪機、汽車製造、製冷與低溫和壓縮機專業,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處理芯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創造了29000餘項科研成果,其中有237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項,產生了數以千億計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落實“品行養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創新”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建立“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2006年,實行了書院、學院“雙院制”培養模式;2017年,學校又成立本科生院,落實“校-院-系”三級教學責任,建立“橫向協作、縱向貫通、教書和育人統籌協調”的本科生人才培養管理體系。

學校還堅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從1985年開始,先後創辦“少年班”“錢學森試驗班”“侯宗濂試驗班”“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試驗班”“人工智能試驗班”等。獨特的教育理念,寬鬆的學習氛圍,強大的師資配置,良好的教學效果備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選全國36所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8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2015年西安交大發起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截至目前已有39個國家和地區的155所高校加入。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挑戰和機遇,西安交大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繼續弘揚西遷精神,致力於培養國家和西部急需人才、頂尖人才,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引領“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合作,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為依託,奮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流研究型大學,通過產教融合的“深水區”改革,探索中國21世紀高等教育的新形態和新路徑。

建設創新港,促進大學和社會融合

《瞭望》:今年9月,位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投入使用。這是由西安交大與西鹹新區聯合建設的國家級項目。請談談建設創新港的初衷,以及未來創新港將發揮什麼重要作用。

王樹國: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經濟正在發生巨大變革,很多顛覆性的技術來自社會和企業。怎樣讓高校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是各國高校都面臨的問題。西安交大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主動將自身發展融入到國家社會發展之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正是西安交大在承擔國家發展戰略的使命中謀求自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創新港定位為國家使命擔當、全球科教高地、服務陝西引擎、創新驅動平臺、智慧學鎮示範,旨在整合優勢科技資源、面向國際創新趨勢、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展開科研攻關,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探索完善科技創新資源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

學校在這裡建了科研、教育、轉孵化和綜合服務配套4大板塊,在工、理、醫、社科四大方向建立了8大平臺、26個研究院和100多個科研基地。截至今年10月底,創新港26個研究院(中心)簽約單位共202個,其中包括17個政府單位,10所院校,1家外企,174個國內企業、科研院所。和我們簽約的很多都是國內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我們希望校企間能緊密合作,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合作再衍生出新的產業形態並發展壯大,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發展提速。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要建設成“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體、技術與服務的結合體、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體,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交大樣板。希望它能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一部分,成為影響西安、陝西乃至西部的一個制高點,成為一個科技成果層出不窮、人才層出不窮的高地。它還將像一個“港”一樣,能夠延伸到各個省市甚至延伸到“一帶一路”。

現在學校已在海外做了兩個試點,一個是在東南亞,一個是在吉爾吉斯斯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聯合西安交大開展“絲路工程科技發展專項培訓”,以集中面授、參觀學習、互動交流、實踐應用等多種形式,面向絲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在華外向型企業技術及管理骨幹等開展工程科技培訓。截至10月31日,絲路工程科技發展專項培訓共計開展培訓62期,累計培訓了6255名學員。一個月左右的短期培訓課程涉及互聯網+、智能製造、醫藥生物、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國際工程科技前沿知識,學員們都特別喜歡這些課程。

推進“雙一流”建設,創新引領社會發展

《瞭望》:你曾多次提及一流大學應該做出一流的貢獻。你認為一流大學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在“雙一流”大學的建設過程中,高校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西安交大推進“雙一流”建設的目標和規劃是什麼?

王樹國:一所大學是不是一流大學,關鍵要看它是否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一流的貢獻。而世界一流大學,就是在世界發展進程中有你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應是一個追求的目標,不能本末倒置。

當前,全世界的大學都面臨同樣的挑戰,就是如何繼續引領社會發展。大學應該打開圍牆,主動融入社會,和世界科技最前端的那些產業同頻共振,站在潮頭培養人才、開展研究。相較於一流大學,我更喜歡說,西安交通大學要成為21世紀一所偉大的大學,它不僅要在若干方面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培養的人才要勇於擔當,站在社會各行各業的前端,這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學。

在“雙一流”大學的建設過程中,高校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產教融合問題。西安交大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就是要把大學和社會發展融為一體。我們要在這裡探索中國高等教育產教融合改革的新路徑。

“產教融合”既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難題,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在這個方面搶得先機,就等於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站在了潮頭。作為高校,首先必須清楚自己的服務對象是誰,哪些行業領域內的龍頭企業有哪些想做而無法做、不好做的事情?這些值得高校去研究,我們把這個叫“跑五”。

何謂“跑五”?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瞭解本學科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前五個學術機構,看自己是否身在其中,如果不在,就要找出和它們的差距,找出追趕超越的辦法。二是面向經濟主戰場,要了解本學科服務的行業中最優秀的前五個龍頭企業,看它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和技術,研究怎樣培養這些人才,怎樣幫助中國的企業站在行業的潮頭。三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標國家所面臨的相關學科的“卡脖子”問題,看自己是否承擔和參與這樣的任務,如果沒有,就要主動地去承擔、去參與。“跑五”就是西安交通大學在“三個面向”的指引下所做的具體實踐。

西安交大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率先探索21世紀高等教育的新形態,通過打開“校門”,和行業龍頭企業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和市場需求及國際上最優秀的學術機構建立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讓學生在校內就接觸最前沿的科技,這樣他們走出校園時就不會茫然。如果學校不去做這些改革和嘗試,就無法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三個面向”也就無從談起了。

大學只有深度融入社會和科技發展前沿,才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贏回“社會發展引領者”這一角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是西安交通大學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樣本,現在依然處在改革進程中,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和我們一起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