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生和谷超豪,是中國的院士夫妻,也是數學王國的“神仙眷侶”

在很多人的眼裡,數學都是枯燥且無聊的,但在另一些人眼裡,數學卻有著無盡的魔力,值得一生去鑽研。

數學家克萊因說,音樂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絃,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位一生都醉心於數學的女院士,她和愛人都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她本人不但是我國數學界第一位女院士,還是首位走上國際數學家大會NOETHER報告講臺的中國女性。

她就是胡和生。

胡和生和谷超豪,是中國的院士夫妻,也是數學王國的“神仙眷侶”

胡和生原籍江蘇南京。1928年,她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祖父胡炎卿,是位國畫家,擅長花鳥走獸,曾是與吳昌碩、王一亭、程瑤生齊名的滬上名家;父親胡伯翔,既是畫家、攝影家又是實業家,作品曾受藝術大師吳昌碩等讚許。上世紀40年代,胡伯翔還曾任上海市化妝品工業同業會理事長等職。

因為家境殷實,胡和生從小也受到了系統的教育,可惜的是,在她讀小學5年級那年,日軍佔領南京,祖父珍藏的書畫和古董被洗劫一空,又因不從日寇對他的拉攏,險遭不測。胡和生也隨著父親舉家遷往上海。

可太平洋戰事後,日寇橫行上海租界。當時,胡和生家所居住的對面就是日軍巢穴。胡家兄弟姐妹7人,女孩有5人,一家人自然膽戰心驚,白天黑夜都拉上窗簾。國家不強大,人民就要遭受欺凌。胡和生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可也明白這個道理,也是從那時起,她立志發奮讀書,科學救國。

正是帶著這個信念,胡和生中學畢業後,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選攻有“自然科學之父”之稱的數學,希望能夠科學報國。

到她大學畢業時,上海已經解放;胡和生認為自己所學還是不足,希望繼續深造。這一年,她同時收到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因為當時中國微分幾何創始人蘇步青教授在浙大執教,胡和生毅然選擇了浙大,師從蘇步青。

胡和生和谷超豪,是中國的院士夫妻,也是數學王國的“神仙眷侶”

在跟隨蘇步青教授學習的時候,一次圖書室的偶遇,胡和生結識了後來同為中科院院士的愛人谷超豪。對微分幾何的共同愛好,使得兩個年輕人的心迅速靠近。當時是蘇步青助教的谷超豪溫文爾雅,古文修養很好,能脫口成詩,而胡和生從小受藝術薰陶,知書達禮,兩人除了切磋學問,還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

畢業後,胡和生也留校工作。1952年,她和谷超豪雙雙隨蘇步青到了復旦大學。1957年,經過7年的“愛情長跑”,在浙大埋下的愛情種子在復旦開花結果,他們喜結連理,成了人人稱羨的數苑“神仙眷侶”。

1958年初,新婚不久的谷超豪被國家選派到莫斯科大學留學,在兩年內即獲得了數學、物理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夫婦二人相互勉勵,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深奧廣袤的數學研究領域中。1974年,楊振寧先生訪問上海,建議和復旦大學的教師開展規範場有關的數學問題研究。這項延續數年的合作卓有成效,完成了一系列的合作論文。其中,胡和生也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胡和生和谷超豪,是中國的院士夫妻,也是數學王國的“神仙眷侶”

由於胡和生在數學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1992她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也就是現在的院士,成為了中科院當時唯一的一位數學女院士。當時谷超豪為祝賀愛妻,寫下一闋《賀和生》,字裡行間都是讚譽與愛慕:

“苦讀寒窗夜,挑燈黎明前;

幾何得真情,物理試新篇;

紅裝不需理,秀色天然妍;

學苑有令名,共賞豔陽天。”

1979年,胡和生開始獨立研究有質量的規範場:將規範場的作用量和調和映照的作用耦合起來,得出了有質量規範場的一種生成方法。還進一步延拓,研究了Schwa⁃zschild時空上的規範場和調和映照,直接或間接地觸及了廣義相對論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胡和生憑著深厚的微分幾何功底,將現代孤立子理論和微分幾何聯繫起來,與先生谷超豪合作發展了孤立子理論中的Darboux變換方法並將其應用到調和映照、Minkowski空間常曲率曲面和偽球線匯的分類及構造等問題。2000年,她建立起射影空間的Laplace序列和二維Toda方程二者的聯繫,得出求解方法並證明了復射影空間中Laplace序列為調和序列的充要條件。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胡和生院士應邀做了一小時講座,2003年,她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在浩瀚的數學王國裡,谷超豪、胡和生堪稱是一對攜手奮進、成就斐然的院士夫妻。如今,雖然谷超豪院士早已故去,胡和生院士也已經91歲高齡,可他們一生為我國數學界做出的突出貢獻,永遠將會被我們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