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松洲大地,潢水之滨,伫立着一座草原名城——赤峰,赤峰是内蒙古人口第一大市,行政区域划分为七旗、两县、三区十二个旗县区,四百六十万草原儿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百家争鸣,博采众长,每个旗县区都有欹嵚历落,独特鲜明的过人之处。赤峰十二旗县区“之最”,你都知道哪些?

【十二旗县区之最—红山区】——最繁华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千年商贸重镇,塞北经济中心。夕阳下的马队,驮着变幻的春秋缓缓向我们走来。马声嘶鸣、四方口音、喧闹叫卖声充斥在那马市、粮市、菜市。店铺幌子招摇,荞面饸烙飘香,怎一个繁华了得。红山区位于赤峰南部,为赤峰市市区中心,向东延伸至松山区,向西延伸至新城区,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辽代,赤峰红山区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塞外商贸中心,号称“商贾会冲”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曾经乌兰哈达街的“九街三市”,时至今日,红山区依然是“赤峰市经济和商业中心”。红山区的街市沿着英金河南岸分布,街路东西长而南北短,四方而来的商贾,与老赤峰人共同铸就了赤峰的繁华。

【十二旗县区之最—林西县】——最红色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林西县,早已不是那个全国重点贫困县。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红色精神厚重,解放战争时期,林西县曾是冀热辽地区根据地和战略指挥中心。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建国学院、冀热辽报社、冀热辽党校、军政干部学校等机关战略转移驻扎林西。留下了程子华、黄火青、欧阳钦、乌兰夫、李运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足迹。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林西人民节衣缩食,全力支援驻扎在这里的党政机关和部队,当时仅有9万人口的林西就有8000子弟参军上战场,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贡献,素有“热北小延安”的美誉 。

【十二旗县区之最—巴林右旗】——最见过世面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你对巴林右旗的记忆是不是只存在于“巴林石”“巴林桥”,但是其实巴林右旗有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斯)尔》,受世界瞩目。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格萨尔文化之乡”。

11月9日,赤峰市巴林右旗的《格萨(斯)尔》传承人敖特根花等六位传承人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中央广场进行《格斯尔赞》说唱表演。当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央广场文化公益演出活动中,来自赤峰市巴林右旗的《《格萨(斯)尔》传承人敖特根花等六位传承人,用自己的母语深情诵唱英雄赞歌,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人员充分展示壮美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瑰宝。

【十二旗县区之最—克什克腾旗】——最有精神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你以为我要说克什克腾旗的风景优美,错!这只是颜值,克什克腾旗最内涵的还是“蒙古马精神”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铁蹄马,产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百岔川地区。它的绝活是蹄质坚硬,不易裂缝,在乱石遍布的崎岖山路上也能如履平地,因此得了“铁蹄马”的美称。“克什克腾”又译为“怯薛丹”,指蒙古皇家禁卫军。此卫队自成吉思汗时代就跟随黄金家族,骑着铁蹄马征战四方,赢得了累累战功。“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百岔铁蹄马正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蒙古马精神’”的最好体现。

【十二旗县区之最—巴林左旗】——最有气派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辽国的龙兴之地赤峰巴林左旗,是赤峰十二旗县区里出过最多皇帝的地方。巴林左旗地处赤峰市北部,这是个从来都不缺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一共出现至少九位皇帝,最有名的大辽开国皇帝

耶律阿保机就出生在这里。公元九、十世纪,中华大地群雄纷起,藩镇割据,战火纷飞。在北方草原上,天才政治家、军事家、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横空出世。在他和他的子孙率领下,契丹族逐渐强大,从辽河流域向四方拓展,最终实现了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北中国的统一,建立了绵亘两个多世纪的辽朝。辽朝和后续的西辽王朝,在中古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辽上京遗址经过几百年的时光,依旧静卧在塞北大地,静静地向人们诉说这里曾经的金戈铁马,烽火连天。这里是契丹辽王朝的首都,是辽朝强盛的荣耀。辽王朝雄霸北方与南宋并立齐名,为中国各民族文明的交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二旗县区之最—敖汉旗】——最有味道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虽说“敖汉敖汉十年久旱”,那可是民间谣传,毕竟敖汉旗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种植谷物的地区,“世界小米之乡”可不是吹出来的。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部,据考证,考古工作者在敖汉旗兴隆沟发掘出了粟和黍的碳化标本,距今8000年,按世界农业发展史来算,敖汉旗是世界范围内种植和食用小米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更是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小米是农耕文明中最早的作物,有祖宗一辈的地位。小米曾被称为代参汤。“煮粥时,易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本草纲目)。小米滋养的是人的血气,也是国之气运。几千年来敖汉小米养活了北方的男人和女人。一把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道。

