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在企业经营中,有所谓的“螺旋效应”。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说,处于正向反馈中的公司,干什么都走运。

如同最近几年的酒企,高端单品反复提价,越涨价越有人买,品牌溢价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出厂价1000多,终端炒到3000+,一瓶酒炒出了黄金钻石的感觉,资本市场也偏偏吃这一套,“护城河”越挖越深。

过去这些年的房企也是一样,不管策略多么激进,随便在各个城市拿地,随意捂盘,搭上房价上涨的快车,房子根本不愁卖,每年业绩增速都不会低于30%。

现在,楼市坠入了“负螺旋”效应。

处于“负螺旋”的行业,只要走错一步,就会被市场无限放大。

举个例子,一家开发商前期拿地成本过高,偏偏遇到了融资收紧,银行不给贷款,机构不给借钱。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此时,房价定高了没人要,定低了又吃亏,捆绑车位和装修的套路也用不了。

但是,在建的楼盘没钱就要停工,已经欠下的负债迟早都要还。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选项其实很少:A,要么建筑质量缩水,成本一省再省,B,要么降价促销,忍一时心里憋屈,退一步吃亏是福。

但是,买房的人也不傻,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片区,一个街道,在售的楼盘这么多,只要有房企率先降价,其他开发商必然会跟进。

如同文章开头说白酒涨价的道理:越涨价,越稀罕。越降价,越观望。

最终的结果,是去化率走低,房价降幅扩大,市场竞争白热化,库存积压,整个行业的“负螺旋”效应开始强化,直到资金面重新出现转机,才有喘息的机会,否则会像“旋涡”一样,不断寻底。

这种情况,数据上也有印证。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以2016年为例,地产销售金额一手房加二手房是16万亿,资金有6万亿的来自房贷,2万亿来自公积金贷款。房地产投资方面,有大约1万亿地产公司债,还有各种非标和海外发债等等,地产相关融资也超过10万亿。

但是,根据经济学家姜超的测算,在2007年,我们单年的新增货币,也不过才7万亿左右。

这就是“正螺旋”效应,资金涌入,房价上涨,房产升值,资金再涌入,周而复始。

有份数据更直观:从2004-2017年,13年的时间,我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从1.6万亿元增至21.9万亿元,增幅达13.7倍。

到了最近两年,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等影子银行的规模都开始下降。

从商业银行总资产来看,2018年同比增速仅为6.8%,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增幅,不到过去10年增速均值的零头。

昨天刚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组数据,10月份,各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降了5000亿。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从事银行相关工作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两年,资管新规的实施、利率政策的坚定,与以往截然不同。

货币低增速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调控对于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态度。

拿今年来说,7月3日,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进行约谈警示。

7月29日,央行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优化座谈会,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

8月28日,多家银行收到窗口指导,原则上开发贷额度控制在2019年3月底时的水平。

10月份,LPR将资金与房地产隔开,创造性的实施了房贷利率挂钩5年期LPR政策。

掐住了涌入楼市的资金,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

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显示,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达到了35个,这是54个月以来首次逆转超过上涨城市,青岛、安庆、郑州等13城市房价回到了一年前。

各个城市也开始变得“不淡定”了。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前有天津滨海、南京六合、海南三亚放松人才购房,后有广州、成都政策“微调”。

抢人也好,产业升级也罢,这些地方心里的“小九九”,谁都清楚。

说了很多,简单一句话:资金就是房地产的生命。

有了钱,房子可以比肩“黄金钻石”,没了钱,“负螺旋”效应才刚刚开始。

有份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个人房贷增速。

央行25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显示,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与之对应的,是2018年房价增速基本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放缓趋势,全年上涨5.1%,涨幅较上年末回落2.1个百分点。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当然,2019年的数据还没出来,仅从2018年的表现来看,房贷还在增长,房价也保持了微涨。

但是,趋势已经变了,涨幅不断放缓,上涨时间越来越短。

对房企来说,这是难熬的两年,也许只是刚刚开始。

对购房者而言,这是苦等2年,才等来的“曙光初现”。

经济学家李迅雷最近发了一份报告,言辞很犀利。

“长痛还是短痛,大痛还是小痛,都需要去选择。价格只有跌下来,才能真正释放风险”。

“降息周期才刚刚开始,房住不炒大基调下,后续部分压力较大的城市会陆续调整,更全面的政策调整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

“从房地产的政策反应角度,我们认为,明年可能更像2014年”。

也就是说,1个月后,明年房地产的日子更难熬,房价可能会重复2014年的历史,由此或会导致下半年“边际宽松”。

2014年是什么时间?

楼市坠入“负螺旋”效应!专家:1个月后,2014年的历史会重演

2014年2月,全国近4成银行上浮房贷利率,超1成银行停止二套房贷。

2014年9月,房价同比增速连续下滑10个月,达到-1.1%。

同样是2014年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回落19个月,达到-8.6%。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只会惊人的相似,一味的看空也不可取。

买房的,可以安心“等风来”,便宜货会越来越多。

卖房的,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不要抱太高的预期,姿态如果放得太高,没人会惯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