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寒為先,溫暖是養護氣血和護腎最佳方案,避寒祛寒牢記這5點

百病寒為先,遠離寒溼才健康

說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寒涼之氣實為平常事,可是,它給人體帶來的禍患則無窮。


傳統中醫通常有六症之說,即寒、熱、溫、涼、虛、實。又有“萬惡淫為首,百病寒為先”的說法,由此可見寒氣對人體的傷害性,然而,人的身體卻經常受到寒氣的侵襲,通常身體感覺到冷了,就是寒氣上身了,更不用說空調的侵害了、日積月累幾十年,體內的寒氣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危害你的健康。
一般情況下,寒氣進入人體後,如果所承受的寒氣分量不多,同時氣血充足經絡暢通,則很快,身體會將寒氣從表皮受寒的部位運送到排洩通道,鼻腔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透過一兩個噴嚏就排出體外。但是如果受寒的面積很大,或寒氣長期積累,這時人體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來驅除寒氣,身體必將產生大量的“寒毒”(變質的體液),影響氣血在體內的運行,就會生病。

百病寒為先,溫暖是養護氣血和護腎最佳方案,避寒祛寒牢記這5點

除了常見的感冒發燒,寒氣過重氣血受阻還會導致疼痛。寒冷會加速神經血管收縮,引起內臟器官痙攣,像是胃痛、腹痛或是生理痛等。

風寒也傷脾胃,容易造成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很多腸胃疾病都是因寒而生,腸胃就是中醫所講的“脾”,負責掌管全身血流供應,如果腸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營養便無法化成足夠血液提供身體所需,末梢血液循環自然變差。

寒氣積累在肌肉裡,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肌肉僵直、腰痠背痛、形成肩周炎(通常又叫五十肩、凍結肩)、關節炎。

寒氣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侵入到經絡,造成氣滯血瘀,就會影響到氣血的運行,其實這就是中醫理論上的虧虛,能夠誘發反反覆覆難以治癒的各種病症。比如寒氣在身體中過久,或更大量的寒氣侵入時,會逐漸轉移到肺臟,形成中醫所說的肺虛現象,所謂肺虛就是肺的寒氣太多導致肺功能逐漸減弱。在人體中,肺臟除了擔負我們所熟知的呼吸功能之外,還是身體分佈水分到各個部位的主要機構。當寒氣侵入肺臟時,肺臟的能力即隨之下降,身體吸收及處理水分的能力也就跟著下降。這時大多數的水分一進入人體即排出體外,感覺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小便也多數呈現清澈無味的樣子。由於水分吸收的障礙,使得人體組織裡的水分比例愈來愈少,外表愈來愈瘦,同時皮膚上的光澤也日漸減少,並且愈來愈黑。通常中醫的望診,黑而無光澤的臉色即是肺氣虛弱的表象。隨著肺氣的逐漸虛弱,情緒上也會愈來愈悲觀,很容易就會有忍不住想哭的感覺,就像中醫書上所說的“肺主悲”。


嚴格地說,寒氣侵入人體時,人體只有外表緩慢地變化,並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或感覺,多數不舒服的感覺來自寒氣排出的過程。存在於身體不同部位的寒氣排出時,症狀都不一樣,當然應變的對策也就不同。

百病寒為先,溫暖是養護氣血和護腎最佳方案,避寒祛寒牢記這5點

正確處理寒氣的方法。

1.避免淋雨

現代年輕人大多晚睡以致氣血普遍不足,身體對於淋雨所侵入的寒氣不容易立即將之驅出,因此也就不會有任何症狀,大多數人也就天真地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強壯,足以經受這麼一點小雨。久而久之面對這種小雨就完全不在意。

淋雨會在頭頂和身上其他受寒的部位留下寒氣,經常淋雨的人,頭頂多半會生成一層厚厚軟軟的“脂肪”,這些脂肪就是寒氣物質。等身體哪一天休息夠了,氣血上升就會開始排洩這些寒氣,由於長時間累積了大量的寒氣,身體需要藉助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的方式將之排出,這時又會由於頻繁打噴嚏、流鼻水而被醫生認定為過敏性鼻炎。其實很可能由於年輕時貪圖一時的浪漫,卻要耗費許多年甚至大半生來承受過敏性鼻炎的痛苦,實在不明智。

