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南部麒次郎設計的武器性能遠遠落後世界水平,為什麼當時日本軍部不對他進行嚴厲的處罰?

閃擊伯爵2


我們也不能以現代馬後炮的視角去看南部麟次郎那個年代的槍械設計,就當時來說,結合日本的國情,讓南部去背鍋是不合適的。

就看南部的幾個主要作品,一個個盤

南部十四年式手槍總被戲稱為王八盒子/山寨版魯格之類,雖然在二戰中經常作為日本軍官的配槍,但實際上他在1902年就開始研發了,與魯格P08屬於同期開發的作品。

自動原理上是當時最流行的槍管短後座(開閉鎖和槍機的結構與盒子炮C96類似),這槍本身是沒啥大問題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不錯。但擊針容易斷,這賴日本當時冶金技術(確切的說,日本當時絕大多數武器都有擊針易斷的問題),另外則是8x22mm南部彈的動能比德國9x19,蘇聯7.62x25、美國.45ACP都要小,但也不至於說打不死人,畢竟將近300的動能還是有的,比當時主流的軍官自衛手槍(比如.32 .38這類)威力還是要大的

南部九四式手槍相比十四式確實要差了,他本身設計目的就是丟給駕駛員、炮兵等二線士兵使用,因此需求量較大,降低成本是關鍵。他和十四一樣使用槍管短後座原理,但開閉鎖面在節套上,而不是十四式那樣在槍機後邊

他除了擊針易斷這個祖傳毛病之外,走火這個毛病倒也被經常吐槽,因為這把槍左側有一根外露的扣機阻鐵,如果將這玩意壓下去一點,就會釋放擊針,出現意外走火現象。但這種畢竟概率不高

講道理,日本人自研這兩款手槍從效用來說都馬馬虎虎過得去了,畢竟一個研發於1902年,一個研發於1935年,而且日本一向來對手槍的重視度也不夠,手槍能夠得著的距離他們更喜歡白刃豬突。


南部過手的機槍較多,諸如三式、九二式重機槍,但這都是哈奇開斯M1914山寨品,軍方認為效用夠了就行,這鍋南部不背

傻不拉幾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從結構上來看就是三式、九二式的輕量版。但傻不拉幾的彈鬥供彈導致了一系列可靠性問題,這個需求同樣是軍方為了與步槍彈夾通用而制定的,鍋輪不到南部。

另外哈奇開斯這一系機槍需要油潤子彈的問題,這個在97式機槍時南部就要求取消油潤設計,但軍方一直不肯,直到99式時才終於放棄油潤這個操作。機槍上刺刀同理,這壓根不是南部要求,而是軍方要求。


還有一挺百式衝鋒槍,日本陸軍沒在一戰的塹壕裡玩過泥巴,對沖鋒槍的認識很不足,因此優先級也很差。百式衝鋒槍在兩腳架、1500米標尺、帶刺刀這些傻屌設計其實只是又一次的踩進了之前歐洲人在衝鋒槍上入過的坑

但這是軍方要求啊~ 好歹南部按照要求把這貨做出來了啊~而且精度還不錯~


總結

南部麟次郎:特麼甲方怎麼提要求,我就怎麼造啊~ 怪我? 還有哪個山寨自媒體說百式衝鋒槍只能發射1-300發子彈就壞的?


瘋狗的輕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日本沒有更好的槍械設計師。

南部麒次郎誠然設計的武器很多都比較爛,但畢竟解決了有武器和沒有武器的根本性問題。

而且,他設計的很多武器也不能說很爛。

比如三八式步槍,綜合性能在二戰也算是一流的。

還有92式重機槍,雖然有諸如重量,持續火力弱,供彈不可靠的缺點,但射擊性能還是不錯的,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壓制能力,實戰基本夠用。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大量使用92式重機槍。

九九式輕機槍也是很強的,雖然它是上刺刀的輕機槍。

日本二戰的武器完全自產,自己設計,自己形成體系。

這就比依靠購買五花八門別國武器的中國,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用聶榮臻的話來說,日本不缺武器,打開車床就能造出來。

