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可謂是位傳奇人物,在各種傳記和小說中對她的歷史有很多的描述。但因為慈禧當權很長時間,因此對她的早年事蹟及出身進行了掩飾和消除。有關她的出身之謎仍然掩藏在歷史的迷霧中。

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比如兩本野史《清朝野史大觀》和《清宮遺聞》都記載慈禧生父惠徵是安徽省徽寧池太道的官吏,也有說惠徵是湖南副將的說法。又因為惠徵在江南做官很久,慈禧有江南女郎的明豔,又擅長唱南方小調,所以獲得了咸豐帝的寵愛。

清朝時代徽寧池太道管轄的地區包括寧國、太平、池州以及廣德地區。這個職務基本上是個四品的文官,副將則是從二品的武官。但是清史中的惠徵沒有顯赫的事功記載,顯然這種說法還是存在疑問的。

在《清宮遺聞》中有滿洲姑奶奶一條,記載慈禧幼年在京師居住,經常提著菜籃子上街買菜,還被東城的油鹽店老闆看中,想娶為小老婆。而在《慈禧傳信錄》中記載慈禧幼年的時候,經常到刑部大堂去探視家人。

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以上的記載存在自相矛盾或者支離破碎的現象,好在如今相關檔案中可以得出慈禧早年為何去刑部探視家人的原因。原來這跟道光年的銀庫虧空案有關,這也是揭開慈禧母家和出身的重要證據。

道光末年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的賦稅,並將稅款銀兩由銀行專櫃進行儲存。這樣賬目和實際上的庫銀正好可以對得上,而防止被揩油。戶部當時每年的存款有二三千萬兩之多。面對如此多的白花花銀子的誘惑,自然存在監守自盜的情形。從乾隆之後管理戶部存銀的主管到下面的官吏往往都鑽空子,這也是道光年間發生銀庫虧空案非一朝一夕所形成。

在《宮中雜件檔》中記載了慈禧的妹妹在咸豐五年開出的參加秀女時候的身家清單。她是鑲藍旗滿洲恩祥佐領旗下,原任道員惠徵的女兒,那拉氏。以前的員外郎吉郎阿的曾孫女,閒散景瑞的孫女。這一記載說明了她的姐姐慈禧的曾祖父和祖父的名字。

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其中吉郎阿是監生出身,任內閣中書的職位。嘉慶十四年任戶部庫銀員外郎,嘉慶十八年調刑部江蘇司員外郎,他的履歷就列在《定郡王載查報庫銀虧空案歷任姓名冊》之中。

至於祖父景瑞則是道光元年擔任山東司員外郎,道光二十七年因沒有賠繳虧空庫銀被奉旨革職,逮捕下獄。這份履歷記載在軍機處奏摺中。

在滿清時代出身紈絝世家的八旗子弟,擅長鑽營逢迎,應酬官場。他們通過做官等特權獲得的錢財,為子孫們捐個監生、筆帖式。有這種出身之後,就可以更快地升官發財。慈禧的生父惠徵也就是通過祖父等人的貪汙所得層層找關係,獲得了安徽省徽寧池太道的稅務官員的肥缺。只是這個時候不巧的是遇到了太平天國從武漢順流直下攻取江南,惠徵只好帶著銀軟和妻女返回了京師。

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在嘉慶時代就擔任戶部管庫銀的官員。他雖然在嘉慶年間就病故了,但是因為戶部庫銀虧空案需要追究歷任銀庫官員監守自盜的責任。他應賠的虧空庫銀的責任落在了他的兒子當時任刑部河南司郎中景瑞的身上。

需要追繳總額四萬三千兩,因為身故兒孫需要賠一半也就是兩萬多兩。但是這個賠繳的數目被拖了四年多仍然沒有按期繳付,最終刑部將景瑞關進了大牢。

晚清慈禧身世真的如野史記載嗎,道光銀庫虧空案揭開她的身世之謎

這也正是開頭慈禧幼年為何經常到刑部去探視家人送飯的記載原因。當時道光二十七年景瑞被革職下獄的時候,慈禧當時十三歲。這個事情拖到了道光二十九年景瑞把銀子賠完之後,慈禧已經十五歲了。因為家道敗落,所以慈禧在一年之後才參加選秀入宮做了秀女。

慈禧十六歲的時候,道光帝駕崩兒子咸豐繼位,之後的慈禧被咸豐看中,從秀女升為了貴妃。由此可見慈禧早年的一段經歷基本上是在京師居住,跟江南也就沒多大關係了。

這種家庭出身的慈禧耳濡目染自然工於心計,知道獲取權力的好處。可惜的是慈禧一生主政晚清達四十年之久,導致身死國滅壞了祖宗基業,江河日下黎民倒懸,也讓自己遺臭萬年,也應了亡滿清必葉赫的詛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