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第三次創業:太陽城,是他統一理論的核心部分,成敗非常關鍵

2004年,林登與他的兄弟彼得和羅斯希望嘗試新的挑戰——不僅能夠賺錢,還能夠如林登所說的那樣,創造“讓我們每一天都能感覺很棒”的東西。

在那一年的夏天結束前,林登租了一輛房車,和馬斯克一起出發前往黑巖沙漠慶祝美國的一個反傳統狂歡節——火人節。

1

確立創業方向

他們小時候經常一起去參加冒險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長途跋涉為自己的生意找到一點靈感。馬斯克知道,林登和他的兄弟們一直在追求更大的成就。

馬斯克對於太陽能領域的長期興趣和在利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始於賓夕法尼亞大學。1994年12月,他要為一門功課撰寫一份商業計劃書,題為“太陽能的重要性”。論文的開頭體現了馬斯克略帶諷刺的幽默感。在頁面的頂部,他寫道“太陽明天會升起……——小孤兒安妮論可再生能源”。

接下來,這篇論文基於材料的改進和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預測太陽能技術將蓬勃發展。馬斯克深入研究了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和各個部分的有效利用。

在論文的結論部分,他描繪了“能源站的未來”。他畫了一對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漂浮在太空——每個有4 000米長,通過微波源源不斷地向地球發射能量,而用來接收能量的天線直徑有7 000米。

開車途中,馬斯克和林登聊了聊,建議他投身到太陽能領域。馬斯克已經做了不少研究,他認為這一領域有很多機會,但很多人卻沒能抓住。

馬斯克第三次創業:太陽城,是他統一理論的核心部分,成敗非常關鍵

2

開始深入研究

林登兄弟決定成為太陽能行業的專家,在市場中尋找機會。他們花了兩年時間學習太陽能技術和行業動態、閱讀研究報告、沿途拜訪專家並參加會議。

直到參加太陽能國際會議時,賴夫兄弟才真正確定了自己的業務模式。那場會議只有大約兩千人出席 。與會者都擠在酒店的幾個的會議室中,聆聽別人的報告和嘉賓討論。

在一次開放式的討論中,一些世界最大太陽能供應商的代表坐在臺上,主持人發問,他們將如何縮減成本,讓消費者能夠買得起太陽能板。

他們的答案如出一轍,他們說,他們在等太陽能板的成本下降。沒有人真正來解決這個問題。

3

創立公司

當時,消費者要在家裡裝太陽能板很麻煩。他們必須非常積極,主動去購買太陽能板,還要找人來安裝。

消費者要預先付費,還要儘可能地做好判斷,自家的房屋是否有足夠的日照,否則這一切折騰都是白費。除此之外,人們也不太情願購買太陽能板,因為知道明年的產品效能會更高。

林登兄弟決定讓購買太陽能產品變得更簡單,於是他們在2006年成立了一家名叫“太陽城”的公司。

不像其他公司那樣,他們自己不生產太陽能板,而是向別家公司採購太陽能板,然後負責解決餘下的所有環節。

他們設計了一套軟件,用來分析客戶當前的電費賬單、房子的地理位置和房子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能總量,然後確定客戶家裡安裝太陽能是否划算。

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團隊,負責安裝太陽能板,並創建了一個財務系統,客戶無須預付任何費用就能安裝太陽能板。

客戶只須通過支付月租費的形式租用太陽能板幾年。這樣一來,消費者既能節省一筆電費,而且不必再為不斷上漲的電費而煩惱,如果客戶中途出售了自己的房子,太陽能板的租賃合同也會同時轉移到新的業主手中。租期屆滿之後,房子的業主還能升級到更新、更高效的太陽能板。

馬斯克幫他的表親們構思了這一業務模式,並且成為該公司的董事長和最大股東,持有太陽城公司大約1/3的股權。

6年後,太陽城已經成為美國國內最大的太陽能板安裝企業。公司完成了最初的目標,讓安裝太陽能板不再費時費力。

不斷有競爭者加入這一行業,模仿太陽城的業務模式。在中國的太陽能板製造商帶著各自的產品大量湧入市場後,太陽能板的價格大幅跳水,太陽城也因此獲益,其他業務也從個人客戶擴展到了像英特爾、沃爾格林藥房、沃爾瑪這樣的企業,簽訂了更大型的安裝項目。

2012年,太陽城掛牌上市,股價在幾個月內大幅攀升。至2014年,太陽城的市值已經接近70億美元。

太陽在一個小時內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所發出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一整年的能源消耗總量。 太陽能板的效率正在穩步提升。

馬斯克第三次創業:太陽城,是他統一理論的核心部分,成敗非常關鍵

4

自己生產

如果太陽能註定是人類未來首選的能量來源,那麼這一未來應該來得越快越好。

太陽城在2014年開始充分顯露出自己更大的野心。公司開始銷售儲能系統。

這些設備是由合作伙伴特斯拉汽車公司製造的。電池組是在特斯拉工廠製造的,然後放在冰箱大小的金屬箱中。企業和消費者可以採購這些儲能系統來增大自己的太陽能板陣列。充電之後,電池組能夠用來幫助大客戶提供夜間照明或者應對意外斷電的時刻。

客戶還能在用電高峰時段使用電池中的電力,而非電網電力,這樣就無須支付高峰時段的額外電費了。

2014年6月,太陽城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賽昂電力(Silevo)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這一交易標誌著他們在戰略方面的重大改變。

太陽城將不再購買太陽能板,而是在紐約的工廠自己生產太陽能板。相比大多數轉化效率為14.5%的普通電池,賽昂電力的電池將光轉化為能源的效率可以達到18.5%,而他們的目標是採用正確的生產技術將轉化效率提高到24%。

在增加租約並生產儲能器和太陽能電池後,密切關注太陽城的人已經發現,太陽城公司已經變得像一家公共事業(水電煤)公司,並已經建立了一個網絡,通過公司軟件控制並管理太陽能系統。

馬斯克第三次創業:太陽城,是他統一理論的核心部分,成敗非常關鍵

5

馬斯克的三家公司相互成就

太陽城也是馬斯克的統一場理論中的核心部分。他的所有業務在短期和長期來看都是相互關聯的。

特斯拉負責製造電池組,太陽城負責銷售給終端客戶。太陽城負責向特斯拉的充電站供應太陽能板,幫助特斯拉向司機提供免費充電服務。

最新制造的特斯拉Model S車主也都選擇了馬斯克那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家裡安裝了太陽能板。

特斯拉和SpaceX也採取互幫互助的策略。他們會交流材料、生產技術和運營工廠方面的知識。

想要打敗太陽城、特斯拉或SpaceX變得更加困難。馬斯克的明星力量開始顯現且同時席捲了三家公司。

當特斯拉的股價暴漲時,太陽城的股價也會同時上漲。這種樂觀的情況伴隨著SpaceX的成功發射接踵而來。

太陽城在清潔技術行業為白領和藍領創造了幾千個工作崗位,公司在紐約建造的太陽能板工廠還將帶來很多製造業的崗位。同時,馬斯克的公司在2014年年底僱用了大約1.5萬人。不僅如此,馬斯克的公司打算在之後製造更多產品,並由此創造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

馬斯克第三次創業同時創立了太陽城、特斯拉和SpaceX,馬斯克的統一理論起到了非凡的作用。它們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成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