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table>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28日上午,2019粵商大會開幕式在廣州長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table><table>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李東生。

/<table><table>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梁冠軍。

/<table><table>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蔡冠深。

/<table><table>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積極佈局大灣區建設

梁耀銘。

/<table>

11月28日,2019粵商大會在廣州開幕。初冬寒風漸起,會場卻熱火朝天,1400多名海內外粵商代表從各地趕來。

大會發布《2019粵商宣言》,提出廣大粵商要發揚敢為人先、務實開放、崇信守法、愛國奉獻的新時代粵商精神,傾情傾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見證者和開拓者,粵商們這樣說:

——新時代粵商有“四心”,平常心、熱心、專心和恆心。

——要密切跟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趨勢,向全球產業鏈高端邁進。

——將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闖、創、變、活”過程中爭先。

……

吸引廣大粵商奔赴而來的,是廣東優良的發展機遇和營商環境;凝聚全球廣大粵商“向心力”的,是生生不息、不斷髮展的粵商精神。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陳曉 李鳳祥 歐志葵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統籌:黃應來

弘揚粵商精神既要“向前”取經也要“向後”學習

回望南粵大地,百代商脈,千年商幫。在一代代粵商的傳承發展中,粵商精神生生不息、弘揚光大。

“新時代粵商要有‘四心’——平常心、熱心、專心和恆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文銀這樣形容。

在他看來,“平常心”是冷靜從容應對國際挑戰的韌勁,讓粵商擁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熱心”是粵商創新的內在動力,推動企業不斷更新知識、啟迪智慧;“專心”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成就粵商在全球各領域的競爭力;“恆心”是持之以恆,廣大粵商的長久作為最終凝聚成如今廣東的高度、深度、廣度和速度。

“創新務實,是粵商精神的重要特質,也是推動我們走在行業前列的最重要動力。”綠瘦集團董事長皮濤濤說,公司目前正規劃落地高端醫療、高端體檢、慢病管理、生命醫學等未來創新型產業,力爭以廣州新總部“綠瘦科技園”為紐帶,實現企業更高質量發展。未來,希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全球的大健康產業開啟“加速跑”。

粵商對創新有著同樣炙熱的追求,但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理解。金利來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曾智明認為,創新不是天馬行空,品牌傳承真正需要的是不斷注入生命力。“比如做服裝,創新不是把品牌直接變成‘潮牌’,而是用科技的力量幫助打造品牌、優化服務優化、提升質量、擴大消費群體。”

在曾智明看來,新時代的粵商既要“向前”,學習前人的優秀經驗和開拓精神;也要“向後”,學習年輕人的創新創意和活力拼勁。

“粵商更要有兼濟天下的情懷和回報社會的宗旨,為社會民生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表示。目前,香江集團創辦了第一個國家級非公募慈善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至今累計有300多萬人受助、獲得捐贈超過16億元,並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1700多家愛心圖書室。同時,香江集團已在廣州南沙自貿片區建立人工智能孵化器“獨角獸牧場”,助力南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聚集地。

搶抓灣區機遇打造“零排放、軌道上的大灣區”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廣大粵商關注焦點。多位知名企業家表示,將密切跟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趨勢,依託大灣區國際化平臺,堅持創新驅動和開放發展,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加速向全球產業鏈高端邁進。

“我們希望打造‘零排放的大灣區’和‘軌道上的大灣區’。”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當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令他備受鼓舞,而粵港澳大灣區則為比亞迪發展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具體而言,一方面,隨著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公共交通和服務車輛已具備全面電動化條件,加上新能源私家車普及,大灣區最有機會成為全國首個“零排放地區”;另一方面,建設快捷通暢的軌道交通網,是大灣區快速發展的必然條件,通過雲軌、雲巴構建城市立體化交通網絡,實現與高鐵、城市鐵路、地鐵的“四網合一”,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是全方位的,對於立白集團、廣州國際醫藥港董事長陳凱旋來說,最讓他興奮的則是在中醫藥領域的佈局。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正式發佈,明確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