而自行的設計,又比單純的仿造厲害的多。

以十一式輕機槍也就是歪把子機槍為例,很爛很爛。

然而,根據捷克式機槍的特點,在歪把子機槍基礎上改進的九六式輕機槍就要強得多。

到了再次改進的九九式輕機槍的總和性能,已經不亞於我軍捷克式輕機槍,堪稱當時二戰最優秀的輕機槍之一。

這要給只會仿造的中國,就沒有辦法自己改進。

至於比如王八盒子手槍這類武器,確實很爛。但爛歸爛,戰場上也是有用的。王八盒子的指向性很好,子彈的穿透力不足但停滯力強,也算是近戰利器,只是故障多了一些而已。

要知道,南部是1869年出生的老傢伙,到二戰時期已經接近70歲。這種人還在挑大樑設計,也算不容易。

日本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年輕優秀的槍械設計大師,可以接替南部麒次郎的位子。

優秀輕武器的設計沒那麼容易,而南部麒次郎設計的武器涵蓋手槍、步槍、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也算非常非常牛逼了。

世界歷史上,也沒有幾個這樣的人。


薩沙


有關的說法過於想象了吧,他所設計的武器是在一戰以前,而不是1940年,在他設計這些武器的時候,這些武器裝備不算什麼落後,在當時來說還能屬於國際先進水平的,至於說到了二戰時期,與其他國家的裝備相比差了,去指責幾十年前的設計是如何,這根本就說不通的道理。

所謂這些武器裝備如何裝備性能差,那只是一種說法,所謂的缺點,與其說是日設計的問題,還不如說那個時代技術的限制問題。真正原因是日本軍方提出的設計思路,這些武器裝備符合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它們問世的相當早了,日本沒有能夠跟與時俱進提出新一代武器裝備,日本在拿一戰時期的裝備來打一場第2次世界大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而不是設計師的問題。


麥田軍事觀察


落後世界水平又怎麼樣,本來日本的整體國力就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在製造能力遠不如歐美的日本環境下,能夠基於本國的環境基礎來製造出可堪一用的武器,這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另外南部手槍不如魯格手槍怎麼了,拿手槍的軍官它打仗嗎?九二式重機槍不如馬克沁又怎麼了?日本當時還有那麼多子彈可供掃射嗎?輕機槍怎麼能不帶刺刀,子彈給的那麼少,打兩梭子就沒子彈了,這時不用刺刀肉搏還守得住防線嗎?

另外處罰了南部麒次郎又能怎麼樣,在日本還能找到比他更好的人來替代他嗎?誇他是日本的勃朗寧,真正意思就是說日本就剩他了,而不是他的設計本領真的就比勃朗寧要強。

再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國家級廚師,不給你油鹽醬醋,光給你鍋跟鏟子,還有原材料,你做得出珍饈美味嗎?以當時日本的國力、財力、工業能力,能做出這麼多的侵略武器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哪怕把勃朗寧送到日本去,以當時日本的窮樣,恐怕勃朗寧連輕武器都造不出來。


九品侍衛


南部麒次郎是二戰時期一位日本的武器設計師,為日軍設計了很多槍械,比如說南部手槍,三式重機槍,92式重機槍,十一式輕機槍,99式輕機槍,南部100式衝鋒槍等日本軍隊廣泛使用的槍械。但是此人的武器設計水平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落後於德國的槍械,很多二戰時期的德國槍械現在居然還能用,而且還流落到了敘利亞戰場上,就可以知道這些德國製造的槍械功能有多好。但是當時日軍的設計水平,非常的有限,而這個南部麒次郎則是日軍的武器總設計師。

那麼為什麼此人設計的槍械如此不中用呢?主要原因是,這些槍械都是仿製德國製造的,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建立起了現代化的國家,當時德國認為日本在太平洋上能夠頂住美國的進攻,所以就幫助日本發展軍工業。派遣了很多專家到三菱重工集團,幫助日本生產了很多的槍械,同時也幫日本製造了很多的坦克。當然日本也從德國進口了一批德式武器,不過由於日本人沒有工業基礎,同時德國從藝不精,最後設計出的武器很難和德式武器相比,不過南部麒次郎設計的武器雖然不怎麼好,但是成本比較低廉,至於為什麼日本政府不處罰他,大概是找不到更好的設計師。

比如說南部手槍,就是模仿德國魯格式p08式手槍,但是這種槍械非常差勁,主要集中在撞針硬度不夠,導致有可能激發無力,用美國兵的話來說就是自發也保證不了成功,而且這種手槍非常容易卡殼,甚至有時候會走火,慈善的穿透力,差的要死,連一點的木板也無法擊穿。此人設計的92式重機槍,這種重機槍重量非常大,移動起來極其困難,特別是腳架設計不合理,不能保持機槍的穩定性,有的時候還需要輔助性東西來保持穩定。槍館特別容易過熱,射擊的時候要一邊攻佔,還一邊加潤滑油,如果戰場環境比較糟糕或者出現有沙子的情況,這種槍就基本不能用了。