【十二旗县区之最—元宝山】——最温暖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元宝山不产元宝,而是产煤,素有“塞北煤城”之称。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是赤峰市三大辖区之一,这里缘煤而立,因煤而兴,为煤而名。早在清朝年间,就有人发现元宝山地区有“能燃烧的黑石头”,时至今日,元宝山早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全区年生产原煤约1400万吨,年发电量约85亿千瓦时,可谓是温暖内蒙古,照亮全中国。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在元宝山区有“八五”时期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元宝山露天煤矿,有共和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西露天煤矿,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内蒙古的代表之一。

【十二旗县区之最—阿鲁科尔沁旗】——最潇洒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阿鲁科尔沁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纯正的蒙古族游牧文化保留传承地区,至今仍然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北部,这片天然牧场上,牧民、牲畜、草原相互依存,游牧文化这一珍贵古老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得以流传。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奴隶社会时期,这里是

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繁衍生息地。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游牧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保留游牧生产方式的牧业旗。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是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并被列入全球重要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每年六月一日起,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巴彦温都尔地区,三千多个蒙古族牧民,赶着几十万头牛马羊,沿哈布其拉、古日班达巴、敦达乌苏分三路进行大迁徙,绵延几十里,浩浩荡荡移入夏季牧场,成群的牛羊和牧民一起上演原生态环境与人的纯朴纯净完美融合的壮观场面和独特人文景观。阿鲁科尔沁旗的人们的生活,就是草原上的

“诗和远方”。

【十二旗县区之最—翁牛特旗】——最神圣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远近闻名的“玉龙故乡”翁牛特旗,是赤峰市十二旗县区里最神圣所在。翁牛特旗地处赤峰市中部,翁牛特,最初为蒙古部落名称,蒙语译为“神圣的山”。翁牛特部的始祖巴彦岱洪古立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孙。因翁牛特旗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被中国史学界誉为

“中华第一龙”,把中华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500多年。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很多,其中龙崇拜文化和玉崇拜文化是比较突出的两种。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十二旗县区之最—宁城县】——最甜蜜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宁城人已经牢牢掌控了苹果的命运和人们舌尖上的甜蜜体验,这毫不夸张,宁城除了酒还有塞外飘香的宁城苹果,宁城县位于赤峰市南部,由于气候独特,地理环境优越,培育出了北半球最甜的苹果“寒富”。从1978年起和科研部门合作,培养出了富硒富钙的最甜蜜的宁城苹果

,最主要的还把苹果向北半球推移了200多公里。独特的小气候,成为北方最适合种植优良苹果的地方,北半球最甜蜜的苹果名不虚传。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现在宁城县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成功注册了“宁城苹果”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也曾获得了“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等称号。提高了宁城苹果

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甜过初恋”的宁城苹果名扬海内外。

【十二旗县区之最—喀喇沁旗】——最新派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健儿显峥嵘,英雄起朔方。”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豪杰英雄无数,曾经的漠南大地风起云涌,人才辈出。贡桑诺尔布

作为新派亲王,通彻大义,挥斥方遒,开启了蒙古民族近代文明的先河。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南部,历史上政绩最突出的蒙古族亲王贡桑诺尔布就在这里,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蒙古亲王,身体力行,先后开创了内蒙古地区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办学堂、第一个办女学堂、第一个派留学生、第一个办报纸、第一个办邮电,正是这些敢为人先,打开了喀喇沁旗封闭的大门。在他的治理下,当时的喀喇沁旗市场繁荣,一片昌盛景象,素有“小北京”之称,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在1902年崇正学堂开学时,贡王为学堂撰写了楹联:“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士,正风异俗是所望于群公”,蒙古族现代教育的新纪元也正是由此开辟。贡桑诺尔布开创的崇文重教理念一直影响着赤峰市教育事业发展,改变着一代又一代赤峰人的命运。

【十二旗县区之最—松山区】——最卖力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松山区依靠农耕土地在这里默默耕耘,为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等都有着杰出的贡献,松山区位于赤峰市东、西部,全区跨度大。

赤峰之“最”居然有这么多!你了解过吗?

全国著名生态经济专家、国务院山区开发咨询组高级顾问,石山先生高度评价了治理龙潭的做法。德国友人巴尔都博士看了松山区龙潭工程后,操着英语连声说“OK!OK!这里的人真了不起,用一锹一镐挖成这么大一个工程,真了不起!”。《人民日报》、内蒙古自治区级新闻媒体,赤峰市、区各家新闻单位都相继报道了龙潭工程建设。松山区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的山区林业开发新路子,创造出了国家山区综合开发精品工程,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每个人的心里,对家乡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和称谓,把你心里的“家乡之最”,留言告诉我们,欢迎大家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