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馬雲曾經說過:“中國女性是‘超級女人’,瑞典女人要工作,但不用看孩子;日本女人要看孩子,但不用工作。中國的女性往往既是承擔責任的母親,又是創業者,非常不容易,我非常敬佩。

誠然,在許多家庭裡,女人都擔起了家庭中的絕大部分工作。無論上班與否,她們都必須獨自完成家務,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也幾乎全權由母親一個人負責。

對於孩子的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參與情況,衍生出了一條“育兒鄙視鏈”:參與式育兒>無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

無疑,參與式育兒,當然是最理想的一種育兒狀態,夫妻雙方共同一起有愛地養育孩子,既溫馨又幸福。但能真正做到夫妻雙方共同參與式育兒的家庭,簡直少之又少

在許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就莫過於喪偶式育兒與詐屍式育兒,女人對這兩種育兒方式,簡直恨得咬牙切齒

但是,最近興起一種育兒的新模式,稱之為無偶式育兒,讓千萬女性實名羨慕。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一、育兒鄙視鏈: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無偶式育兒

(一)育兒鄙視鏈的底端:詐屍式育兒。

詐屍式育兒,是相對於喪偶式育兒而言的,指的是父親在育兒過程中很少參與,但有偶爾參與,在某些事情上指手畫腳,不懂裝懂。

有人給出了形象的解釋:死又沒死透,時不時詐屍一下,表示自己還活著。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表現:

1.喜歡擺出一副教導主任的嘴臉訓人,各種瞎指揮,總之他說得都是對的。如果把爛攤子全交給他,一會兒之後,他就只會兩手一攤,“我也不會,還是你來吧!”

2.幫不了忙還拖後腿,比如,孩子挑食,只吃肉不吃蔬菜,當媽又吼又喊,才讓孩子孩子哭著吃下一片綠菜,但豬隊友卻說“你對他那麼兇幹啥?不就是蔬菜嗎,少吃幾次又不會死”,然後又夾幾塊肥肉給孩子。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危害:

1.會對夫妻關係造成惡劣的影響,夫妻雙方容易出現溝通矛盾,不利於家庭和睦。

2.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爸媽對孩子的教育觀點不一致的時候,往往會讓孩子造成困擾,孩子不知道應該聽誰,也不知道哪一種價值觀才是對,做事容易出現混淆,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成長。

3.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孩子會因為父母教育的衝突而變得暴躁,遇事暴躁的性格,在將來會對其工作、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二)育兒鄙視鏈的次底端:喪偶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嚴重缺位,真真是“父愛如山”,不管平時媽媽有多忙,爸爸永遠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穩如泰山。

表現:喪偶式育兒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爸爸真的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所以才導致不得不的喪偶式育兒。另一種是,爸媽都在身邊,但就是缺少爸爸的情感關懷,比如如早出晚歸,與孩子很難見一面;又或者是爸爸每天在家,但他總是不說話、也不幹活,只知道埋頭玩手機,與孩子毫無語言交流等,如同“隱形的爸爸”。

阿爾弗雷德·默勒爾在《玩世箴言》中說,“儘管大家同乘一條船,可一些人是划船,另一些人只是坐船。” 喪偶式育兒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危害:

1.嚴重影響媽媽的心理健康。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長期承擔著家庭教育的重任,容易給媽媽帶來負面情緒,甚至會危害媽媽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學家發現:女性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會不自主地進行“心理反芻”,反覆思慮情緒低落髮生的可能原因,並給出各種可能的解釋,被動重複地體驗傷痛,這也會延長她們的抑鬱情緒。長期對負性結果和無助的預料最終會導致絕望,並可能進展為抑鬱症。

2.容易讓孩子形容自卑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愛的關愛,如果在孩子長期缺乏父愛,孩子就會缺少男性的性格特質,如理智、效率、堅強、果敢等,性格會較為柔弱等。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三)育兒鄙視鏈中被羨慕的頂端:無偶式育兒。