2.洗頭必須吹乾

許多人洗頭都有懶得吹乾的習慣,有些人甚至用布將洗過的頭包住,這些行為都會促使頭頂吸入過量的寒氣,其結果和淋雨有相同的後果。

3.游泳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游泳是現代人很熱愛的運動,對身體也確實有好處,但是游泳也是寒氣進入身體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和淋雨相同的是這些寒氣大多數不會實時反應,使多數人不認為游泳和寒氣有什麼關係。多數喜歡游泳的人從水中出來時,經常都會感覺特別冷,特別是一陣風吹來禁不住打一個寒戰,這種感覺即是寒氣侵入身體最具體的感受。

喜歡游泳的人最好選擇沒有風的室內溫水游泳池,減少受寒的機會。同時在每次游泳的前後各喝一杯薑茶,加強身體對抗寒氣的能力。

4.休息是最好的驅寒手段

無論排洩身體裡哪一個系統的寒氣,休息都是最好的策略。休息可以省下身體的所有能量,讓身體用來對付寒氣,則會康復得最快。這時如果強迫身體用更大的能量在其他地方,例如工作,或耗費大量體力的運動,也能使症狀中止,不過這種症狀的中止並不是把寒氣清理完畢的“終”止,而是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可以繼續驅趕寒氣的“中”止,等身體經過適當休養有了足夠的能量之後,還會重新開始和寒氣的戰爭。

5.家中常備熱飲

除了休息之外,也可以服用適當的中藥,加速寒氣的驅出。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服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的一些傳統的配方。當確定是肺裡的寒氣時,可以服用薑茶;如果確定是膀胱經的寒氣,則可以服用桂圓紅棗茶來協助身體把寒氣驅出。

用這樣的邏輯來調養,必須認知服用這些配方並不會減緩症狀,多數時候會加大症狀,使寒氣排得更快一些,因而可以縮短症狀的時間。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會阻斷身體從事其該做的事,不會有後遺症。
如果使用錯誤的壓制性治療手段,則效果完全相反,寒氣愈積愈多,症狀愈來愈重,恢復得也愈來愈慢,最終成為經常發生的老毛病。

百病寒為先,溫暖是養護氣血和護腎最佳方案,避寒祛寒牢記這5點

溫暖是養護氣血的第一良方

溫度是使血液能流動起來的動力,它使血液在我們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讓生命獲得保障。

太陽系裡那麼多行星,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生物生長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地球上溫度適宜。地球離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給萬物生長提供了最好的生長條件。適宜的溫度使地球上的冰塊融化成充滿活力、滋養著萬物的水;又使水變成了蒸氣,使空氣更加清新、滋潤,孕育著生命。

氣血在體內的正常運行也需要合適的溫度,溫度過低,血液流速減慢,就出現滯澀、淤堵,當溫度進一步降低,氣血運行不暢,血液就會凝固,生命就會畫上休止符。所以溫暖適宜的溫度是養護氣血的最佳良方。

我們看中醫對氣的解釋,中醫所說的氣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氣所組成,而其
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小孩子之所以被稱為“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就說明火力旺,代謝旺盛,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腎氣漸衰,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環代謝也就減慢了,身體逐漸衰弱。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百病寒為先,溫暖是養護氣血和護腎最佳方案,避寒祛寒牢記這5點

對於腎臟,怎麼溫暖都不夠,也就是說,腎的陽氣怎麼高都不為過。中醫裡永遠只存在著補,從沒有洩的說法。不能給腎臟撤火,更不能滅火,只有通過不斷地、適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讓腎火燒得長久而旺盛。

而補氣就是給腎保暖、升溫、去寒,氣血充足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足、質優、腎氣足、基礎體溫偏高、各臟器功能正常,代謝旺盛、血脈暢通;氣血兩虧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少、質劣、腎氣虛、基礎體溫低、各臟器功能低下、代謝緩慢、血脈運行不暢。

所以,補氣的目的就是讓身體保持適宜的溫度,再加上宗氣,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鮮空氣。這樣人才能鮮活地立於天地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