還有一種是99式輕機槍,這種槍械就是模仿捷克式機槍的,除了手提把之外全部都一樣,最突出的問題是把提把的開口改到朝前了,結果導致士兵用起來特別容易脫落,開著開著槍槍突然就掉了。

日本的槍支之所以這麼差,一方面是模仿德國模仿的不好,另一方面是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無法形成當時像德國一樣的產業鏈,同時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造出來的槍基本能用也可以,日本前期的敵人都是一些農業國,像朝鮮和我國,以及東南亞各國。根本就沒有碰到真正的工業國以及強大的對手,等到碰到美軍這樣的對手反應過來已經沒有用了。


四十五度軍報


照這種思路世界各國武器設計師得氣到吐血,同時代各種環境和思路不同造出來的裝備肯定互有高低,比別人差的就得下崗處罰以後就沒人敢設計了。

日本是個矛盾綜合體欺軟怕硬,不過有個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於好學,只要覺得好的有用的都會學習再創造。所以在經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之後逐步踏實了世界強國的地位,相應的武器裝備生產製造也得到飛速提高。 南部麒次郎正是這個時間段內成長起來的槍械設計師,題中所說的南部手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王八盒子”正是他的傑作。

另外他還曾設計或參與設計三式重機槍、九二式重機槍、十一式輕機槍、九六式、九七式、九九式輕機槍,以及100式衝鋒槍等,簡直就是發明創造大王,這些裝備成了日軍標配,雖然有些質量性能並不先進但再怎麼差也是能殺人的武器。

回到主題,日本在世界工業強國中畢竟是後起之秀,基礎相對較薄很多武器裝備都是源自對國外進口貨的仿製起家。但是日本人善於學習從仿製到自主研製,至少解決了本國產和進口的區別,特別對於戰時狀態不會受制於人。

就如題目的所言日軍裝備下的這些武器並不一定好用,南部手槍性能確實太差連用於自殺都被嫌棄。其他如九二式重機槍重量大、火力持續性差、供彈不靠譜,但在實戰中還是有較好的射擊精度和壓制能力。而上刺刀的九九式輕機槍雖然有點怪,但性能還是有保障的。綜合一下畢竟是國產貨,在大規模戰爭中能夠作到有效的後勤保障,實戰效果也是堪堪能用,再加上日本武士道精神下的狂熱狀態沒人會去要求處罰給自己提供武器的設計師。


河東三叔


處罰南部幹啥咧?南部麒次郎中將要級別有級別,要地位有地位,要資歷有資歷,要家世有家世,在當時他可是被譽為“日本天才武器師”、“日本的勃朗寧””,皇軍的那點裝備,可都指著南部中將開發呢。

事實上也是如此,三八式步槍、三年式機關槍、十一年式機關槍、96式輕機槍、97式輕機槍、99式輕機槍、南部十四式手槍、九四式將校手槍、92式重機槍、百式衝鋒槍……作為有坂成章的接班人,南部可謂是撐起了日本輕武器的一片天空。

要噴南部設計的話,恐怕第一個就會撞在三八大蓋上,這種槍械的性能不必多說,精度、威力、射擊舒適性俱為一流,簡直是日軍的最愛。

拋開對日本法西斯的厭惡偏見,南部麒次郎設計的武器可謂都是日軍的經典,放在二戰的時代背景下並不就是真的差。在南部的主持和參與下,日本開發和山寨了大量的武器,好歹算是跟緊了世界潮流。

比如現在被嘲諷得狗血淋頭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什麼彈鬥供彈、外掛油壺、火力孱弱人員編制多等等,罵聲不絕。

然而,當年日軍並沒有後世這麼多牢騷。

相反,歪把子機槍是日軍老兵相當喜歡的武器,他們能耍出一種絕活——靈活的運用彈鬥不間斷供彈,讓輕機槍的火力長時間持續下去。這種搞法對人員素質要求很高,但確實讓日本士兵將劣處玩成了長處。

相比之下,後期的96、97、99式輕機槍,採用了更可靠的彈匣供彈,甚至日軍還裝備了大量的繳獲ZB26,但許多老兵卻抱怨這些新裝備失去靈魂了,打不了幾下就得重新裝彈,戰況一激烈,就得多出個費力壓彈的人手。

