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煙輪作菸農樂

通訊員 周方奎

“甘師傅,我明年的煙田又全是‘谷蔸子’田!”11月25日,咸豐縣忠堡鎮廖家堡村二組菸農廖顯勝剛租賃到明年種煙的水稻田,就急忙撥通忠堡菸葉收購磅組組長甘明操的電話“報喜”。

今年,40多歲的廖顯勝在該縣優化菸農隊伍中又脫穎而出。10多年來,他緊緊跟隨著菸草部門優化種煙區域、輪作種植的步伐,依靠勤勞的雙手把自家的“責任田”辦成了稻煙輪作的“高產田”,過硬的菸葉生產技術讓他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職業菸農。

“第一年,技術員動員我在‘谷蔸子’田裡種煙,我想一年一輪作不是沒有道理,可真要第一次在那上面載煙,心裡還是沒有底,只好硬著頭皮在壩上多租10多畝‘谷蔸子’田種煙試試。”5年前,廖顯勝在廖家堡村村民種煙積極性高、沒有足夠土地輪作的條件下,不情願地開啟了稻田種煙的新模式。

“那一年,栽在‘谷蔸子’田裡的烤煙沒有病蟲害,長得比地裡的都好。”廖顯勝的妻子彭春連看到了稻煙輪作的希望。

“菸葉格外香!”廖顯勝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稻田裡的煙每畝至少要比地裡的多20公斤,能增加600多塊錢的收入。”彭春連喜出望外。

廖顯勝、彭春連在初嘗稻田種煙的甜頭後,就決定在稻田種煙上下功夫。

“50畝‘谷蔸子’田增加的1000多公斤菸葉,多賣了3萬多塊錢。”2018年,菸葉交售結束後,彭春連與廖顯勝圍坐下來,算起了稻田種煙的增收賬。

“哪怕每畝‘谷蔸子’田的租費要比土地高200塊錢,明年的70多畝烤煙還是要想辦法全都栽在‘谷蔸子’田裡。”

“要得,租費一畝才多200塊,菸葉多賣600多,一畝還要賺400多。”

2018年冬,廖顯勝、彭春連起早摸黑地在壩上東走走,西看看,見到那家有當年種植的水稻田,就上門套近乎,打起租賃稻田種煙的如意算盤。

他倆在如願租賃60畝稻田後,一時間怎麼也想不出辦法做通五組的3戶村民的思想工作,得不到早已看中的15畝水稻田,他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甘師傅會做工作,找他試試。”廖顯勝向甘明操“求援”。

在甘明操的努力下,廖顯勝、彭春連終於租下了那15畝田,與菸草部門簽下了75畝菸葉種植合同。

春夏之季,廖顯勝、彭春連在菸葉技術員的指導下,認真按照縣菸葉分公司的技術方案,移栽、管理、採烤稻田菸葉。菸葉長得格外好,收穫的喜悅早早洋溢在他倆的臉上。

金秋時節,在菸葉交售結束後,廖顯勝、彭春連又坐屋子裡,攤開筆記本,盤算起了種煙收入賬。

“70多畝‘谷蔸子’田,收了1萬多公斤菸葉,賣了36萬多塊錢。”彭春連喜不勝收。

“是不是3400多公斤中桔二,3500多公斤中桔三?”廖顯勝明知故問。

“不錯,全是中上等煙,每畝烤煙賣上了4800多的好價錢!”。

“還記得甘師傅的話嗎?”廖顯勝問。

“稻煙輪作效益高!”彭春連哈哈大笑。

“早點安排活路,在冬天把租到的‘谷蔸子’全部翻過來,爭取明年種煙收入再上新臺階。”

“好呢!”初冬時節,心裡熱乎乎的廖顯勝、彭春連夫婦領著幫工進入稻田翻田耕地,滿懷信心開啟了新一年的稻田種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