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填工资35k,结果岗位工资居然是50-100k,HR给我压工资了吗?

有网友问:人应聘填写35k月薪,上岗后发现HR说这个职位是50到100k,心里一凉,怎么办?

我就是一名HR,这种情况很常见。做了十多年招聘工作,我也遇到许多应聘者填写薪资会低于招聘岗位薪资的情况。而且往往应聘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内容都会觉得后悔,“怎么就填低了呢?”

应聘填工资35k,结果岗位工资居然是50-100k,HR给我压工资了吗?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谈几点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一、应聘者填薪资的主要依据是对照过去的收入

企业招聘员工时,在求职登记表上,都会有一栏“期望薪资”需要填写。

而应聘者填写期望薪资的时候,主要依据是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举个例子,如果我是一名HR,上一份工作月薪3000,找工作肯定希望收入有所上浮,就会填个4000-5000左右的数字。

实际上我对应聘单位的薪资状况、工作职责等并不了解,对方这个岗位薪资也许可以定到6000以上。

产生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行业的不同,比如你在制造业做HR,收入相对就低一些,去了互联网行业收入自然就更高;

二是工作内容的不同,比如HR里面做OD岗位的,薪资普遍会比搞劳动关系的高出不少;

三是能力与岗位要求的不匹配,公司岗位实际的薪资高,往往也意味着该岗位对应聘者能力的要求同样也高,假设你的能力达不到,应聘不上,也没有后悔写低了这件事。

应聘填工资35k,结果岗位工资居然是50-100k,HR给我压工资了吗?

二、入职时的起薪低,并不都是坏事

一个员工到一家新公司,起薪谈的低一些,表面看是员工吃亏了,单位占了便宜;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也是员工的一种以退为进。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自己就有实际的经历,10年前,我入职第二家单位的时候,是降薪过去的,那时候想着自己不是科班人力资源出身,能够进大公司就非常幸运了,压根没计较收入的问题。

然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公司领导对我的能力刮目相看,觉得我比他们预期的表现要好很多。说的直白点,就是”性价比“挺高。

后来,领导们也觉得这点收入不合适,就给我做了晋升、提拔,此后也得到了领导的信赖与重用。

试想,如果我那时候要价很高,即便表现好,领导也会觉得你是应该如此,毕竟给的待遇高啊。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预期效应”,即当你对某件事一开始就抱着较高的预期,对此后的发展你就没有这样的喜悦感;而一开始预期不高,此后的发展超出你的预期了,则会有格外的惊喜。

应聘填工资35k,结果岗位工资居然是50-100k,HR给我压工资了吗?

三、起薪的多少,长期看并不影响你整个职业发展的走势

回想起我第一份工作,试用期第一个月的收入只有800元,那时候身边的同龄人都至少月入两三千。

然而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并非短跑,起步落后,只要你努力追赶,总有机会在某个阶段去超越你身边的人。

再说回到这个话题本身,你填的薪资比应聘岗位的工资要低,但只要可以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薪酬一定有对应的空间。

而且薪酬管理本身就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一是内部公平性,即公司里同岗位之间的比较,比如你业绩都做得很好了,可收入却远不如周围的同事,公司又如何留住你呢?二是外部竞争性,即你的岗位薪资放在市场上都处于低位的,那么猎头、同行业公司分分钟可能把你挖走,毕竟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人才了!

总之,你的价值一定会在某个时间予以兑现,哪怕这个兑现的时间不是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