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新聞」一片砥礪深耕的希望田——梅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提質增效篇

今年,對於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緣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來說,是 個“創新之年”。合作社在我市範圍 內首次引進“黃金西紅柿”品種並試 種成功,年種兩季,畝產3噸,市場價 每斤 16 元以上且廣受消費者好評, 讓合作社理事長嶽海龍得意了一 番。

「齊齊哈爾新聞」一片砥礪深耕的希望田——梅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提質增效篇

網絡圖片

時下已經入冬,傳說中的西紅 柿無法得見,但緣億合作社大棚內 一株株青翠的草莓苗,卻在展示著 勃勃生機。聽說,這個草莓也是足 夠“新鮮”。 緣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 於 2016 年底,主要以發展種植特色 蔬菜、瓜果、有機綠色為主,現擁有 47 棟新型日光節能溫室大棚和 142 棟蔬菜大棚,在設施農業領域名頭 漸響。據嶽海龍介紹,立足於設施 農業的緣億合作社,效益本身就要 比普通地擺種植的強上不少,可他 們卻不滿足於此,在新品種的探索 和引領上一直在不斷髮力,以此開 闢市場謀求更高的經濟效益。

“這些 草莓苗,也是我們最新引進的新品 種,叫九九奶油草莓,是每斤6—8個 的大型果,等明年一月份時在市場 上就能見到了。”對於新品種的市場 預期,嶽海龍毫不擔心。 與緣億合作社類似,記者在紅 參胡蘿蔔種植專業合作社採訪時, 也感受到了與緣億同樣“躁動的 心”,理事長孫鳳全戲稱“就是不甘 於現狀,想多折騰折騰”。

紅參合作社成立於 2017 年,經 過幾年發展現已成為極具規模的 “專業”合作社。據瞭解,今年合作 社共種植胡蘿蔔 5000 畝、白蘿蔔 1000畝、水果蘿蔔1000畝,以及馬鈴 薯種薯和毛蔥等品種。

推行標準化 規模化種植,通過種繩直播技術,提 高成苗率,提高成品率。 孫鳳全所說的“折騰”,就是他 在原有 6300 平方米的冷藏庫基礎 上,今年又新建了一棟 8600 平方米 冷藏庫,且花費千萬元訂購了最新 型的蔬菜脫水冷藏生產線,明年將 正式啟用。

“我的心得是,蔬菜種植想掙錢,首先就得保證品質、提升 品質。其次是冷庫,冷庫對於蔬菜溢價增收非常關鍵。最後 就是做加工,粗加工比不加工掙錢,深加工比粗加工掙錢。”孫 鳳全說,他們“折騰”實質上都是為了追求效益。

梅里斯是傳統的蔬菜種植區,地質肥沃,交通便利,然而, 這些優勢此前卻並未得到釋放,導致經濟指標不亮眼。用區 委書記吳昊在面向全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 黨課上的話說,就是工業化水平低、產業化水平低、市場化水 平低。

工農商相互獨立,缺少關聯,沒有融合,形成不了產業 鏈。市場對接不上加工,加工對接不上種植,各幹各的,雞犬 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近年來,梅區在農業提質增效上不斷髮力,並最終形成了 如今政府支持引導,企業積極主動的局面。現在,諸如大八旗 村的洋蔥倉儲、大白菜醃製酸菜,尚宏北藥的中草藥種植、加 工,寒土蔬菜的種植、加工,千葉食品的出口加工,包括緣億新 建的全市首家EPS蔬菜週轉箱生產線等,均是在抓反季、抓倉 儲、抓加工上提質增效的具體招法。

據瞭解,梅區目前確定了以推動經濟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為 核心,以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產業項目建設為重點的發展路 徑,未來還將持續提高種植標準化水平,加快提升產品質量,加 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完善產業鏈條,著力推進保鮮倉儲及 深加工項目,通過農業潛力的不斷挖掘,最終實現振興目標。

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梁辰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