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感悟

和田玉哥感悟
作者:和田玉哥
(1)和田玉是君子玉,不是追求任何一个极端,一般分类不分级。要看质地和颜色搭配的美感,不是越白越好。


  (2)和田玉的所谓“絮状结构”是肉眼鉴定和田玉的依据之一,不过“絮状结构”如果过于明显,影响了玉石的均匀性和质感,就成为瑕疵
  (3)和田玉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会因为佩带而发生改变。表面光泽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摩挲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玉石表面沾染有油脂。至于吸收“人气”等等说法是不科学的。
  (4)和田玉不可能白如牛奶,颜色过白滋润的程度就会下降。透明清亮的鸡蛋清经过打蛋器搅拌会成为人造奶油就是这样的道理。比如俄料
  (5)牛奶不能形容为“晶莹纯厚”。羊脂白玉多少都会带有淡青色,微黄色,灰色的色调,所谓极品羊脂白玉就是白色和滋润程度的最佳结合。
(6)玉质和工艺是玉器收藏的关键所在,这两者是实实在在可以看见的特质,不能作假
(7)一般买料的风险比较大,即便买到了好料, 在切割,设计,及雕刻的过程中还会有不少麻烦和变数
(8)青海料中的白玉多数比较透。但是这并不是判断产地的足够证据。
  (9)新疆于田料的透明度也比较高
(10)已经做成的馒头,如何确定面粉的产地?籽料山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玉石本身的品质。

(11)一件上等和田戈壁料的作品,玉质好颜色对比分明,又凝结了玉雕师傅的辛勤劳动,比一些“无德无才”的“垃圾子料”好的多。
(12)子料的造假太容易,而只买子料的太天真。
  (13)子料的品质也是多种多样的,没留下皮色等特征的子料和高档山料.是很难判断的。有人说能够准确判断出是否是籽料,那他就是(砖家)
(14)目前假子料、假皮色很多,一部分玉石爱好者已经偏离收藏的主题了。玉石的质地,本色,精美的工艺才是最重要的。
(15)子料是经过自然精选的原料,销售过程中又经过人工的精选,平均质量自然要高。但是收藏如果从“性价比”上来看,价格最贵的和炒作最厉害的肯定不是投资的最佳选择。
(16)优质的山料价值肯定比一般子料要高,将山料磨圆、染色冒充子料可不是画蛇添足,应该是“瞒天过海”。
(17)如果玉里有很多的花.棉.僵,我们怎样理解“冰清玉洁”呢?
(18)美玉是温谦的君子,没有太耀眼的外观。它的美得慢慢体会。
(19)质地不好的玉石长期把玩可能表面变得油润,里面的杂质一点也不会少。质地不好的籽料,还不如不要,不如质地好的戈壁料。

(20)玉器手工雕刻的费用是很高的,如果制成雕品品质太差,可能连手工费都卖不出来,所以有些料就只能磨珠子,没有加工利用的价值。就好比麻袋也是纺织品,却不会有人来做衣服。
(21)有人说这块玉摸到手上不滑,没油。。。。。。。(手摸出来的不是玉质,是表面抛光的工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