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宋史》:“ 曏者仁宗時,包拯最名公直。”


大家都知道包拯包青天,他的諡號是“孝肅”,所以後世也稱為包孝肅公,而且包公為人剛烈正直,嫉惡如仇,對於違反朝廷法度的人向來都是毫不留情面,不是彈劾就是面斥,從不徇情。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而在包公一生的文集《包孝肅公奏議》中,一共收集了包公的文章187篇,其中就有多達55篇是彈劾貪官汙吏們的,被指名道姓的官員就有64人,而這裡面有一人竟然被彈劾六次之多——他就是當時的“國丈”,皇親國戚的張堯佐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難道是張堯佐和包公有私仇嗎?為何包公要對他如此“死纏爛打”呢?

但顯然包公是個大公無私,律己甚嚴之人,連他的大老闆宋仁宗都稱讚過他“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陰幸也。”,因此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那莫非是張堯佐和包公政見不合,涉及派系之爭麼?但是包公也是著名的從不結黨,為了避嫌甚至連親朋好友故人都保持距離,又怎麼會搞什麼派系之爭呢?如果那樣的話也就不是包拯了。

《續資治通鑑》:“拯性峭直,然奏議平允,常惡俗吏苛刻,務為敦厚。雖疾惡甚至人情所不及,即推以忠恕。不為苟合,未嘗偽色辭以悅人。不作私書,至於幹請,無故人親黨一皆絕之。”

那既不是私仇,又不是黨爭,為何包拯要抓著這個張堯佐不放呢?

再深入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張堯佐,看看他是何方神聖,為何能讓包大人這般“如臨大敵”!

張堯佐其人

說起張堯佐,其實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是仁宗的寵妃張貴妃(也就是後來的溫成皇后)的伯父,靠著侄女的照顧,他平步青雲,升遷極快,先後曾經擔任過三司戶部判官,天章閣待制、吏部流內銓,歷遷兵部郎中、權知開封府,加官為龍圖閣直學士,給事中、端明殿學士,最後甚至被任命為三司使這樣北宋權力中樞中最頂級的官職之一。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如果熟悉包公履歷的朋友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張堯佐的這份仕途名單和包公的實在是太像了,尤其是兩人都擔任過權知開封府,龍圖閣直學士,三司使等重要官職,張堯佐無非就是比包公少了個“御史中丞”而已,但是他死後還被追封為“太師”,猶在老包的禮部尚書之上。

當然了,張堯佐能夠如此青雲直上,張貴妃的幫襯是主要因素,但肯定也離不開個人能力,否則在“諫官御史”都極為發達的宋朝,又是仁宗盛世年間,一個“廢物”是絕對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的,我們就來看看正史中如何記載。

《宋史》:“堯佐起寒士,持身謹畏,頗通吏治,曉法律,以戚里進,遽至崇顯,戀嫪恩寵,為世所鄙。”

關於張堯佐的主要評價就是這一段,但是裡面蘊含的信息量卻是很大,我們且來一一剖析。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第一,張堯佐起身於寒門,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出身,也沒有什麼權貴相助,這點在士大夫的風評中其實是優勢,比如包拯也是這樣。

第二,張堯佐是個很有心機的人,在早期非常的謹言慎行,小心翼翼,而且他對於吏治尤其是律法都很精通,可以說是一員難得的能吏。

第三,他是靠著“外戚”的身份這麼快就飛黃騰達的,而且有權有勢後就開始放縱驕橫了,滿朝的士大夫們都很鄙夷其人品。

而關於張堯佐具體的行為,也有一個著名的“錯把馮京當馬涼”的典故,據說當時有個學士馮京鄉試第一,會試第一,再加上他一表人才,大家都認為狀元非他莫屬。

張堯佐就想要提前籠絡他,好為自己的羽翼,就把馮京請來,說要把自己的一個女兒許配給他。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但是馮京身上很有當時士大夫的風骨,他對於肆意橫行,風評極差的這位國丈並不感冒,不想加入他的派系就一口拒絕了,不過他很聰明,也知道張堯佐不會放過自己,在考試的時候就故意把自己姓的“馮”的兩點挪到名字“京”上去了,結果“馮京”就變成了“馬涼”。

張堯佐果然派人去聯繫考官,威逼利誘讓他們決不允許一個叫“馮京”的人中的,而最後中狀元的果然是“馬涼”,正當張堯佐洋洋得意的時候,殿試中卻發現這個馬涼就是馮京,因此尷尬不已,在朝廷甚至民間都引為笑談。

