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随着冬季的慢慢深入,一切都变得萧条了,在钓鱼人眼中,满眼的黄叶枯草却有另一番滋味,因为他们早已总结出各个季节的钓法,充满挑战的冬季也不例外。最近我发现身边的钓友开始变得迷茫了,从秋季过度到现在,温度一直没有彻底让我们"心寒",欣喜的钓了很长一个秋季后,周围的野钓资源慢慢变少,加上降水大幅减少,很多河流进入枯水期,小池塘也慢慢干涸,于是纷纷感叹鱼难钓,在这种情况下"有口"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如果把握不好起竿时机,势必会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枯枝黄叶,冬钓满眼尽萧条

野钓资源变少,很多水域被过度开发,有鱼不开口,开口不上钩就很正常了,针对这种鱼有一个名字叫"滑鱼",正如其名,鱼在长时间被钓的过程中训练出了条件反射和对危险的感知,如果我们依旧用常规的方式或者漂像来判断鱼的吃饵动作,很可能会无功而返,结合前段时间做钓的案例和大家具体谈谈,针对滑鱼的应对办法。

面对滑鱼,你以为是人钓鱼,其实是鱼钓人

在我生活的城市,湖泊众多,河流密布,尽管如此,秋冬季的枯水期仍然会出现僧多粥少,一地难求的尴尬现象,毫不夸张的说,钓鱼人比水中鱼多。从温度角度来说,今年的秋季格外的长,任性的挥霍了好几个月,立冬后,虽然温度并不低,适合垂钓,但却发现并没有合适的位置了。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冬季野钓资源匮乏

又逢周末,想来想去还是选择老钓位—府河和另一条河流的交接处,这里两端断流,几乎成了"死水",看水的颜色和水面动静,鱼的相对密度和个体还不错,只是被钓鱼人光顾的频率太高,经常打各种重窝,鱼不缺食物,很少咬钩,并且鱼口很轻,成了钓鱼人又爱又恨的钓点。无奈只能尝试一下,为了抓实口,特意将浮漂调的钝了一些,一改低温天气用腥饵的老套路,选择味型清淡的饵料,减少拉丝粉的比例至5%,追求雾化诱鱼效果。

以上是我通过分析钓点水域和鱼情特点做出的调整,虽然有点不合常理,但我坚信一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打窝过后,正在支起装备,突然一条3斤左右的大鲤鱼从窝点内跃起,看来鱼已经进窝,信心满满的开钓了。守钓了2个小时左右,浮漂几乎没动静,中间只轻轻抖了几下,我都怀疑是自己的错觉。又过了大约半小时,只见浮漂突然毫无征兆的下沉了,我一激动立马提竿,只觉得挂住了什么东西,线组很快弹了回来,很明显,没钩住空竿了,心中十分不甘,等了这么久来一口居然没有打到。耐心的等待了一会,居然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吸取之前的教训,特意在心中数了两秒刚准备起竿,浮漂居然回弹复位了,顿时明白之前漂相的原因了,接下来,我改变了策略,只用了钓鱼人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放口",下面我们来对这一动作进行解析。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肥水滑鱼,做钓难度大

策略一兵不厌诈: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浮漂漂相解析

上面浮漂突然黑漂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水下鱼的动作是怎么样呢?这是很多新手钓友困惑的点,黑漂明明是中鱼的信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口,起竿却不中鱼,其中实有猫腻。有些水域,鱼在长期被钓的过程中,有两点变化,

其一是水中食物熟悉,因为钓鱼人用的商品饵料成分相似,让鱼形成了条件反射,其二是经常大量打窝让水质变肥,鱼不缺食物,吃饵的积极性不高。

在这两种条件下,鱼找到食物并不会立马开吃,而是围着食物打转,一方面看是否是陷进,另一方面将食物搅散,方便入口。知道了鱼的动作规律,那么就会出现很多钓友经常说的蹭线情况,这也是浮漂在没有征兆情况下突然黑漂的原因之一。碰到这种漂相,建议钓友们保持良好心态,在心中默数两到三下后提竿,如果浮漂持续沉没,可以判定为实口,应该立即起竿,如果浮漂回弹复位,那么极有可能是鱼蹭线产生的假口了,针对假口的应对方式才是重点。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鲤鱼警惕性高,吃口沉稳,是常见的滑口鱼

策略二欲擒故纵:"放口"并不是晚点起竿,良好的饵料状态和心态是关键

蹭线的往往是个体较大的鱼,很多钓鱼人就会说,这个简单,只要"放口"就行了,其实不然,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放口"。

"放口"是在钓鱼时,当出现明显鱼咬钩动作,继续观察,直到确定鱼吃饵后起竿的一个小技巧,目的很简单,就是排除前期鱼的虚假吃饵信号,直到抓住实口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1、 良好的饵料状态是"放口"的前提。看了上面"放口"的建议,很多人觉得并不难,无非就是有口不着急起竿,多观察观察,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饵料的状态,这里的状态主要是指附钩性。在鱼有吃口动作,例如吸吐鱼钩上的饵团、冲撞鱼线等,都会使饵料在水中抖动起来,如果饵料的附钩性不好,在出现前期吃饵动作时,饵料就脱钩了,即便"放口",浮漂后续并不会再出现任何反应,那么如何让鱼饵附钩性更好?

只需在饵料搭配时增加拉丝粉的比例,建议10%-15%为佳,判断方式是在起竿后可以明显看到鱼钩上有少量鱼饵残留。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饵料附钩性是放口的前提

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放口”的必备条件。除了上面的前提,心态也是"放口"时很考验钓鱼人的一个方面。虽然钓鱼人一直都被贴上有耐心、有毅力的标签,但是在看到浮漂出现动作后,还是会激动不已,按耐不住想要起竿,一旦起竿就前功尽弃了。例如有一个现象,在一些视频或者直播中,浮漂出现动作,很多网友纷纷喊着起竿,如果钓鱼人迟迟不动,就会被喷不会分辨漂相,不懂钓鱼,这其实就说明在不了解鱼情时,我们是没有发言权的。

能够做到不被他们思想左右,集中精神观察鱼的吃口动作,分辨真假鱼口都需要钓鱼人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起竿不中鱼?你以为的实口其实是假象,两个策略解读“放口”本质

“放口”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写在最后

简单的一个"放口"动作,其实蕴涵着很多的道理,首先从兵不厌诈的角度可以体现出钓鱼人对漂相的分析,毕竟判断真假信号需要充足的经验,其次从欲擒故纵来看,体现钓鱼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善用策略是我们从表面现象看到钓鱼人的本质。

钓鱼的精髓在于通过其中的一些调整和优化,训练一个人转变思维方式,在应对多变的鱼情特点时,可以从鱼的角度入手,判断它的活动轨迹,吃饵习惯和个体特征,结合水域特点灵活应对,养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图:文章中图片均为作者实拍,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