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當下美國政壇有兩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一是美國國會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總統的彈劾調查,二是前紐約市市長、民主黨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宣佈參選美國總統。 這兩件事,看似沒有直接關係,實際針對性完全相同:民主黨直接瞄準特朗普,即便不能把他拉下馬,也要堅決阻止他連任美國總統。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視頻截圖:美國CNBC電視頻道評論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來源:CNBC)

由民主黨人把持的國會眾議院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第一輪聽證已在11月21日正式結束,在歷時近兩週的公開聽證中,先後有17名證人閉門作證,12名證人公開作證,案情已大致查清,接下來就等情報委員會向司法委員會正式遞交調查報告,由後者決定是否、如何以及何時對特朗普總統提出確切的彈劾條文了。

“是否”的問題基本沒有懸念,——民主黨人下了這麼大的決心,花了這麼大的精力,不可能對特朗普寬大為懷,否則就變成了自己打臉。但能否最終彈劾掉特朗普,則眾議院民主黨人甚至整個眾議院都說了不算,案件最終的審理和特朗普的政治命運裁決權,在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手中。但目前就斷言因為共和黨在參議院擁有多數,而且支持特朗普的民意“如同鋼筋混凝土一般”堅固,特朗普將完好無損,恐也言之過早。

美國畢竟是一個政治複雜的所謂“法治國家”,民主黨人若拿出真憑實據,特朗普將凶多吉少。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已經放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朗普作為總統也不能例外。現在的難點在於,民主黨人挖到了一些證據,但形不成直接涉及特朗普的證據和證據鏈,關鍵的證詞證據在特朗普的“鐵桿幕僚”手中,要獲得並不容易。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視頻截圖: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來源:看看新聞網)

但特朗普究竟有多少“鐵桿盟友”,他們在關鍵時刻是對抗國會調查,還是明哲保身、顧及自己的政治前途?這些尚是疑問。如果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大盤局勢依照目前情勢不改變,特朗普勝選有把握,則其“鐵桿幕僚”不會反水。但若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選情發生逆轉,特朗普的勝選成懸念,他們的利益抑或政治前途渺茫了,

則其“鐵桿盟友”反戈一擊亦有可能。

特朗普有其“鐵桿盟友”,但也有其眾多的“鐵桿仇人”。自其2017年1月20日擔任總統以來,僅從白宮“被辭職”“被解僱”“被提前退休”的就有一大批,而且據透露,其中大多數人並非是因為犯了無法掩蓋或難以饒恕的過錯才被特朗普“揮淚斬馬謖”的,而是由於彼此矛盾爭執不可調和而分道揚鑣的,這就留下了隱患。特朗普不拘小節的風格眾所周知,有些事,如果不較真也許不算事;但民主黨人非得上綱上線找點事,就多少麻煩了。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將進入短兵相接階段。民主黨人自2016年總統競選“意外”輸給特朗普後,就一直很不甘心,發誓要在2020年的競選中反敗為勝。此次競選,民主黨人早早就動手了,而且很多人都想比拼一番,目前已有17人在競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競選人都有。但人數過多,反而形不成戰鬥力。

多輪內鬥下來,民主黨的總統競選人已經筋疲力盡,民調得分率有所不同,黨內老資格的前副總統拜登一路領先,但始終超不過30%的支持率,連黨內都形不成絕對優勢,又如何去同強勢的特朗普競選?不少分析評論認為,

就目前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和他們提出的那些競選主張看,似乎沒有一個有望競選獲勝。這就意味著民主黨沒有翻盤的機會,這樣的大盤局勢對共和黨、特朗普總統顯然很有利。如果情勢持續,國會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也就真的成了一出政治鬧劇。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但民主黨畢竟也是富有政治經驗的政黨,目前拋頭露面的那些競選人,實際並非民主黨的真正核心與靈魂,幕後另有政治老手和高手,他們顯然不會便宜了共和黨,更不會放縱了特朗普。因為自己不想也不便出手,那就運作比目前這17位前臺表演的競選人更有競爭能力、潛力和資源的高手出來頂場。

從這個角度看,11月24日布隆伯格的出場,未必僅僅是布隆伯格的個人意願和行為,而有可能是民主黨人深思熟慮的一箭雙鵰:既配合國會眾議院對特朗普進一步彈劾調查,又推出更有競爭力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

現在不少人在說,超級富翁布隆伯格不過是依仗其財大氣粗,單槍匹馬地進行競選,沒有太大的戲,實際並非完全如此。一些人看到的只是暫時和表面,只是布隆伯格出場時的姿態和陣勢,其實幕後大有玄機,否則他在民主黨內就擺不平,很快會成為那17名競選人的眾矢之的。既然已經出場,接下來布隆伯格及民主黨如何表演,就有大戲唱了。布隆伯格雖未當過美國聯邦層面的領導人,但他畢竟曾在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連續三次競選,三次連任市長,對競選這一套可以說駕輕就熟。

布隆伯格想幹什麼?這不是疑問,因為他本人已在競選網站上直截了當地表白:“我競選總統是為了擊敗唐納德·特朗普,重建美國。” “我們再也負擔不起特朗普的魯莽和不道德行為的四年”;“他代表著對我們國家和價值觀的生存威脅。如果他贏得連任,我們將永遠無法從他帶來的損害中恢復過來”;“打敗特朗普並重建美國,這是我們生命中最緊迫、最重要的鬥爭,我將全力以赴”。

