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安全生产再出重拳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将迎三个半月“大体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全省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自即日起大连市将针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为期三个半月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到全国两会结束。

本次集中整治重点包括政治站位不高、红线意识不强、安全责任缺位、隐患排查不扎实和监管执法宽松软等五方面的问题。危险化学品行业将从源头管理失控、监管责任悬空、本质安全水平低下、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五个方面问题开展整治。

《方案》指出,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化工园区风险隐患排查“两个导则”不落实,化工园区规划不符合当地总体规划要求,招商引资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引入其他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化工企业和园区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做安全风险评估,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依法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学历不符合要求和未持证上岗等问题。

《方案》强调,将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不清晰、存在监管盲区,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展迟缓;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未实施联合审批以及危险废物安全监管缺失等问题。重点整治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二级重大危险源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要求开展反应风险评估等问题。

《方案》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问题也有明确说明,重点整治企业不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和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安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正常投用;承包商不符合资质或对承包商安全失管等问题,以及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混乱、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不符合要求、危险废物管理处置不当,特别是冬季未落实生产设备尤其是重大危险源防冻防凝措施,年末盲目抢产量抢进度等问题。

《方案》同时对烟花爆竹的专项整治行动作出部署。将重点整治烟花爆竹旺季的经营、运输、储存、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流入市场的问题;落实“区域销售、属地管理”的原则不到位问题;烟花爆竹零售点数量,安全审批条件等不合规的问题。

《方案》还提出了其他行业领域的整治重点。包括重点突出非煤矿山隐患、消防安全隐患、交通运输隐患、高铁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海上作业隐患、建筑施工隐患、燃气隐患、特种设备隐患、冶金领域隐患进行重点整治,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同步开展本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2019年12月10日前,要求各地区、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印发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施方案。2019年12月10日—2020年2月29日,要求各类企业开展风险自辨自评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各地区要突出重点,开展集中排查。市安委会也同步对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并纳入年度考核。2020年3月1日—全国“两会”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