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装逼的代价

今天在我的一个群里,有个朋友让我推荐一款可以在家用的咖啡机。我问他的需求是什么?他说想要做出意式浓缩,如果可以能拉花最好。问我最高性价比买什么机器

我想了一下告诉他,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买了。直接去咖啡馆去喝吧。

那些家用机不是不能用。

只是做出来的和你理解的咖啡店做出来的浓缩还是有差距,甚至说是两种东西都可以。

不然咖啡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那么贵的咖啡机。

在我的印象中咖啡店最低标准也就是nuova的appia2

咖啡装逼的代价

差不多1万8左右 再加上磨豆机 净水软水系统。2万5这是我能接受的最低标准了。

当然也有咖啡店用小的单头机做rocket 惠家 德龙 等等

但是单头机因为个头小。限制了锅炉的大小。实际上做的东西还是多少会有些影响的。影响最大的还是稳定性和连续出杯能力。

而且即使你不在乎超有钱。买了这一套

你家也足够放得下一套咖啡机

接下来每天起来想要喝一杯咖啡的时候。

首先要预热机器10-20分钟。

然后调节磨豆机

试机

如果按照店里的标准是前三杯都废弃掉。

然后你的机器才能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做完这一杯咖啡。如果5分钟不做下一杯。

再下一杯之前还要先放水调节出水口温度。

如果不再喝了。需要关机清洗。锅炉泄压。

如果是家用的话。喝一杯咖啡带收拾前后一个小时的话。

我相信没人愿意干这种事的。

咖啡店的好处是做完开店准备之后要卖一整天的咖啡。

星巴克的机器一天要出几百上千杯咖啡。

所以花时间精力去维护这个机器当然没问题了。

家用还是算了吧。

咖啡装逼的代价

说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会想要买一台意式咖啡机呢

我忽然发现周围绝大多数人的对咖啡的理解完全被限制在了意式咖啡的圈子里了

无论你们熟悉的拿铁、卡布、摩卡、焦糖玛奇朵这些都是基于意式咖啡机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产品。

甚至美式咖啡直接就是意式兑水。简单类比一下就是浓缩果汁兑水和直接喝果汁的区别。虽然也是那个味道。但差距还是很多的。

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咖啡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意式浓缩的再加工咖啡。

但同时大家并不了解浓缩咖啡。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才进入正题

浓缩咖啡是个什么?

意大利人在19世纪发明了第一台意式浓缩咖啡机。其特征乃是利用蒸汽压力,在高温、高压下瞬间将咖啡液抽出。在这个方法下咖啡的制作时间从以前的3-5分钟缩短到30秒一杯。

但实际上在刚刚发明的时候意式浓缩也只是咖啡的一个品种而已。

真正让意式咖啡走近大众的,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星巴克了。霍华德接管星巴克之后,到欧洲考察接触到了意式咖啡。霍华德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这才是一直以来他所寻找的咖啡。

当时的美国上下都处于一个工业爆发的年代。美国在工业化上尝尽了甜头。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深刻的影响着一代美国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式咖啡机就是一件完美的工业产品。你们去的一家家星巴克。其实一直以来秉承这工厂化的做事风格。

所以一直以来意式咖啡以及所有模仿星巴克所开设的咖啡店其实都是一家家流水线工厂而已

这一点很多星巴克的员工都会深有体会的。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咖啡师,而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员工。谁都不敢停下,不然整条线都会被打乱。

并且咖啡的制作都是纯数据化的东西8-9帕的大气压。92度的热水。18-20g的咖啡粉。萃取出36-40g。这一套每个咖啡师耳熟能详的数据,其实就是工业化数据参数那一套。

