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5800萬,杭州驚現“退地”!失落的五年會再次上演嗎?

1st


“第一號地塊,3636萬價格起拍!3636萬第一次......”


1999年,在浙江世茂中心5樓的會議廳裡,杭州舉行了首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會。


第一次,難免都有些羞澀。


在時任杭州市土地管理局局長朱寅傳宣佈競拍開始後,現場竟無一叫價。直到“3636萬第二次”的話音落下,眾人才反應過來:6家房企齊刷刷地舉起手中的號牌。

二十年後,土拍招拍掛制度依舊在:從杭州走向全國,從線下轉到了線上。

人們互相看不見對手的眼神,也不需要再比誰遞交報價更快,只有屏幕上不斷滾動的報價提醒著參拍房企,這是一場事關生死的戰爭。


2nd


在這場戰爭裡,有人精打細算,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則年少衝動,一失足成千古恨。


例如,贊成。

9月23日,瓜瀝商住地正式出讓;

開拍僅17分鐘後,地塊價格便達封頂上線,開始競拍自持;


58輪競價後,自持比鎖定在了41%。

在成交2個月後,這宗地塊被重新掛牌。也就是說,贊成選擇了退地。

地可以退,但錢可是要不回來的。


這波操作之後,贊成將直接損失拍地時繳納的5853萬保證金。如果已經繳納了總地價20%的定金,那麼直接損失大約高達7540萬元


心疼。

3rd


事實上,退地在杭州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上一次杭州備受關注的“退地”事件,還要追溯回九年前。


2010年11月的最後一天,雅戈爾花了24.41億在申花拿了兩塊地。然而,在熬了兩年半之後,雅戈爾做出了“退地”的決定。

一來一去,雅戈爾血虧4.8個億。


要知道,無論在什麼市場下,房企主動退地的事情都是非常少見的。一來是真金白金的損失,二來是對企業口碑的重創。


當年退地的雅戈爾,至今都沒有回到杭州。


那時的雅戈爾,遇上了杭州“失去的五年”,那麼如今贊成退地,是不是意味著樓市面臨著一個新的“至暗時刻”呢?


4th


自“雙限”以來,杭州土地基本保持在零溢價或是低溢價。筧橋、東新、運河新城等多個板塊的宅地紛紛爆冷;而優質像奧體、濱江的宅地,實際樓面價也略有下降。


以目前杭州的土地市場來說,預期的確不容樂觀,但說“至暗時刻”,還為時尚早。畢竟瓜瀝商住地塊,存在著個別房企非理性拿地的衝動。


在同期出讓的土地紛紛“零溢價”的時候,這宗地塊達到了驚人的41%自持,創下了2019年杭州涉宅地塊最高的自持比例


如此激烈的爭奪,哪怕沒有現場畫面,我們都足以想象:投拓部的人不斷按著計算器、對照準備好的資料和數據、一次次加價......


然而冷靜下來、算算賬,好像有點不對了:地塊的住宅部分只佔32.3%,現在又搭上了41%的自持。難不成要在瓜瀝賣商業寫字樓?


退,虧;不退,指不定虧更多。


想想,還是退地求生吧。


5th


2017年,各個房企嚐到了房子不愁賣的甜頭,對樓市懷著無比的信心。一些房企拿地意願異常強烈,瘋狂到有些“不計成本”。


因此,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區域性地王。

不巧的是,這一波地王的上市節點正好撞上了杭州嚴苛的限價調控,因此一大批項目面臨著虧損的風險。


像拱墅區的“地王”,樓面價高達40766元/㎡,然而首開的均價卻僅有49500元/㎡,土地成本佔了房價的82%,虧損十分嚴重。

根據CEIC的報告,杭州已入市的“地王”項目,有近七成面臨虧損


而在規定了最高單價和均價的雙限時代,無論房企再怎麼努力,每個樓盤的銷售貨值都是恆定的。


熬,是沒有用的;期待,也是不會實現的。



及時止損,好過於痛苦度日


6th


與之相反的,是一些頭部企業的激流勇進。


截至目前,在杭州市場上拿地金額排在前五的房企分別為濱江、綠城、平安、新世界、保利。

不難看出,都是一些規模房企或是港資企業

像目前拿地金額排名第一的濱江集團,今年已經默默集齊了十二宗地塊。


和一般民企5%的管理成本比,濱江可以控制在1.5%左右;此外,濱江6.75%的三費(管理、營銷、財務),更是隻有同級別企業的四分之一出頭;最重要的融資成本,濱江基本保持在5%以下。


可以說很有優勢了。

接下來,只有會精打細算的房企,日子才會美好。

7th


土地降溫,是好事。因為現在的杭州,太需要冷靜了。


今年5月,蘇州把“房價一年只能漲5%”放到了檯面上。而如果我們以去年12月的房價為基數,將每月漲幅進行累積計算,在今年9月,杭州的房價漲幅達到了5.002668%。

已經超過了“警戒線”。

由此,網傳大量高價樓盤的預售證都暫停了發放;同時我們也能理解,為什麼從第三季度起,天都城、金色和莊等一大批低價熱盤冒著“連續萬人搖”的輿論風險也要集體入市。


但我猜,這樣的情況持續不了多久。


去年下半年杭州樓市的降溫,也是從土拍開始,紅紅火火的樓市,忽然一片死寂。不過年後,隨著開發商手頭相對“寬裕”,城市賣地指標重啟,樓市重新回暖。


所以別慌,明年杭州依舊還有龐大的土地出讓計劃,只要稍微添一點情緒,“陽春三月”或許還會再次上演。


房企別衝動、購房者別猶豫,讓我們珍惜每一個窗口期。


虧5800萬,杭州驚現“退地”!失落的五年會再次上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