這些新的輕機關槍也都是南部搞出來的,96、97、99式輕機槍性能優異,不失為二戰時代的利器,到99式的時候,基本問題都被解決了。南部總結經驗的能力很強,他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當然,南部還有個最大的汙點——南部十四式手槍,這種手槍經常被認為是山寨魯格,實際如何我就不在這裡引戰了。南部十四式設計性能並沒問題,但實用性能極為低劣,瞎火率極高,常被人奚落為“自殺也不保險的破槍”。

可是這個鍋還真不該全讓南部背,日本的工業能力擺在那裡,什麼擊針斷裂、高寒不可靠、擊發無力等等,大都是機械加工的問題。即便是渣子一樣的南部十四式,也比之前更渣的明治二十六年式要強,何況南部十四式的精度在當年相當優秀,並非真的一無是處。

相同境遇的還有92式重機槍,這種武器仿造了法國哈奇開斯重機槍,被人嘲諷為“山寨到了對方的缺點,卻沒山寨來對方的優點”。

然而92式重機槍真有那麼差麼?這種機槍穩定性極好,精度高,壓制能力也比較出色。雖然散熱片讓整槍質量較大,但相比國軍的馬克沁,92式沒有容易被彈片和流彈打漏的水冷套,也不依賴水源,更不會因為過大的白汽暴露目標——可不是所有水冷機槍都標配蒸汽收集器的。

而且今天許多人把民24式給抬得太高了,雖然它是挺馬克沁機槍,在抗日戰爭時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就可靠性而言,民24式可能還不如92式。其做工本就參差不齊,許多軍隊還缺乏保養能力,再加上帆布彈帶一貫的毛病,許多時候它表現的比92式差多了。

當然,南部確實在仿哈奇開斯這條路上走錯了,但誰叫日本陸軍以法國這“第一陸軍”做模板呢?但至少在當年,92重機槍並沒有與其它武器產生明顯代差,我們也犯不著拿這玩意兒與M1919A4那些東西比,要比也是M1917A1。

日本的落後實在怪不得南部,工業能力不如人是整個日本國的問題。尤其是在陳舊的軍事指導思想影響下,日本人對火力概念並不感冒,他們給機關槍裝光瞄,給衝鋒槍加腳架和刺刀,崇尚“一槍斃一人勝過十槍斃一人”,南部的武器便只能去迎合陸軍馬鹿們了。

這種陳舊的陸軍指導思想荼毒甚重,什麼機槍帶刺刀、衝鋒槍被鄙視等等都是如此,翻開百式衝鋒槍的裝備歷史,就會發現日本軍隊有多麼的頑固。

在手槍設計上,南部麒次郎可謂是個大師級人物,正因為他的設計,日本這方面的裝備才得以統一制式,後來南部還開發出了比較先進的南部式自動手槍,這是個相當高水平的武器大師。

後期南部已經因為整日沉浸在槍械設計中的生活,幾乎喪失了聽覺,相當的勞苦功高。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個為國家嘔心瀝血的可敬人物,豈止不會處罰,還要給他頒個大大的獎狀呢。


王司徒軍武百科


沒有過譽,因為他已經是日本頂級的設計師了,而日本輕武器性能差的根本原因在於綜合國力比不上工業強國,並不是南部麒次郎的水平太差

日本陸軍的戰術思想上還維持在一戰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軍隊提出的設計指標本身就跟不上時代。南部麒次郎作為設計師,不能質疑陸軍的要求,只能根據日本陸軍提出的落後設計指標去設計武器,就算實現了陸軍的要求,武器性能也跟不上先進國家的陸軍。

另外,由於資源匱乏工業相對薄弱,日本軍方為了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主戰重武器上,要求輕武器的生產和使用都必須著重控制成本,便於生產,這必然導致性能下降。

總的來說,南部麒次郎在武器設計上也許有一些失誤,到日本陸軍輕武器的性能拙劣的主要責任並不在他。帶著鐐銬跳舞豈能追求完美,南部麒次郎利用有限的資源完成了符合日本陸軍的要求的武器設計,這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武器設計者了。

說到底,日軍輕武器的悲哀性能只是舊日本軍隊、舊日本帝國悲哀結局的一個縮影,日本把全國的資源東湊西湊勉力支撐侵略戰爭,企圖一步登天,但最終只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