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的反潛導彈性能如何?

海哥AN


厚積而薄發,我國反潛導彈經歷三十年發展,現在已經位於世界最前列

(先聲明下,以下引用的資料都是來源於外網報道,不代表準確性,也不涉及洩密問題。)

反潛導彈在我國更多稱為火箭助飛魚雷,我國自八十年代末期開始進行發展,先是長纓系列反潛導彈,而現在更多則是魚-8火箭助飛魚雷。因為在空氣中飛行阻力遠小於水中航行阻力,所以在輕型反潛魚雷尾部加裝火箭助推器,讓反潛魚雷先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臨近目前時再拋棄助推器進入水中,以魚雷姿態攻擊水下潛艇。

所以反潛導彈發展技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輕型反潛魚雷技術,這也是我國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開始研究的原因所在。我國之前的反潛魚雷技術實在太差,壓根沒有合適的輕型反潛魚雷。在反潛魚雷領域,我國一直到1984年才研製成功第一代大型聲導反潛魚雷,魚-3大型反潛魚雷,這種魚雷是潛艇用的533mm重型魚雷,裝備在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上。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從意大利引進A244-S輕型反潛魚雷,終於算是解決了輕型反潛魚雷的空白。我們也在引進的A244-S輕型魚雷基礎上,開始了最早的反潛導彈研究,這就是長纓-1號反潛導彈,外網報道是在1989年在051旅大級驅逐艦上進行最早測試。

長纓-1號反潛導彈助推器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以彈道式發射,最大射程約18公里,性能接近於美國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長纓-1號發射系統與鷹擊-81/82/83反艦導彈的箱式發射架相同,可以進行共架發射,所以我們在90年代服役的052等驅逐艦上,總能看到8-16部之多的發射箱,實際上部分應該是給長纓反潛導彈準備。

像反潛為主的052型和052B型驅逐艦都帶了16具反艦導彈發射箱,並非反艦需求大,實際上相當部分是給長纓系列反潛導彈準備的。

之後再長纓-1號反潛導彈基礎之上,開發了長纓-2號反潛導彈。這種反潛導彈助推器改用鷹擊-82反艦導彈的渦輪發動機作為動力,射程大大延長,提高到56公里,但是最大飛行速度從長纓-1號的1.5馬赫降低到0.9馬赫。並且長纓-2號反潛導彈使用的魚雷改成了我國自行研製的魚-7輕型反潛魚雷,我國在20世紀初期是採用長纓-1和長纓-2混裝的形式裝備,長纓-2用於支援反潛直升機使用。

長纓-3號反潛導彈是我國第一款模塊化設計跨平臺使用的反潛導彈,可以從水面戰艦、潛艇、空中反潛機以及地面車輛等多種平臺發射。使用的反潛魚雷以引進俄羅斯的APR-3E空射反潛魚雷為主,這種輕型反潛魚雷航速達到46節,比魚-7和A244-S的30節最大航速提升了很多。並且一開始就針對空投優化設計,入水後先利用自身重力螺旋下墜並搜索目標,發現目標後再啟動發動機高速襲殺目標,提高摧毀概率。長纓-3號還安裝了數據鏈,支持先發射後鎖定,飛行過程中改變路徑和目標的能力,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反潛導彈,綜合性能已經遠遠超過美國長期未更新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屬於目前世界先進反潛導彈行列。

長纓-4號反潛導彈則是以空射為主的反潛導彈,以我國新型反潛直升機和固定翼反潛機為主要裝備平臺,使用長纓-1號類似的火箭助推器。空射方式對於射程要求較低,使用火箭助推器反而效果較好。

魚-8火箭助推魚雷,是我國首個大批量裝備且公開亮相的反潛武器,這款武器最初為適應054A級護衛艦的VLS垂直髮射系統而研發,拋棄了長纓系列的與反艦導彈發射箱共架發射模式,提高部署效率。而這款反潛武器,也可以說是同時吸取中美俄三大國反潛技術於一身的先進反潛導彈。

