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處於雪峰山北段和資江中游,是中國南方茶馬古道的起點,其盛產的黑茶,當年通過馬幫和船運,銷往中國西北地區及蒙古和俄羅斯。

昨天(11月1日)水路從平口經柘溪,再到縣城安頓好後,大約已經下午四點了,便先去資江邊轉悠了一下。

資江穿城而過,一邊是老城區,臨河多是最近一二十年新起的多層樓房。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能找到的老建築只有這古橋了。

這座風雨橋,建於光緒5年,即1897年,正式名稱是鎮東橋,當地人叫它大木橋。1935年肖克將軍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長征路過安化,部隊曾夜宿木橋,後人也叫它紅軍橋。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緊挨著的一座新建高大水泥風雨橋,卻讓其矮化了,有點煞風景。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如今橋上賣茶葉、賣鞋子、小百貨的商鋪擠擠挨挨,農婦售賣蔬菜,老人休息聊天,雖有點雜亂,但不失市井氣息,讓我頓感親切。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一座大橋連接了資江兩岸,對岸高樓林立,是新城區。

黃昏時分窗戶玻璃閃亮,頗有點中央商務區和高檔樓盤的感覺。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青山依舊在,碧水仍長流,可資江邊這座千年古鎮,隨著陸運的興起、水運的衰退而從此輝煌不再。

2日早上打車去距離縣城十多公里的唐家觀時,居然當地的士司機從它腳下走過,都不知道它就在上頭。

在老鄉的提示下,總算見到了資江邊的幾幢純正的吊腳樓,這便是千年古鎮唐家觀了。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往事已成煙雲。拾步在青石條上,眼看兩邊門庭冷落,房屋殘破,想到這裡曾經擁有九座碼頭,商鋪、飯莊、客棧、炭行鱗次櫛比,如今差不多已退隱到水泥樓房後了找不到了的破敗象,我連連嘆息。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滿目瘡痍的老屋,有的曾經是公所,祠堂,學校,商鋪,有的是大戶人家的豪宅。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早上出門時肚子不餓,想到古鎮再吃,不料幾百米長的老街上,居然一家點心店也沒有。好不容易見一家煙雜店,讓店主給打個雞蛋泡碗方便麵。

邊吃邊與店家閒聊。吃完後,品嚐著店主吳先生的茶湯,聽他介紹小鎮的歷史。見我聽得認真,他執意陪我去老街老碼頭走走。

古鎮雖已遠去,但古風依然留存。從他的介紹裡,我的眼前漸漸復原了古埠、古街、古屋、古樓和古道、古碼頭的面貌。

當年的大碼頭,也只剩下牆角的幾塊石碑,幽幽地訴說訴說著早年的繁華。碼頭上滿載糧食、茶葉、木材、百貨、布匹、木炭的商船擠滿半邊河,如今卻冷冷清清,只剩一二條小小漁船。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依稀可辯的石碑,破敗老屋的氣勢和山上的古道告訴我,小鎮曾經是安化茶葉的集散中心。當年經資江,北可以往益陽到洞庭湖進入長江,南可以過邵陽後往一路往南。

曾經繁華一時,萬商雲集,其中不乏晉商、徽商和本省邵陽等相鄰各地而來的商人。客商遷徙到此,繁衍生息。據說,小鎮現有居民1600人,姓氏竟多達60多種。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哦,這家“炭行”門口的石碑是鄉人用毛筆字書寫的。原來廖家的一位主人,是位24年入黨、27年參加過中共五大的革命老前輩。另據說他還任過少奇同志的秘書。少奇同志來安化開展地下工作時曾在此住宿。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推開村委會的一間屋子的大門,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珍藏著的幾塊石碑。

什麼禁賭博、禁假茶……古代官方的公告和民間的鄉規民約,規範著當年的社會風氣和經商秩序,難怪大山裡的安化,能夠“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一位村幹部告訴我,政府已投入200多萬,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著手對幾幢老屋進行修繕。

可看看那麼多的極待修復的老屋,面對老屋群中已建成的諸多水泥小樓,我深感他們困難重重。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吳先生甚至還要陪我上山去看看茶馬古道。但看到盤旋而上的彎彎山道,我知道走起來並不容易,只得婉言辭謝。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安化,資江岸邊訪古埠


出鎮時,到公路大約還有一公里路,吳先生又推出摩托,把我送到公路,仔細關照我坐哪班車往洞市,然後辭別。

剛才踏上這千年茶馬古道,便遇到吳先生這樣的熱心老鄉,讓我領受了什麼叫古道熱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