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重启,管理费与业绩挂钩



浮动费率基金重启,管理费与业绩挂钩


浮动费率基金暂停发行1年多后,终于再度开闸。

据媒体消息,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重启试点,首批6家基金公司的产品已经于11月21日下午陆续获得批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批的均为上海的头部基金公司。这6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兴全基金、中欧基金和华安基金。

所谓浮动管理费率,顾名思义,是指当基金业绩优于业绩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反之则同等水平向下浮动,旨在激励基金经理,增强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性。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即是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与业绩表现直接挂钩的基金,可以打破固定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实现管理人和投资者利益捆绑。

首批产品5只同日发售

据悉,此次获批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均为权益类产品,根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此次获批的6只浮动费率基金大多申请于今年8月底至9月初。这6只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区别主要是持有期稍有差异。


浮动费率基金重启,管理费与业绩挂钩



11月28日,此次获批的6只浮动费率基金中,国泰研究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华泰柏瑞景气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华安汇智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中欧启航三年持有期混合、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5只基金同时发行,仅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获批待发。

从上述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披露的信息来看,上述基金均采用0.8%的固定管理费率,这低于目前普通股混基金1.5%的管理费率。而在业绩报酬方面,当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8%时,上述基金可对超过8%的部分提取20%的业绩报酬。

此外,本次集中发行的5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均为封闭式,未来封闭运作或将成为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主流。具体来看,5只基金的封闭期有一年、两年、三年之分,其中华泰柏瑞景气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是惟一的一只一年封闭期产品。封闭期的设计意味着投资者自申购该基金并获得份额确认后,在封闭期内不能提出赎回申请,只有在封闭期结束后,才可提出赎回申请。

上述基金发售公告还显示,基金募集过程中,募集规模达到30亿元将结束募集。


浮动费率基金重启,管理费与业绩挂钩



据悉,早在今年9月份,市场就传出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有望重新开闸的消息。

据报道,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有望重新开闸,目前分两批合计12家基金公司试点。分为两批,每批6家。

业内人士称,参与试点的12家基金公司,多数为中长期权益基金业绩较好的公司,以及一些投研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型基金公司。

事实上,浮动费率基金并非新品种,早在2013年,基金行业曾掀起一阵浮动费率热潮。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于2013年,此后的2013年-2015年,浮动费率基金开始密集成立。但从2016年3月之后,受2015年极端市场行情以及业内出现随意提取业绩报酬乱象等因素的影响,浮动费率基金被暂缓审批。目前市场上共有37只浮动管理费基金,包括10只股票多空基金、12只灵活配置混合基金、7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股票及偏股混合基金各有一只。此外,还有部分货基、短债基金和混债基金。

数据显示,有业绩统计数据的32只浮动费率基金中,共有11只基金自成立以来截止11月21日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即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占比近1/3,包括九泰锐富事件驱动、新华稳健回报、银华大数据等。即使有的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在同类基金中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浮动费率的利与弊

基金业协会发布的一份《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7%的投资者表示偏好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反应了大家对于良好收益、甚至是高收益的殷切期盼。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希望通过此行为传达基金行业是具有赚钱效应的,而且掌管浮动费率的基金经理是各家公司精挑细选的精英,也给基金经理更好的激励。

但从经验看,该种模式也有不少弊端:比如与传统固定费率基金相比,浮动费率基金并未体现出明显优势。在收取业绩报酬模式的浮动费率机制之下,容易引发基金经理的过度冒险行为。

整体来看,浮动费率的收取办法较为复杂。不过,不论采取何种收费方式,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管理人的能力才是选择基金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实行浮动费率能够激励基金管理人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喜闻乐见。但是从现有浮动费率的业绩表现来看,即使采取浮动费率收费方式,同样有基金收益能力低下。

基金人士同样认为,浮动费率基金想要真正崭露头角,仍要靠扎实的投资业绩和投资回报。“最终,需要用业绩来说话。浮动费率是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实打实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