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二十年前的北京嗎?這九張照片裡的地點,現在已經大變樣了


黃色麵包車出租車,俗稱“黃面的”。這樣的麵包車主要服務於外地人和外國人。冬天還好,一到夏天會擠得非常熱。並且車內的氣味也不好聞;在當年的物質條件下,乘客也只好忍受了。1984年至1996年的價格是10元10公里。

當時城市的街道還很窄,麵包車不僅轉彎方便,停放時佔地面積也相對較小。在當時那段特定的歷史時期,黃面的以其空間大、載重大、承載人數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諸多優勢,替代轎車,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北京鼓樓大街古樸厚重,兩旁分佈著四通八達的衚衕、許多老字號商店與各種各樣老北京小吃,而如今的鼓樓大街已逐漸瀰漫著時尚的氣息,古典與現代的融合使鼓樓大街煥發新的生機。

鐘樓,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在鼓樓北,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建,後毀於火。清乾隆十年重建,十二年竣工。在北京鐘樓頂上,懸掛著一口巨大的銅鐘。鐘聲渾厚有力,洪亮綿長,方圓數里都能聽到,堪稱“古鐘之王”。

為改善交通,北京城牆曾經扒開了多處缺口,即未建門洞,也未命名為“某某門”,只是依據附近地名,稱作“十條豁口”、“北小街豁口”等名稱。老北京人則稱其為“城豁子”。

建國門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建國門外大街於東二環路交口上,原是日偽統治時期興建的城門,是在內城東城牆上扒開的一處缺口,當時名叫啟明門。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後,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之下,1945年11月9日,國民黨北平市政府將這個城門改名為建國門。

70年代末,紅橋這一帶還是北京城的荒涼之地。後來政策放開了,農民種的農作物除了能自給自足外,還有了剩餘。於是車拉筐帶的農民將這些剩餘產品帶到北京城裡來賣,主要以賣菜為主,另外還賣雞蛋、花生米等,形成了熱熱鬧鬧大集市。

1980年底市場又搬到了天壇壇牆下,那時紅橋農貿市場範圍從天壇東門沿圍牆的半弧形一直到天壇北門,長800米,寬6-7米不等,市場用鐵柵欄圈上自成一體,不受別人干擾。由於管理得好,紅橋農貿市場的名聲越來越大。

北京國子監始建於元成宗大德十年,是中國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北京國子監坐落於安定門內國子監街上,與國子監一牆之隔的東側是孔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