魚-8火箭助推魚雷,設計思路和攻擊模式上是借鑑俄羅斯ARP-3E空射反潛魚雷模式,但是ARP-3E採用電池作為動力,能量密度有限,導致水下射程只有3公里,在遠距離攻擊時,對方核潛艇很可能已經逃離APR-3E的最大射程。所以我們該用美國人的法寶,改用奧托燃料使用熱動力模式,當年我國漁民在南海打撈上美國未爆的反潛魚雷,由此進行逆向研究,破解了奧托燃料秘密,並且加以改進,我們將這項技術移植到俄羅斯的思路,正好可以解決ARP-3E的弱項。

再加上我國在微電子技術方面已非當年的吳下阿蒙,魚-8火箭助飛魚雷導引頭採用我國新研發的數字化聲學導引頭,採用開放式制導軟件,攻擊精度也大大提升。可以說即使引用外網資料,魚-8火箭助飛魚雷也絕對有資格競爭當今世界最先進反潛導彈行列,這是款高射程(預測射程50~80公里),高毀傷概率以及高性能的反潛導彈。


五嶽掩赤城


我們反潛導彈的發展,開始於大名鼎鼎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列裝的 “長纓”(CY)-1,火箭+魚7,接觸過意大利的A244S,也在1978年水下找到美製MK46,九十年代還通過“現代”級引進搞來了91RTE“骷髏”,可以說美歐俄的魚雷都見識過了,研製屬於自已的反潛導彈,自然如箭在弦。

海上編隊,遠程反潛任務,由潛艇和岸基長航時飛機來控制,近程則交由深水炸彈,那麼在反潛直升機與深水炸彈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空白,長纓-1號因此而生,也使用多年。進入新的世紀,國際上反潛導彈的主流,制導方式更精確,射程隨反潛技術的提高也突破了100公里,美軍不斷改進“阿斯洛克”,歐洲“米拉斯”,反潛導彈在技術上有了質的提高,話說我們的反潛導彈“長纓”,從1編到了幾,並不為外界所熟知。

如圖,專家們的解讀,這應是一款實現了垂直髮射的新型號,被指為魚-8的反潛導彈型號。魚-8出口編號ET-80,有30公里的攻擊範圍,再加上火箭助推,進入100公里以內的射程沒有問題,按其飛行軌道,是一種彈道式反潛導彈。實現“北斗”制導,落點精度當然是極高的。

網友們心有不甘,仍在不停地問尋,魚-11如何呢?飛航式的長纓-3不見,便上下尋找,找到了南非防務展,找到了俄製的新入役反潛導彈,列為參照和參考指標,但在沒有列裝前,是否可類比“米拉斯”,都是猜測罷了。我們的發展,當然會越來越好,有沒有射程200公里的反潛導彈,只能以實際發佈為準。

彼得大帝級巡洋艦發射SS-N-16型反潛導彈


魂舞大漠


長期以來,反潛導彈技術一直是我們海軍艦艇的薄弱環節,海軍主戰艦艇甚至只能依靠火箭深彈和魚雷打擊水下的潛艇,這兩種裝備射程短,打擊速度較低,很難應對越來越先進,遠程襲殺能力更強的新型潛艇,不過,好在這幾年我們的反潛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反潛導彈的技術難題也被我們成功攻克。



反潛導彈又稱火箭助飛魚雷,簡單來說就是把一般導彈的戰鬥部換成了魚雷,導彈飛抵潛艇目標上空後,魚雷分離入水,啟動自導追蹤潛艇。相比於一般的反潛武器,反潛導彈在射程、速度和精度當年有了很大提高,是應對速度快、武器射程遠的核潛艇的有利裝備。



目前,權威報道還沒有公開我國新型反潛導彈的具體情況,總是有意或無意多少透漏一點,最可靠的就是廣泛認可的“魚8”反潛導彈,據稱該型導彈參照了美軍“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的一些經驗,但是射程更遠,最大射程達到了80公里,飛行速度也要略微快一點,達到了1倍音速,可以有效打擊遠距離的敵方核潛艇。

最初電視畫面上054A護衛艦曾發射過疑似“魚8”的導彈,並且是垂直髮射,那麼的話,我軍現役所有安裝有通用垂直髮射模塊的艦艇都可以搭載,包括054A、052D和055。


止水興波


目前擁有反潛導彈的國家或者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家,只有中美俄這三位國家,美國發展反潛導彈最早,我們雖然在發展反潛導彈這方面落後於美國,但是我們反潛能力是世界上一流的。比如我們發展長櫻和飛魚反潛系列導彈,長櫻反潛導彈已發展第三代,飛魚反潛導彈已發展第八代,更重要的是,這些先進的反潛導彈全部實現了發射後不用管,這種更新換代的導彈可以自主識別,自主攻擊,自主鎖定目標,達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我們還發展了空射性的長櫻反潛導彈,它可以掛載在戰神(戰略轟炸機)機翼下,實施遠程攻擊,為我們海上驅逐艦提供空中護航。未來我們還要發展武裝直升機反潛導彈,(目前反潛導彈彈體過於龐大,直升機無法裝載。)謝謝大家!