這件事未必是真,但也可見張堯佐在當時士大夫中間確實不得人心,沒有被主流體系的官員們所接納。

包公彈劾張堯佐的“ 內因”和“外因”

我們上面也談過了,包公是個性格剛烈之人,尤其本身又擔任“知諫院”和“御史中丞”這種監察體系的首領,自然對張堯佐這樣的行為不能容忍,這才連續六次的對其彈劾。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但是當時仁宗正在寵愛張貴妃,自然對於張堯佐這位“親國丈”要格外開恩了,因此雖然他同樣也很重視和恩寵包拯,但是對此也只是打擦邊球或者和稀泥,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包拯卻是不依不饒,甚至直接在《上仁宗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的奏摺中嚴厲斥責張堯佐——“慚羞不知,真清朝之穢汙,白晝之魅魅也。”,這已經不是彈劾,而是近乎於謾罵了,包拯的剛烈峭直也可見一斑。

張堯佐哪敢正面接包公的招啊,只好躲在仁宗後面,想要靠著仁宗的天子威嚴使得包拯退避,但是他萬萬想不到包拯連仁宗的面子也不給,竟然當庭和仁宗爭辯,最後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濺仁宗一臉,最後硬是逼得仁宗削去張堯佐宣徽使和景靈宮使兩個職位才算了事。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而仁宗回宮之後也對張貴妃沒好氣——你不要總是替你伯父申請節度使的官職了,你要明白朝中的御史乃是包拯,朕拿他也沒有辦法。

張堯佐的德不配位,自然是包拯彈劾他的“外因”,但這裡面其實還有一層內因——那就是他的外戚身份

所謂的外戚,指的就是太后或者皇后這邊的孃家親戚,然後依靠著後宮的支持形成一個強大的“家族勢力”,最終能夠威脅甚至把持朝政,比如西漢初年的呂后一族,中期的田家霍家,東漢末年的大將軍何進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而當時張貴妃已經成了“溫成皇后”,統領後宮,而張堯佐在外面又是不停的升遷,派系黨羽眾多,這自然引起了包拯為代表的眾士大夫的集體警覺,所以最初只是包公一人在彈劾張堯佐,而到了後面就變成群體行為了。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比如當時和包拯共同上書的還有吳奎,陳昇之,王舉正等人,包括當時擔任文官之首宰相的宋庠和文彥博等人雖然沒有直接發聲,但其實在背後也是默許和支持的態度,外戚掌權,這是所有士大夫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而性格最為峭直剛烈的包拯這一次自然就成了幾乎所有文官的先鋒,他先是勸仁宗“斷以大義,稍割愛情,追寢堯佐過越之恩。”,然後又警示仁宗“張堯佐恩家之厚,僥求覬望,無求而不獲,必快已欲以燻灼天下,此不可不深察也。”

就這樣包公帶領著一群諫臣連續的轟炸之下,仁宗終於也引起了警惕,不再繼續升遷張堯佐,再加上溫成皇后不久就病死了,張堯佐失去了最大的助力,這一場可能出現的“外戚專權”風波也終於平息下來,並沒有出現外戚掌權,把持朝政的局面。

紅塵君說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包公對於皇親國戚兼權臣的張堯佐連續多達六次的彈劾,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為激烈,甚至都到了面斥“仁宗陛下”的地步。

包拯為何連續六次彈劾張堯佐?不僅反貪,更是士大夫對外戚的警惕

這裡面固然有張堯佐本身品德不端,升遷過快的原因,但我們同樣也不能忽略其背後可能出現的“外戚專權”的局面,這已經不僅僅是包公一人,而是引起了當朝所有有正義感的賢明士大夫的警惕,因此才把事情鬧出如此軒然大波來——而包公,不過是代表士大夫群體的那把最鋒利的劍罷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面對張堯佐這種級別的權臣絲毫不退,甚至連封建王朝“家天下”的皇帝陛下的帳都不買,也說明了包公確實是剛烈至極的直臣,所以後世對他以“包青天”稱呼之,還衍生了無數的影視小說等藝術作品出來,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這就像是西漢初年呂后想要分封自己的兄弟為王,被丞相王陵激烈的拒絕——還拿出劉邦所說的“非劉姓稱王,天下共擊之”的尚方寶劍來反駁,雖然最後真正滅除諸呂專權的是陳平和周勃,但是也絕不能無視王陵在初期起到的作用,起碼會讓呂氏有所忌憚,而不能毫無顧忌,而包拯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也頗有相似之處。


參考文獻:

《宋史》

孔繁敏《包拯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