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縣金暢河村:農牧民喜領“分紅錢”

甘肅張掖網肅南訊 12月1日下午,肅南縣大河鄉金暢河村村委會熱鬧非凡,因為這天是村民們領分紅錢的好日子。分紅現場,村民們高興地領取了一疊疊百元大鈔,數了又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68歲的趙文學是金暢河村民,對於這次分紅,他非常滿意,趙文學告訴我們:“以前的山坡地租50塊錢都沒人種,即便是租了出去,50塊錢的地租也收不回來,可以說以前在地裡面就沒有什麼收入,現在好了,一畝地的地租漲到了350塊,光土地流轉租金就拿到了1500多元。”

村民郎秀琴今年七十歲了,在這次分紅大會上她也領到了屬於自己的分紅 “愛心股”,金暢河村針對村上的老弱人群,專門設計出了“愛心股”等股種,用來照顧村上的年邁老人,讓全體村民共享村集體發展成果。

為了惠及所有村民,金暢河村今年分紅推出了四種股份:成員股普惠全村農牧民、人人有份;農齡股分給18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村民;貢獻股發給加入合作社並流轉土地的村民;愛心股用來幫扶因病致貧和有困難的村民。

金暢河村成立於2014年,前身是原國有牧場——肅南縣鹿場。成立初期,村上曾面臨生產資料不足等困難:草原面積小,人均僅有300畝;耕地靠天吃飯,撒下的種子秋天不一定能收回來。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困難,村兩委沒有退縮,2017年,村上爭取了水利工程,把金暢河水庫的水引進了原有的1000多畝山坡地裡,曾經的撂荒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水澆地”,當年燕麥等草料作物就喜獲豐收了。2019年年初,金暢河村引進藜麥與馬鈴薯種植企業,同年4月成立金暢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將經營性集體土地資產量化淨資產10萬元,折股2000股,真正實現了“黨支部+企業+合作社+群眾”的合作方式。全村集體土地流轉270畝,個人土地流轉357畝,每畝土地流轉租金為350元,土地流轉收入達21.9萬元,集體收益達9.45萬元,其中6.6萬元用於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分配,2.85萬元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自2014年起,村集體經濟收入零的突破。現如今,合作社共吸納股東129人,戶均分紅1300元,村集體增收近2.7萬元。“三變”改革的進行,使金暢河村沉睡的資源活了起來,增收的渠道多了起來。

近年來,肅南縣聚力深化農牧村綜合改革,全域推進“三變”改革。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引領作用、致富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加大對農牧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示範性家庭農牧場的支持力度,完善土地入股、土地流轉、訂單農業、服務帶動等聯結機制,運用“黨支部+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牧民”等模式,讓農牧民真正成為集體資產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受益者。(吳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