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地毯式”整治 涉“幣”國產公鏈已無未來?

在過去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國內區塊鏈業界人士的心情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完整的過山車。許多人料到了監管必然來臨,但沒有料到來得如此“雷厲風行”。

偏偏這時,謠言四起,搞得人心惶惶,業內又陷入一片迷茫:到底這個行業會不會被“一刀切”?國產公鏈是否還有未來?

01 區塊鏈“載入”國家戰略意味著什麼?

監管“地毯式”整治 涉“幣”國產公鏈已無未來?

在白話區塊鏈之前的推文《一夜躥紅的區塊鏈,何以成為“重要突破口”及“新一輪信息技術”的代表》中,我們就對區塊鏈上升到國家高度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同時向業內人士發出警示:除發展之外,風險防範是第一要務,有關監管政策、法規已經在路上。

果不其然,上週的情況基本上也印證了這一點,其根本原因在於,區塊鏈在上升到國家高度後,也就意味著:區塊鏈行業不再是一個邊緣行業,它即將成為一個舉國持續矚目的主流行業,大量資金和人才都將加速流入。

其實,每一個主流行業的上下游生態不斷繁榮的同時,必然會產生各種“利益”關係,吸引不少人鋌而走險、鑽空子、非法牟取暴利。因此,每個主流行業勢必要配上嚴格的監管和完善的政策法規,以規範行業中的各路亂象,否則隨著這個行業的不斷壯大,帶來的將會是無法想象的風險。

這兩年以來,業內人士早已看到了太多亂象,只不過區塊鏈還沒有被正式提上“日程”,影響範圍相對較小。而今時不同往日,為迎接未來區塊鏈行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各地監管均在近期發出了“打早打小”的口號。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這並不是一次突襲,而是監管一直都在,此次更是決心要將在區塊鏈這一“準主流行業”中保持監管常態化,防範風險於未然。

未來,將會有更細緻、更嚴格的政策法規跟進,為整個區塊鏈行業保駕護航。

02
穩定與創新,如何取捨?

監管“地毯式”整治 涉“幣”國產公鏈已無未來?

回顧相關監管歷程,我們會發現,2017 年“9·4”之後,逐漸以科普、疏導和警示為主,直到區塊鏈被提上“日程”,開始轉向為“廣譜”式的無差別打擊和降溫,杜絕“炒作”、打擊“詐騙”,警告所有遊走在邊緣的境內外“涉幣”企業,無論其服務器是否在境內。

其實,一直以來有不少人疑惑,難道國內對創新視而不見嗎?為什麼不能像某些國家,比如美、日一樣,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

其實,部分創新是顯而易見的,但首先要知道的是,國情不同。我們不是發達經濟體,當前並不具備放開的條件,否則很容易面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再者,區塊鏈認知門檻較高,就部分媒體引用的“專業人士”的分析都不一定是正確的,更不用說普通民眾了。大部分發型Token 的企業、組織或者個人,並沒有向監管部門報備,普通大眾根本沒有辦法辨別哪個是騙子、哪個是真的在創新,並且此類行為本身涉嫌違法。

真正在創新的區塊鏈項目其實非常稀少,相關部門也沒必要完全去辨別,“快刀斬亂麻” 全部無差別退出,也是一種策略。

所以說,當下穩定比創新更重要,當前的監管決策是正確的,嚴厲的肅清也將給區塊鏈行業帶來合適生長的良性土壤。

03
無差別降溫背後,國產公鏈何去何從

監管“地毯式”整治 涉“幣”國產公鏈已無未來?

面對無差別的降溫,許多人心底一定會打鼓,紮根國內的那些國產公鏈是不是就沒有未來了?這裡的“國產公鏈”,主要指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些知名技術團隊推出的公鏈項目。

目前來說,公鏈是行業裡最備受關注的賽道,也是行業的“基礎設施”,一旦公鏈大範圍出問題,那麼行業出現倒退在所難免。大部分人關心的公鏈生存問題,其實還是回到了前面所說的,是保穩定還是扶創新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看,監管還是有的放矢的,主要還是嚴格針對和打擊打著區塊鏈旗號混淆視聽的詐騙行為。一些優秀的、潛在風險較小、並沒有觸碰紅線的項目,反而得到了一些支持和技術應用的合作,並且部分地區也表示正在研究是否推出沙盒機制,讓部分金融等領域的創新能夠得到發展的同時,又不會影響到整體,也不會帶來大的風險。

那麼,什麼是“沙盒”呢?有人說,可以將它理解為青黴素的“皮試”。

即便是如此,國產公鏈們就能高枕無憂了嗎?倒也未必…….

04
公鏈必須突破自身的困境才有未來

監管“地毯式”整治 涉“幣”國產公鏈已無未來?

儘管監管也支持一些自主創新,也給了一些空間,但公鏈最終還得回到自身問題上。

有些人說,國內只愛聯盟鏈,不愛涉 Token 的公鏈,基本上沒有公鏈的生存空間。為什麼聯盟鏈會更加受到青睞,而公鏈卻受到冷落呢?主要還是因為聯盟鏈至少在目前是一個解決部分商業場景的合適選擇,也就是說,現階段的聯盟鏈能落地應用,看得見摸得著。

在白話之前的推文《雙 11 電商平臺爭相採用區塊鏈,數億買家:跟我有半毛錢關係》中,就探討過聯盟鏈和公鏈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們各自解決不同的問題。有許多問題只有聯盟鏈是無法解決的,公鏈的使命或許會更艱鉅一些,它與國際接軌,不但可以推進國際化進程,還可以讓國家獲得區塊鏈行業的話語權、標準定製權等等。

然而,公鏈目前待解決的問題也有點多,至少目前來看,它還存在商業模式不清晰、存量用戶稀少、落地難等困境。

因此,監管即便會給公鏈一定的空間,但大部分時候是任由市場充分競爭的,如果國產公鏈不能夠在海外與國際知名公鏈的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優勢,那其自身也很難獲得長足的發展。

所以,對於國產公鏈,最後還得靠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來。

另外,並不是說所有國產公鏈都是被支持的,許多項目和平臺已經明顯觸碰了監管紅線。那麼,監管到底怎麼界定呢?至少目前我們看到的有:

1、直接從國內民眾手裡獲取資金。
2、影響外匯金融穩定。
3、使用拉人頭等多級分銷的“CX”運作模式。

簡單的說,不管服務器放在何處,不管人在境內還是境外,不論通過何種方式,只要觸碰紅線,都在目前的法律法規追究範圍之內。

05
後記

總體說來,國內政策主要是扶持區塊鏈產業正向發展,但必須防範風險、抑制“炒作”之風、整治違法亂象,把行業害蟲清理出去,正本清源、校正輿論,讓群眾認清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真實關係。

或許在監管眼裡,當前國產公鏈的創新在穩定的金融、社會秩面前還顯得不太夠。所以,非常期待國產公鏈技術在未來潮流中,能夠引領和落地應用,產生“耀眼的價值”,讓監管側目並認真審視“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