燕趙人士向宏哥


“反潛導彈”也就是“火箭助飛魚雷”(當然並非完全如此),名頭最響的就是美國的“阿斯洛克”,而我們最關心的則是我國的“魚-8”。至於“魚-8”火箭助飛魚雷的具體性能如何,我想基本沒有人說的清楚,還是處於“知道的不能說,說的都是瞎說”的境地,原因無他,只是這種武器的密級很高,“魚-8”的資料對外公開的很少,就連照片都只有那麼區區幾張,何談具體性能?

▲魚-8火箭助飛魚雷發射

實際上,這種情況也不是我國所獨有,基本上所有國家都是如此,即使像美國“阿斯洛克”這樣早就出口世界幾十年的火箭助飛魚雷,你所看到的所謂技術指標要麼是出口版的,要麼是早期型的,其中與美國最新自用型的差距,或許只能靠腦補了。

既然沒有詳細的數據參數,那麼我們也可以看看以“魚-8”為藍本的外貿版火箭助飛魚雷性能,這樣或許能有個大致概念。2006年,我國基本完成了“魚-8”火箭助飛魚雷的定型試驗,隨後就在展會上開始出現ET80火箭助飛魚雷的出口模型。

▲最下方,供出口的ET80火箭助飛魚雷

而最近兩年的防展上則開始出現供出口使用的LQ-008火箭助飛魚雷,實際上這兩種出口版本助飛魚雷都是師承一脈,基本技術都來自“魚-8”,只是針對的市場各有不同罷了,這一點在防展LQ-008展示牌上寫的清清楚楚:

▲LQ-008反潛助飛火箭系統充分集成國內某列裝武器型號技術

具體說說LQ-008火箭助飛魚雷,這種出口版武器並沒有採用垂髮系統,而是使用了傾斜發射箱,這一點也許是為武器出口考慮的,畢竟要考慮到外軍軍艦基本無法獲得我國的通用垂髮裝置,而採用傾斜發射箱則很容易集成上艦。

▲防展上LQ-008傾斜發射系統示意

根據公佈的信息,LQ-008的空中飛行距離在6-30公里,相信很多人會說LQ-008的射程優於美國“阿斯洛克”大約20公里的最大射程。其實這種比較毫無意義,因為你並沒有比較他們的外形尺寸、飛行速度和戰鬥部重量。

▲LQ-008火箭助飛魚雷模型

另外,LQ-008採用“捷聯慣導+高度表”組合制導方式,入水點圓周精度誤差小於500米,發射時採用俯仰角>15°的傾斜熱發射方式,一般作戰準備時間10分鐘以內,應急戰備時間1分鐘以內。總之,只看這些參數,難以分辨其性能如何,因為如果要做對比,需要各種性能指標的綜合比較,不能單比一項射程或者精度,這樣並沒有什麼意義。

▲澳大利亞的“伊卡拉”火箭助飛魚雷

舉個例子,當年澳大利亞研製的“伊卡拉”火箭助飛魚雷,外形獨特(更像一架無人機),名騷一時。這種火箭助飛魚雷,是一有翼控制的飛航式反潛導彈,而以“阿斯洛克”為代表的絕大多數火箭助飛魚雷則是程序控制彈道式導彈,與伊卡拉同時期版本的“阿斯洛克”最大射程為10公里,而伊卡拉的最大射程為18公里,我們能說伊卡拉強於阿斯洛克嗎?單單伊卡拉只有區區650公里/小時的飛行速度,與阿斯洛克1200公里/小時的速度差異,就是伊卡拉整個動力推進系統在導彈中所佔的空間比例也是遠超阿斯洛克。

綜上,關於武器系統的性能對比,大多看看就好,很多都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數據信息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