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泸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见成效 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

四川新闻网泸州12月2日讯(曹卫兵 谭洪 文/图)11月29日下午,笔者在“泸州市2019年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是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改革的关键年、升级年、见效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流域全治、流域共治、流域重治,实现河湖长制从见河长建机制向见行动见成效升级加码,推动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长江干流及赤水河、永宁河常年保持二类水质、沱江干流常年保持三类水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泸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见成效 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

系统谋划 编制一河一策

对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96条河流 “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进行系统修编完善;并把464座水库和7条设计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上渠道纳入河长制管理,逐一编制“一库一策、一渠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对河库及渠道管理保护阶段性和年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建立问题、目标、措施、责任四张工作清单。

高位推动 领导挂帅又出征

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切实肩负总河长和长江、沱江市级河长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既监督又支持,一线督导长江大保护工作。今年以来,市级河长多次通过专题会、现场会和巡江督导等方式,有力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1至10月,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0112次,其中市级河长48次,区县河长1739次,乡镇河长18325次,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细化责任 分解落实到人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市总河长、副总河长及市、县、乡、村、社五级河(段、片)长,5303名河(段、片)长上岗履职,实现河库全覆盖。制发《2019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2019年度市级6大河流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工作清单》《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工作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等措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职责要求、工作措施量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

系统治理 突出六大任务

扎实推进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保护制度,强化总量红线、纳污红线、效率红线管控。核查取水工程1629处;投资7600万元,对47座小型病险水库和148口山坪塘进行维修加固,恢复供水240万立方米;投资9.7亿元,开工建设纳溪水厂一期工程和合江黄溪水厂一期项目;创建节水型机关69个、节水型学校2个,节水型企业72个;发展高效节水灌面2.08万亩。

扎实推进水域岸线管护。落实划界工作经费近3000万元,全面开展45条河道划界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划界工作;对长江干流保护区内14艘餐饮趸船、13处堆场码头和取水建筑物依法予以取缔拆除,2家船厂责令停业并限期搬迁取缔,62家企业开展整改规范,12处岸线开展治理修复,修复河滩地11.9万平方米,恢复河道生态岸线3.5公里;着力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投资1.37亿元,综合治理河道39.3公里。

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积极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年度任务,组织实施项目51个;新增和提标改造日污水处理能力13.66万立方米,新、改建污水管网683.26公里,建成12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一级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年处理1万吨医疗垃圾废物项目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泸县年处理20万吨畜禽粪污项目等一批固废污染防治项目已建成投用;泸州有机废物协同处理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以区县为单位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运营模式已全面建立,12月底,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中心城区90%,县城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镇(乡)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覆盖率100%。

扎实推进水生态修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濑溪河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龙溪河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部实行禁捕,保护区内744艘渔船于12月底前退出捕捞作业;大力开展“绿化泸州行动”,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今年已全面完成流域营造林21.91万亩,长江干流1600亩森林精准提升任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治理溶岩石漠化面积40平方公里。

扎实推进水执法监管。集中开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对涉嫌违法的16家建设单位进行集体约谈,175个需整改规范的违法违规项目,已督促整改并追缴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46万元;全面排查清理辖区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发现问题点位37处,完成整改29处,其余8处于12月底前完成整改;从严打击长江干流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今年累计开展联合执法巡查825次,其中专项执法行动56次,查处违法案件20件,罚款86.89万元。 (曹卫兵 谭洪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