也就是说现在的咖啡馆,这一套意式咖啡为主的店面的那一套。整个是从美国工业时代流传下来的。一套符合美国工业时代的咖啡馆运营模式。

流水的作业。稳定的机器。精确的品质。快速的出品。

咖啡装逼的代价

那这样的一套东西拿到现在的中国市场。当然是行不通的。至少从头开始做已经行不通了。工厂化的特点就是快速量大稳定。而这些在当时美国来说。大量的人有咖啡需求。做一杯却需要很长的时间。那这个时候有人用机器快速的做一杯咖啡。那是符合当时的需求。且在当时那个时代美国各地充斥着这种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所以星巴克迅速的就崛起了

而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在是当时那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了。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用工业化这一套制作出来的咖啡。就很难令人满足了。所以星巴克的品质一直是大家所吐槽的对象。但是我之前也说过的。以星巴克这么大的规模。想要保持全球统一的口味。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的口味了。至少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在星巴克同等级体量下能做到比星巴克品质高。 而且星巴克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确实也比一般的手工制作咖啡品质要好一些。

但时代已经变了。我们现在资源足够丰富大家开始追求更好的品质的时候。这种工业化的东西显然是不符合需求的。

但是我们现在放眼望去满大街的咖啡馆其实都是在模仿星巴克去做的。但同时又不明白工厂化生产的核心在哪里。所以开一个倒闭一个。

简单的说如果你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开咖啡店。那么你的店面中最重要的就是量。只要能够达到一定量。你就能生存下去。

举例子来说。我之前在一家400平的店。就房租一项来说一个月租金10万。每天的租金就3300了。如果你每天卖100杯咖啡。每一杯咖啡上就有33块的房租成本。如果卖1000杯。这个数字就迅速降到3.3块。所以你一杯咖啡卖35不但没人喝。而且还卖一杯赔一杯。如果一杯卖20。更多人能够接受了。反倒是会赚到钱。

对没错。越涨价赔的越多。越降价反倒越赚。这跟我们正常的思维其实是相反的。

所以开店要想尽各种办法让量做起来。走薄利多销路线。所以星巴克才会选人流量大的闹市区。星巴克之所以租那些贵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的目标客群多。而不是因为贵才去租的。星巴克的量的情况下能够保本。他才敢开在那些地方。

如果要开这种咖啡店。那就先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吸引这么多人进来买单。吸引到这么多人,你店面是否能承受的住。你的员工是否能做的过来。这三个问题是递进关系。解决第一个问题就会遇到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就会遇到第三个问题。

咖啡装逼的代价

我们再来看看星巴克。星巴克靠自己的选址,名声,服务来吸引到足够多的人进店。用外带的方式解决的店面承载力的问题。最后星巴克的吧台出品速度那真的是一绝。我跟朋友说过星巴克把客户让给你。你都不一定卖得了。根本做不过来的。星巴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品牌店面。知道自己该在哪里努力。而我们现在的咖啡店都在寄希望于用更好的咖啡豆就能吸引更多人进门。怕不是在搞笑吧。更好的咖啡豆,更好的机器只能提高你出品的品质。让你的价格进一步的上涨。让人至少从价格上更难接受咖啡。你的客户圈只会越做越小。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家对咖啡还不熟悉了解的情况下。强行推高品质咖啡的概念。就跟去村里卖LV。卖不出去怪村民不识货一个道理。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在一味的效仿星巴克。使得国人对咖啡的认知仅限于意式咖啡。只认识拿铁、卡布、摩卡、焦糖玛奇朵。喝黑咖啡还是喝浓缩兑水做出来的美式。

又有多少人真正喝过一杯现煮的咖啡。有兴趣的可以去星巴克喝一杯本周咖啡。如果你不喜欢黑咖啡。可以告诉店员你要喝密斯朵。如果你喜欢这种咖啡。以后在家只需要一个滴滤壶,一张滤纸。加上咖啡粉就能做出喜欢的咖啡了。而一个滴滤咖啡壶在淘宝上也就卖200-500。

如果你是一个咖啡师,把客户和咖啡的距离拉近一些。才是你要做的工作。当喝咖啡是身体的需要,而不是装逼的时候。我们的咖啡市场才能真正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