初聽無偶式育兒,會以為只是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孩子,因為離異或者真正的喪偶而造成的單親家庭。然而,無偶式育兒,卻是指對婚姻沒有任何想法的女性,但是想要成為一個媽媽,從而選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讓自己懷孕,最後自己生孩子和培養孩子。

無偶式育兒,最大的表現就是,孩子全靠媽媽一個人帶,而且,這個媽媽是主動並且樂意獨自一個人去養育孩子的。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前兩年,有一個年僅29歲的公司女CEO說 “即使沒有愛情,我也想要個孩子”,於是她就遠赴國外,花了50萬元,買了“三高精子庫” (三高:高學歷、高顏值、高身材)裡的精子,進行試管嬰兒,最終,她順利地生下了5國混血的女兒。

有錢有房有事業,唯獨就是沒有愛情,她做下這個決定,受到許多人的非議。

她就是典型的無偶式育兒,自己既當媽,也當爸。她給女兒最好的物質生活,把所有的愛都給予了女兒。如今,女兒也快2歲了,儘管工作再忙,需要出差,她也儘自己最大的能力陪伴女兒的成長。從她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得出來,母女倆經常外出旅遊,日子過得很是幸福。

她的這個新聞一出,許許多多深陷在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狀態中的女性,表示十分羨慕,認為這個敢於無偶式育兒的媽媽,簡直活出了女人的最高境界:自己有錢、有能力、又有娃,完全不需男人來給自己添堵,也沒有婆媳矛盾、也不用應付一大堆的家庭關係,這感覺簡直太爽了。

但也有人認為無偶式育兒弊大於利:

1.社會對無偶式育兒的單親媽媽不友好,女性容易被歧視,對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

2.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爸爸誰,也沒有父愛的陪伴,這樣的原生家庭,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二、不管處在育兒鄙視鏈的哪一層,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才是育兒的最終目的

其實,選擇怎樣的人生和怎樣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由。怎樣保護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每一位父母應該要考慮的問題。有些時候完整家庭中的孩子不一定比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快樂和幸福,只有開明負責的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指導老師。

人類學家約翰·奧莫亨德羅認為:“家庭中其實不必要非得有父親、母親和子女。假如必須得給‘家庭’下一個定義,那可以看做是‘為了撫養子女安排的一種親屬責任與義務的組織’。”

所以,怎樣給孩子創造一個家庭成員都在的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沒那麼重要,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只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孩子在未來才能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1.喪偶式育兒的家庭:爸媽雙方可以明確育兒過程中的工作,爸媽各自負責各自擅長的內容,比如,動的工作交給爸爸,爸爸帶孩子戶外活動、陪孩子搭積木等,讓爸爸不再成為隱形人。

如爸爸週末可以休息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讓媽媽休息一下,讓爸爸承擔起育兒的工作,不僅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夫妻關係的維護。

2.詐屍式育兒的家庭:雖然媽媽們掌握了育兒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但也可以多放手,鼓勵爸爸參與到育兒過程,允許爸爸多嘗試育兒的工作,容許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犯錯。而且,在育兒過程中,爸爸媽媽之間切忌出現唱“紅白臉”,爸爸和媽媽應該給孩子溫和而堅定的主。

同時,媽媽也可以多誇誇爸爸,創造孩子和爸爸獨處的空間,增加父子互動的機會。

喪偶式、詐屍式育兒,女人的痛!無偶式育兒,網友:實名羨慕

3.無偶式育兒的家庭: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單親媽媽與孩子相互之間都需要更多的愛與陪伴,只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孩子才能擁有更健全的人格以及更幸福的人生。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對三口之家有所渴望,所以,可以嘗試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愛的氛圍,讓孩子從小在被愛中長大,多帶著孩子參加自己與朋友間的聚會、自己與父母間的聚會...讓身邊的人的愛,代替孩子所缺少的父愛或母愛。

最後,每一位犧牲自己的時間與愛好來撫育孩子的父母,都是值得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