“我們正在運營的廣州國際醫藥港迎來了巨大發展機遇!廣州國際醫藥港的定位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產業高地,與國家政策不謀而合。”陳凱旋說,廣州國際醫藥港佔地1500畝,總計投資超過300億元,目前首期項目已建成,正在啟動全球招商。

對於澳門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則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祖籍廣東的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澳門創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藝良表示,澳門迴歸祖國20年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2018年人均GDP8.2萬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但澳門地域狹小、經濟結構較單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劉藝良建議,澳門可以通過參與大灣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可聚焦高科技及互聯網新興產業、旅遊休閒產業、會展產業、特色金融、中醫藥產業等重點發展。

走向“一帶一路”在“闖、創、變、活”過程中爭先

“早年我到阿聯酋發展賺了第一桶金,直到‘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真正為我們粵商打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阿聯酋粵商會會長、廣東省駐阿聯酋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欽偉說,他先後在阿聯酋開辦了中國批發城、手機批發城、地球村燈展城等,生意越做越大,帶動更多“廣東製造”走出國門。

張欽偉認為,粵商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市場,重視品牌和品質建設,掌握定價權、主動權。

新西蘭粵商會則在海外建立展銷中心,服務更多粵商“走出去”。新西蘭粵商會會長汪家正透露,目前商會與會員企業合作,正在奧克蘭籌建1000平方米的廣東商品展銷中心,邀請廣東名優商品進駐。

在“一帶一路”乃至全球更廣闊市場上,粵商們不僅積極“走出去”,也主動“引進來”。“11月初的第二屆進博會上,我們組織40多家企業參展,累計簽訂意向購銷協議總額達25億元。”廣東國際商會副會長、銀瑞國際董事長夏陽表示,下一步,還將依託“互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模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闖、創、變、活”過程中爭先。

剛滿3歲的阿根廷粵商會不僅成立了拉美粵商投資聯盟,還在今年8月舉辦了“2019拉美粵商中拉‘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促進兩地企業交流合作。阿根廷粵商會會長餘永輝表示,下一步,拉美粵商投資聯盟將繼續打造涵蓋農畜牧業、礦業、能源、旅遊等領域的“拉美商業航母”,推動更多高附加值拉美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促進更多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中國商品進入拉美市場。

在參與全球經濟中高端競爭合作的過程中,更多粵商將目光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廣東省駐加拿大(多倫多)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葉軍透露,目前除了有2箇中加科技合作項目將落地廣東外,加拿大企業還與清華東莞創新中心洽談合作,有望將部分規模較大的生物醫藥技術產業化項目落戶廣東。

“我們聚焦數字化等前沿領域,打造了一個數字平臺,下一步優化程序後將推出給全球粵商共享。”澳大利亞粵商會會長王國忠表示,這將進一步推進“數字絲綢之路”發展。

■觀點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

大灣區企業可“三步走”搶佔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如何順應時代大勢,搶佔發展機遇?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必須站高望遠,對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早確立企業未來的戰略規劃,及早確定競爭優勢。

具體而言,首先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加速企業轉型升級。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增量市場轉為存量、新技術迭代加速的新形勢下,過往的優勢已難以適應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企業家必須轉變觀念,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以TCL為例,依託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產業鏈集聚的優勢,TCL已經從傳統家電製造企業快速向以高科技的智能化企業轉型,以半導體顯示和智能製造技術鑄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其次,要加快全球化佈局,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所謂企業全球化,就是要在全球建立自己掌控的產業鏈、平臺、市場渠道,建立起全球化產業能力。經過近20年的國際化經營,TCL已在海外形成相對完善的產業鏈佈局。

再者,要洞察技術加速迭代趨勢,敢於抓住趕超機會。新一輪工業革命促進了更多新技術的爆發,將深刻影響產業競爭格局,TCL堅持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已形成了新型顯示技術材料、人工智能、5G應用、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等四大戰略技術方向。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全美華裔總商會主席梁冠軍:

發揮旅美粵商優勢講好灣區故事

“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讓我們海外僑胞感到非常興奮。我自己作為廣東人,非常想為大灣區建設出一份力。”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全美華裔總商會主席梁冠軍滿懷激動。