布隆伯格稱,“我知道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擊敗特朗普,因為我已經具備這樣的條件。我將再次取勝”。布隆伯格與特朗普很熟,他曾形容特朗普是一個“誇大其商業成功的危險煽動者”,而此次競選,他主要突出自己白手起家、最終成為億萬富翁並連續當選紐約市長的經歷。布隆伯格表示,他相信自己在商業、政府和慈善事業方面的獨特經歷,將使其能夠贏得此次總統競選並領導美國走向美好未來。布隆伯格還表示,作為候選人,他將“團結一個廣泛而多樣的聯盟”贏得勝利;如果擔任總統,他有能力修復美國許多“破碎的地方”。

為了顯示對付特朗普的決心和果敢,布隆伯格在宣佈參選後,即投放了3700萬美元的廣告,有傳統形態的,也有個性化和新媒體形態的。這個數字已經打破了當年奧巴馬創下的單筆投放3100萬美元競選廣告的紀錄。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視頻截圖:布隆伯格發表競選講話(來源:東方衛視)

同時,布隆伯格在宣佈競選後立即開始了競選旅程。他選擇靠近首都華盛頓的弗吉尼亞州,開展他的首站競選活動,而且選擇了美國海軍基地諾福克作為“攻擊點”,因為海軍部長理查德·斯賓塞剛遭解職,布隆伯格想借此回擊特朗普“正在破壞美國軍隊良好秩序和紀律這個關鍵原則”的“魯莽做法”。

布隆伯格對支持者說,“沒有我的參與,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更有可能連任”;“我對著鏡子反思說,‘你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布隆伯格決定繞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一些環節,直接進入初選提名競選。人們反覆分析了布隆伯格的競選綱領和主張,認為他比較接近拜登,基本屬於溫和派,與沃倫等民主黨總統競選人的激進政策主張有較大差別。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視頻截圖:紐約街頭(來源:東方衛視)

穩健內斂是布隆伯格一貫的政策主張和行事風格。他認為當下的美國不應走極端,而是要堅守自己的傳統理念、價值觀和特有的優勢,他把自己極力塑造成一個“實幹家和問題解決者,而不是空談家”。這看似不會引起轟動效應,但對特朗普而言卻很有針對性,實際上順應了當下美國不少選民的心理與追求。

布隆伯格雖也是商人出身,但應該說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上都是很有一套的。布隆伯格2002年首次就任紐約市長時,正值9⋅11事件造成的衝擊持續發酵,紐約的經濟與公共財政面臨崩潰的壓力,市民恐慌,對未來缺乏信心,但在布隆伯格短短几年的領導和治理下,紐約創造了數萬個工作崗位,當初6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轉化為數十億美元的財政盈餘,紐約從世界上治安最混亂的城市轉變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犯罪率降低了三分之一,高中畢業率提高了40%,碳排放減少了近20%,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了3年。能在紐約市長的位子上連續三任確實不一般。

布隆伯格對陣特朗普,不能說不是一招。布隆伯格與特朗普,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包括:二人都是美國的外來移民後裔,特朗普是德國移民的後裔,布隆伯格出生於俄羅斯猶太人家庭;兩人在大學都學過商科專業,布隆伯格本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程學院讀書,後來在哈佛商學院獲得了MBA學位,特朗普在福坦莫大學就讀兩年後,轉至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取得了經濟金融學士學位;兩人都在紐約發跡,特朗普創辦了“特朗普商業帝國”,布隆伯格創辦了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務、軟件和大眾傳媒公司;兩人都有豐富的媒體運作經驗,手下各有強大的媒體終端,尤其彭博電視臺發展迅猛,正在從財經資訊擴大為全領域媒體;兩人都是億萬富翁,布隆伯格以500多億美元的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九位。特朗普的總資產只有布隆伯格的1/17,但也屬於腰纏萬貫;兩人在黨派選擇上都經歷了多次變化,布隆伯格最初是民主黨人,但2001年底卻以共和黨候選人身份競選紐約市長,2007年又從共和黨改為獨立人士,去年新註冊為民主黨人,而特朗普原先也屬於民主黨,在1987年首次加入共和黨,1999年轉投改革黨,2001年再次加入民主黨,2009年又返回共和黨,2011年再次退出共和黨,2012年才第三度加入了共和黨至今。

東方智庫丨布隆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僅僅是為了競選?

視頻截圖:布隆伯格競選標識 (來源:東方衛視)

兩人的不同之處,除了財富、地位的差別之外,在商業運作和行事風格上有很大區別。布隆伯格一向比較低調,較專注於某項經營業務,他把名不見經傳的彭博資訊打造成了世界媒體巨頭和財經信息領先終端,而特朗普則擅長於業務的渲染和製造轟動效應,曾當過選美主席,愛好娛樂健美,做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真人秀《學徒》的監製和主持人。

格局和風格的不同,決定了兩人在政治追求和目標實現上的不同,布隆伯格當了多年紐約市長,而特朗普在經過幾次競選後,夢想成真,入主白宮。

由此可見,布隆伯格自稱很熟悉特朗普也不為過。這次短兵相接,誰勝誰負,就看接下來的博弈了。特朗普有眾多擁躉者的支持,而布隆伯格有其強大的傳媒和信息終端平臺用戶的支持。當然,特朗普作為總統,擁有的政治資源非布隆伯格所能企及,但總統位置也是競選的一把“雙刃劍”,布隆伯格敢於站出來,自有他的道理。一場好戲,又開場了。(本文作者為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