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静安是个深度老龄化城区,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5.1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38%。在主题教育中,静安区抓住“为老服务”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从一开始就将其作为整改落实重点事项,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进一步树牢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解决民生难题。

特别是通过调研发现,在老年人最需要的为老服务中,解决“吃饭难”尤其是“午餐难”排在首位。静安虽已建有19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一批社区助餐服务点,但仍难以覆盖到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而社会餐饮单位在口味和价格上也较少有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服务。

针对这一情况,静安区把深化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作为重头戏,目标任务上再加压,工作节奏上再加快,努力满足老年人吃饭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需求升级。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一是织密助餐网络,让更多老人吃上老年餐。

围绕构建“10分钟公共生活圈”目标,加快推进“社区长者食堂”建设,目前全区已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64个。同时扩大社会多元供给,鼓励养老机构供餐向社区拓展,引导支持酒店、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目前,全区每月供餐量从去年的23万份增加到30多万份,预计年内还能增加10%,达到近35万份。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二是统一规范标准,让老人更放心地吃上老年餐。

制定老年助餐服务在食品安全、菜品质量、助餐设施上的统一标准,加强老年餐价格指导,确保老年人在不同的助餐供应点都能享受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规范服务。定期对用餐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和第三方评估,分析研究不同老年人对口味、营养等的不同需求,不断优化餐品结构、丰富用餐选择,尽最大努力让老年人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

三是推动服务延伸,让老人更方便地吃到老年餐。

从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推动有条件的街镇实现助餐服务“三个延伸”,即从提供“一顿午餐”向提供“一日三餐”延伸、从“工作日供应”向“全年无休”延伸、从“上门就餐”向“上门送餐”延伸,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能就近便捷地吃上新鲜热炒的饭菜。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四是拓展个性服务,让老人更满意地吃好老年餐。

各街镇、各助餐服务点在提供基础款菜品的基础上,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出各种特色助餐服务。比如,提供包子糕点和馄饨面条等老上海点心,为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量身定制低盐低糖低脂低油的“四低健康套餐”,探索自助餐式开放服务等,以更多样、更优质、更满意的餐品和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静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里的这些菜色,侬欢喜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