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福建多方著力實現從“大寫意”到“工筆畫”轉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公欣報道

福建作為海絲核心區有獨特的優勢,海岸線居全國第二,建設萬噸級的深水岸線有311公里,居全國第一,廈門港、福州港、三都澳都是世界上難得的天然深水良港。福建對外交往歷史非常悠久,自古以來就是聯繫海絲國家關鍵的節點,泉州曾經就是我國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近年來,福建緊緊圍繞中央“一帶一路”總體規劃和佈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編制實施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建設方案,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大力實施絲路海運、絲路飛翔、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境外經貿合作重點園區建設以及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文化旅遊品牌塑造、擴大國際朋友圈等七大標誌性工程,紮實推動了福建省海絲核心區建設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轉變。

以福州為例,從今年的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可知,福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做好中日“一帶一路”合作國際示範區籌備工作,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深化“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建設;引進大型龍頭車企,做大青口汽車城和銀河國際汽車園,打造東南區域進口汽車集散中心;推動海峽基金業綜合服務平臺落地,探索區塊鏈金融服務創新。在自貿試驗區方面,福州建設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新高地,注重“首創性”探索,先行先試50項改革創新措施。在對臺交流合作方面,福州落實68條惠及臺胞的具體措施,加強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加快復建臺灣會館,推動馬尾琅岐對臺客運碼頭投入運營,促進榕馬率先融合發展。

實際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福建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正處於上升通道,發展動力強勁。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建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同期福建省進出口整體增速6.8個百分點,佔同期福建省進出口總值的34.6%,貿易體量不斷增加。

在互聯互通方面,福建全力打造海上、陸上、空上、信息“四位一體”的海絲大通道。去年絲路海運正式啟航,目前已經開通34條航線593個航班,2015年開行的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已經形成了6條常態化線路,通達亞歐9個國家、13個城市,實現了海絲和陸絲的無縫對接。實施的“絲路飛翔”工程已經開通了國際和港澳臺空中線路79條,通達世界主要城市。

在經貿合作方面,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保持了10%的增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去年達到了3946億,佔全省貿易總額的31.9%。同時還率先建成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通關認證認可合作,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比如,通關時間從過去4小時,壓縮到現在的5-10分鐘。在引進來、走出去的同時,還進一步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產能合作,目前為止福建省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和境外分支機構達到了2594家,協議投資額323億美元。

專家建議,未來要明確發揮福建對臺關係獨特、海外僑胞眾多、開放程度高的優勢,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推進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重點打造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經貿合作的前沿平臺、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使福建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具體而言,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打造貿易暢通的前沿平臺。發揮產業、資源互補優勢,加大與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東北非等地的投資和勞務、技術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建設新時期擴大對外經濟合作的先行區。一是吸引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來閩投資,投向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環節,促進產業鏈向高端領域延伸。在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等領域推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重大產業項目對接合作。二是出臺支持措施,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在區位條件優越、勞動力豐富、基礎設施良好、政局穩定的國家和地區,建設更多的境外經貿合作和物流園區,並爭取若干個園區達到商務部支持標準。三是建立企業走出去支持服務體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鼓勵企業設立境外生產基地,重點培育一批本省跨國企業和集團,推進福建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海外華人華僑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的總部基地。四是抓住國家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的機遇,以泉州出口加工區和晉江、南平、龍巖、三明無水港為基礎,加快整合形成若干個綜合保稅區,加快在漳州古雷和東山、莆田涵江、寧德等地新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形成保稅區群體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