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人说有着一颗玻璃心的人容易抑郁,曾经我是那么拒绝听到这种说法。虽然身为男性,我知道自己同样有着一颗如玻璃般易碎的脆弱之心。直到自己被医生鉴定出得了轻度抑郁症,我才不得不接受某种说法。

因为一段糟糕透顶的婚姻,因为一个“强盗逻辑”的小市民前妻,那段过不下去也离不了婚的时间,她誓要我给50万的青春损失费,否则就绝不离婚,家里的东西也在高频率吵架中砸的所剩无已。

父母又总是站出来指责我,怪我眼瞎娶错了人,让他们也跟着烦心。他们骂我没用,连个女人都管不了,指责我为什么不留在家里面跟她干仗。

结婚三年,我们吵架干仗的时间就占了两年多,我实在是心累了,想到父母家里寻一方清静,可他们非但不安慰我,反而给我添了更大的堵。

自己的家不愿回,父母的家待不了,我只能选择漂泊。双重的郁闷情绪,让我整个人变得狂躁、易怒。我只想逃离。

我知道抑郁症是种病,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它比身体上的病痛更严重和可怕。我开始担忧、焦虑,我甚至不能想象,自己将来真要病到控制不住自杀的冲动该怎么办?越想越怕,越怕越躁郁。

跟父母的争吵中,吵到激烈时,我也曾脱口而出,告诉他们,我都快疯掉了,都得抑郁症了。但他们却像没听到我说什么一样,甚至他们把我的抑郁症当成借故逃避现实的理由,表示了嗤之以鼻的笑话,好像我今天落下的这一切都是活该。

在我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我最亲的家人不但没想着去帮我一把,反而让我更烦躁。我索性逃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生活。

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周末,我学会了去很安静的咖啡厅待着,什么都不做,就点一壶咖啡,就那么一个人精神恍惚地坐在那儿。

去的时候多了,我就发现,有一个很清秀的女孩子也常去待着。但她跟我明显不同,她是那么阳光,一嚬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我被她的阳光所深深吸引。

她,就像一个能洞察别人心思的“小女巫”,竟然在我纠结着要不要过去跟她打个招呼的时候,她抱着手里的电脑坐到了我的对面。很大方地跟我打招呼。

我告诉她,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她笑了,那是一处很甜美的微笑。她说:“没看出来你还挺矫情。我们女孩子才会经常神叨自己是不是快抑郁了,你一个大男人至于的吗?”

就这样,我本来想诉苦的心情被她轻松一句话给化解了。她说她就住附近,所以常会来这里写点东西,或者看会儿书。

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后来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从被她喊成“矫情男人”的那次起,我会每次都很期待与她的不期而遇。因为跟她说话聊天感觉很舒服,心里很暖。

就这样,时常与阳光相伴,我发现自己慢慢变得开心了,也不再那么易怒,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后来我去医院再次做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我,说我完全好了。我说得感谢他的治疗,他说不是他的功劳,是我自己自然恢复了。于是,我心有了答案。是那个女孩用一句“矫情”故意淡化我对“抑郁症”的重视。

她天南海北地跟我聊,也只是为了分散我一味钻角尖的那份偏执。

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后来她告诉我,说第一次主动跟我聊天也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自己刚好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想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她说:其实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不是多么昂贵的药物,而是亲人的陪伴和朋友的帮助。但,这种好心的帮助最好不要刻意了。因为这种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抑郁症”这个词太敏感了,如果太刻意,有时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仅对方不会配合治疗,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很有可能加重病情。

作为帮助者,最忌慌不择路的“乱帮一通”,不仅会给患者心理造成负担,还让自己也变得很心烦。

帮助者最主要的是在精神上帮抑郁症患者找回乐观、信心和正面积极的心态。亲人是患者最大的希望和精神上的寄托,也是最有用的那根救命稻草。

所以,面对抑郁症的病患,不能指责他为什么就得了这么一种该死的精神疾病。而是首先对抑郁症做最基本的了解,并且做好长期陪伴,一起战斗的心理准备。家人的冷静与沉稳,会对抑郁症患者产生着最直接的正面影响。

谢谢你,曾经“骗”我的那些年。你把我的“抑郁症”叫做“矫情”

信心很重要,耐心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亲人,具备了这两样重要东西,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抑郁症患者走向健康就会更容易些。

抑郁症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三个月五个月就能好的。最快也得赶上了女人的十月怀胎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这种事情它得循序渐进,急不得,作为抑郁症的亲人,只要对他付出足够的信心,爱心和耐心,其他交给时间就好了。

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本人,努力让自己向着积极阳光的方面去想,去做,去跟充满阳光的朋友多接触,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是一个同学表哥的真实故事,写出来,只希望能带给那些正在经历抑郁的朋友,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工作生活压力这么大,谁还没抑郁过呢?抑郁,其实它就像情绪上的一次小感冒。抑郁,它是我们共同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