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全军覆没"

在无人机技术普及的今天,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标配之一,它们可以执行从侦察到攻击等各种不同的任务,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印度作为南亚的地区大国,是非常重视无人机发展的,自然也不例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就在全球范围内挑选、论证各国的无人机,打算进口一批,然后待将其技术消化后,再开发自己的无人机。

最先进入印度军方视线的是刚刚在1982年贝卡谷地之战大显神威的以色列无人机。最终经过了长达数十年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印度先后斥巨资从以色列分批进口了约200架的"搜索者"和"苍鹭"无人机,并以这些无人机为基础,组建了印军中远航程无人机侦察部队。

2015年9月,印度还与以色列签署了价值4亿美元的合同,要购买10架以色列目前最大的无人机"苍鹭TP",这种无人机上可装备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武器,将填补印军无人机部队缺乏空中打击能力的短板。"苍鹭TP"无人机是以色列研发的最新型高空战略无人侦察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1150千克,可携带250千克的外挂,因此具备携带炸弹或导弹实施攻击的能力,最大时速达220千米,最大升限9200米,作战半径约为350千米,续航时间高达20-45小时,配备有2套相互独立的自动起降系统。该机可同时搭载并使用光电、红外、雷达等侦察设备,机上的监视雷达可同时跟踪32个目标。

同样在反恐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美制无人机是印度的另外一个选项。美国政府不久前刚刚批准允许印度购买22架"海上卫士"无人机(MQ-9"捕食者"的海军版),而印度空军购买100架"捕食者C"型无人机的请求也进入审议阶段。据称总的金额将高达45亿美元。

印度在四处砸钱"海淘"的同时,自然也没有忘了自己开发无人机,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印度自产无人机的进程如同外购无人机一样非常缓慢。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后,印度航空开发公司从2005年开始就投入印度自制无人机的研制工作,由设在班加罗尔的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制造。在试制的第一阶段,印度军方购买了4架国产的"尼尚特"式无人机和1套地面辅助设备。"尼尚特"式无人机安装了一台印度本国生产的"汪克尔"式发动机。"汪克尔"式发动机是由印度国防部下属的一家专门研究机构牵头,由印度宇航院、印度航空发展公司等多部门共同设计,印度媒体将其渲染为完全由印度自身设计并开发,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开发这种发动机。当然如此先进的"尼尚特"无人机,价格并不便宜,高达450万美元一架!

首次试飞的"尼尚特"无人机取得了成功,飞机爬升到1800米的空中,持续飞行了40分钟后成功着陆。但就在这次奇迹般的成功之后,"尼尚特"无人机就再也没有顺利过,该项目组先后向军方交付了4架无人机,到2015年底,4架无人机惨遭"团灭",全部坠毁。项目组指责是因为军方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无人机接连坠毁,但军方反咬一口称主要原因是这款无人机可靠性差且难于操作。时至今日,印度国产无人机仍然未能走出低谷,也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搜索者"无人机是以色列开发的第三代无人机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印度装备的以色列"苍鹭TR"无人机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印度自产的"尼尚特"无人机,最终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坑爹货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尼尚特"无人机有一股浓浓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即使是以色列无人机也入乡随俗,印军的苍鹭无人机坠毁

印度自称掌握无人机核心科技,4架原型机,只飞一次竟

美制MQ-9攻击型无人机,印度急于补上无人机攻击能力这块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