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鮮食糯玉米促農增收

11月26日,在臨澤縣海宏農林果蔬專業合作社倉庫內,工人們正將冷凍的鮮穗糯玉米進行分揀包裝,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分類裝袋後發往青海、西寧等地。

有多年種植制種玉米經驗的村民孔希紅今年將自家的22畝地全部種植了糯玉米。據孔希紅介紹,雖然糯玉米在種植效益上和制種玉米差不多,但投入的勞動力少,農閒時期還可在周邊打工來增加收入。近期,他已經和合作社的收購員核算了糯玉米的收購清單,不久將拿到今年的收入。

“我的玉米8月份就已經送到這裡全部交售了,大概12月底公司就能和我們兌付各種款項,我今年收入大概是55000多塊錢。”板橋鎮古城村糯玉米種植戶孔希紅高興的說。

據瞭解,臨澤縣海宏農林果蔬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種植、收購、加工、冷鏈儲藏、銷售於一體的現代綜合型專業合作社。今年,合作社在營坡灘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佔地1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糯玉米及蔬菜加工生產車間,車間年加工能力能達2000萬穗。年初,合作社與古城村120戶農戶簽訂糯玉米種植協議,通過錯季、延遲銷售,取得經濟效益最大化。

海宏農林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海介紹道:“我們合作社今年在古城村落實基地面積1300畝,主要種植鮮食糯玉米,產品銷往甘青寧及新疆四個省會城市,今年預計銷售收入能達到600萬左右。”

“這個這個項目的落地帶動了我村勞務產業的大力發展,直到今天,基地上冷庫裡面還有三四十名工人在作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古城村黨總支部書記宋學虎說。

近年來,臨澤縣立足“一鏈五區”產業發展格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農村產業佈局,適時調整種植結構,堅持農產品發展生態化、優質化、特色化、產業化和電商化,引導農業種植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積極鼓勵種植戶壓縮玉米制種面積,改種糯玉米、蘆筍、蓖麻、甘草、洋蔥等經濟作物,力求打破玉米制種“一業獨大”局面,盡力降低農產品市場風險,厚植農業發展新優勢,推進農業向高質量、高效益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