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LPR改革後,LPR在上週正式迎來下調,房貸利率也跟隨下調。

對購房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利好,但很多人卻哭笑不得。坐在我隔壁的同事就是典型的例子:

LPR的消息剛發佈不久,她就扭過頭來,激動地和我說:

“天啊,終於等來一個政策,我老家的月供可以減輕啦!”一邊說著一邊敲著鍵盤盤算具體的月供金額。結果一算,她嘆了一口氣:“百來萬貸款月供只少40多塊,我該哭呢還是該笑呢...”

確實,央行公佈的5年期以上LPR為4.80%,相比上個月的4.85%僅下降5個基點。這5個基點平攤到月供中,100萬的月供僅少個30塊,對購房者來說僅僅只是杯水車薪。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央行關於LPR下調的公告

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很開心,甚至我也建議大家保持一個更樂觀的預期。為什麼?

大家不要目光侷限於單次的LPR下調,LPR每個月都會更新一次,關鍵是接下來的趨勢是什麼?繼續下調、平穩、還是回升?

在這裡,我先放結論:未來一到兩年內,LPR大概率還是會繼續下調,現在雖然只是少個30塊,利率下行的趨勢下,房貸減輕的可不僅僅這30塊。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要解答利率為什麼還會繼續下調,我們得先搞清楚LPR的來龍去脈。

首先得要明確一點的是:

在今年LPR改革之前,我們貸款買房,是要看央行基準利率的。並且,貸款合同上約定的貸款利率不是固定不變,會隨著每年的基準利率的變動而變動。當然也有一些貸款合同約定的是固定利率,但這這一般都很少見。

這裡就涉及到了基準利率,基準利率一動,房貸利率也會跟著動。在今年10月LPR改革之前,基準利率為4.90%,已經維持了4年之久。那這個基準利率怎麼來的呢?

一句話來說,基準利率是由央行拍腦袋決定的。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央行基準利率(5年期以上)走勢圖

為什麼我要說“拍腦袋”?主要是因為在2013年利率改革之前,央行決定的基準利率並不完全由市場決定,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央行的主觀判斷。

按照國際經驗,基準利率(每個國家叫法不同)是由市場上的借貸雙方(主要是銀行間市場)自由約定,然後綜合各方算出來的一個綜合利率,這樣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真實利率。

所以,2013年央行啟動了利率改革,LPR就是從那時開始正式誕生。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LPR全稱Loan Prime Rate,意思就是貸款基礎利率。綜合市場上的借貸雙方自由報價而呈現的利率,不再受央行管,更能夠反映市場的真實利率水平。

一句話來說,LPR是市場各方自由報價決定的,而非央行。

而當時很多銀行尚未具備定價能力(只有10家銀行參與LPR報價),還無法報出穩定的LPR報價,為了防止利率市場混亂,LPR暫時以央行的基準利率為基準,僅作為一種過渡的措施。

也就是說,儘管早在2013年就推出LPR,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上的貸款利率還是以央行的基準利率為準,市場化程度並不高。

但LPR長期按照基準利率報價,就會與當初的利率改革目標相左:

改來改去,最後還是得要看央行基準利率,那還不如不改,而且LPR還只是在銀行間市場中應用,根本沒有推廣至全國市場。

普通人貸款買房、買車、創業什麼的,還是得要看基準利率,LPR幾乎毫無存在感。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所以,今年8月,LPR再次迎來改革,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LPR由原來的緊跟央行基準利率轉變為央行的公開操作市場利率。

怎麼又多出來一個公開操作市場利率呢?

別慌,這個利率是商業銀行找央行借錢的利率,按照抵押品或者借款期限的不同,分為好幾種,我們只需要記住最主流的一種,就是中期借貸便利(MLF)。

以MLF利率為基礎,加減點形成最終的LPR報價。同時,參與報價的銀行由10家增加至18家,大大提高了LPR的市場化程度。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近4個月LPR走勢

最為重要的是,LPR不再是侷限於銀行間市場,進一步擴展到銀行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意味著我們普通人買房的貸款利率,直接與LPR掛鉤。

一句話來說,LPR=央行MLF利率+上下浮動點數,無需參考央行基準利率。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明白了LPR的來龍去脈後,大致能夠總結出以下幾點:

(1)基準利率成過去式,利率更低的LPR將是主流

LPR和基準利率,一個是新興市場化利率,一個過去行政化利率,相對比,高下立判。

國家已經在LPR改革的道路上大闊前進,未來利率市場的主流一定是LPR,基準利率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

更重要的是,代表市場利率的LPR,在今年的改革中,就已經用腳投出了低利率的“選票”: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不管是1年期LPR還是5年期以上LPR,8月改革之後,LPR明顯走出了一個下調趨勢

(2)決定LPR的MLF利率下調趨勢更明顯

房貸利率=LPR+上下浮動點數,而LPR=央行MLF利率+上下浮動點數,如果一定要究根結底,房貸利率最終的錨就是央行MLF利率。

而MLF利率,2019年開始出現明顯的下調信號:

百萬貸款,月供只少30塊,但背後的信號很明顯

央行MLF利率走勢(2016年至今)

(3)當下的經濟基本面不支持高利率

前面我們看到,不管是LPR還是MLF,利率都是趨勢下調,之所以下調,意味著市場對低利率的渴求。而市場一旦追逐低利率,往往也就意味著經濟基本面的壓力巨大,低利率能夠刺激借貸,最終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我們現在的情形,正處於這樣一種壓力之下:大國貿易博弈,進出口波動顯著;樓市降溫,投資減弱;豬瘟影響,通脹飆升。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壓力與日俱增。這種情形下,利率只能越來越低。

所以,不管是LPR還是MLF,其背後都有著宏大的經濟基本面影響,未來將是一個長期性的下調過程。

最後,通過上述幾點,也就不難解釋我前面說的LPR大概率繼續下調的結論。但需要提一點的是,別忘了房貸利率還有上浮的點數,樓市調控收緊下,即使LPR下調,上浮點數還會覆蓋掉下調的部分,整體房貸利率還是會保持穩定。

所以,對於購房者來說,大可不用擔心未來利率上調增加自己月供壓力,也不用因為月供只少個幾十塊而灰心,目光放長遠點,未來一兩年,LPR還是會緩慢下調,對於存量房貸來說,月供壓力明顯減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