在他看來,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體量的灣區和大都市圈,對全球產業格局調整、要素流動和城市群發展產生深淵影響,將為海外粵商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共商共贏平臺。

作為旅居海外30多年的粵商,梁冠軍表示,未來將繼續團結帶領廣大旅美華人華僑,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貢獻。

一方面,積極在美國僑界宣傳大灣區建設機遇和發展前景,組織僑商、美國友人到大灣區考察,以帶動更多人來此投資興業。“旅美粵商人數眾多、視野開闊、理念先進、資源豐富,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帶動旅美粵商,一起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

另一方面,從青少年交流入手,為粵港澳青年提供創業、就業、實習和志願工作等機會,推動三地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國家、參與國家建設。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構建更強大粵商網絡

“希望構建更強大緊密的粵商網絡,共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巨大機遇。”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表示。

祖籍廣東的蔡冠深,見證了香港工商界作為粵商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廣東建設。在他看來,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完善的金融基建和網絡,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國際金融市場提供重要支撐,推動大灣區企業更有效地調配資金、擴充業務,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

“多年來,香港中華總商會和廣東省政府、工商各界保持緊密合作,會員在大灣區內有眾多的投資項目。”蔡冠深說,將繼續發揮商會的國際聯繫功能,為港商、粵商和海外華商參與大灣區建設搭建平臺。

蔡冠深透露,近期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研究院,匯聚金融、科技和文體傳媒的頂尖粵商企業和人才,希望能為澳門特區的產業多元化出謀獻策,助推澳門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建設。

“我們要繼續弘揚新時代粵商精神,發揮全球粵商的聰明才智,發揮全球粵商的網絡和橋樑作用,共同為中華騰飛作出更大貢獻。”蔡冠深表示。

廣州金域醫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耀銘:

推動“香港技術、內地市場”和“內地服務、香港市場”結合

在廣州金域醫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耀銘的理解中,踐行新時代粵商精神需要堅守初心,更需實際行動。“要大力弘揚新時代務實、開放、創新的粵商精神,做‘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的優秀建設者典範。”

梁耀銘介紹,金域醫學依託分佈在全國各地的37個省級中心實驗室、460個區域快速反應實驗室,每年為全國22000多家醫療機構、90多萬名臨床醫生提供臨床診斷支持。同時,通過遍佈全國的2300多個物流網點,推動優質醫檢資源下沉到區縣乃至鎮街一級;對口幫扶包括貴州畢節、新疆喀什等地,在5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建立區域檢驗和病理診斷中心。

“我們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性機遇,推動‘香港技術、內地市場’和‘內地服務、香港市場’的結合。”梁耀銘表示,金域醫學以香港研發中心為紐帶,加強國際檢驗技術對接交流,推動廣東高科技健康服務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輻射和延伸。

目前,金域醫學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1900多家醫療機構,與全球無創產前技術奠基人盧煜明院士共建實驗室,並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在鍾南山院士的牽頭下,作為重要參與單位參與建設粵港澳傳染病聯合實驗室。下一步,金域醫學將在醫檢技術創新、人工智能探索等方面持續發力。

■鏈接

10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組團向粵商推介

11月28日下午,園區與參會企業專場對接會在2019粵商大會期間舉行。會上,東莞(韶關)產業轉移工業園、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等10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集體亮相,組團向與會粵商推薦,尋求進一步合作,取得了良好反響。

據介紹,省產業轉移工業園主要分佈在粵東西北地區和惠州、江門、肇慶等15個地市,除受條件限制,明確不建園區的連山、連南、陽山和汕頭南澳4個縣外,實現了縣域全覆蓋,主要以珠三角發達地區與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合作共建的方式開展建設,是粵東西北地區承接省內外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

數據顯示,2018年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和稅收分別增長8.1%和13.3%;園區近10年工業增加值增長7倍、全口徑稅收增長20倍。目前,園區落戶企業達到7300多家,投產企業約5000家,合計吸納就業115萬人,其中當地就業81萬人,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佔粵東西北地區的比重達到31.9%,已經成為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