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资管日报」实锤!警方通报华领资产涉嫌集资诈骗

实锤!警方通报华领资产涉嫌集资诈骗,3家上市公司警示风险

华领资产涉嫌集资诈骗案被警方证实!12月2日,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发布通报称,11月13日,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华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领资产”)以涉嫌集资诈骗罪立案侦查。目前,警方已对华领资产法定代表人孙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9年信托公司行政处罚及信托产品爆雷事件

2019年以来银监会对8家信托公司及一位个人共开出了14张共计约1250万元罚单。2018年信托公司收到24张罚单,合计罚款1450万元,其中,单笔最大处罚为华润信托的610万元。随着我国信托行业法规不断完善,不合规的开展信托业务必将遭受严厉的惩罚。2019年前五个月发生信托爆雷事件十余件。2019年又是信托兑付大年,今年后三季度约有4.6万亿的信托产品到期,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超15个房企老板“玩转”顶层财富工具,家族信托潮来了

2020年即将到来,改革开放以来开创基业的上一代企业家大多已年近花甲,财富如何传承下去,成了高净值老板们的头等大事。家族信托恰逢其时,从国外到香港,现在又流行到中国大陆。而房地产圈已然成为家族信托的重要阵地。截至2019年11月底,房地产行业有至少15个老板使用家族信托来管理其财富,列入榜单中的15家绝大部分将其财富注入离岸家族信托,而这些大多成为家族信托的样板。

监管高压发酵 房地产信托4年来首现负增长

调控高压下,房企融资渠道不断收窄,信托渠道也不例外。11月26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公布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78万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减少5.05%。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信托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余额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

狼来了!外商独资私募"私转公"正式开闸,25家机构如何应战?

业内消息,目前已获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资格的机构,可以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公募基金,即“私转公”的申请流程已经开启。目前,我国共有25家外商独资私募,仅今年上半年便登记成立6家。外资不断涌入的同时,也对国内市场保持一份冷静。对“私转公”政策的落地,许多机构仍持观望态度。“私转公”之前需要公司过硬的市场积累,也需要做好迎接市场挑战的准备。

“其他类私募”余震:三家上市公司踩雷 开始购买定制产品

临近岁末,中原内配、康力电梯、上海洗霸三家上市公司披露合计踩雷1.19亿元的其他类私募基金产品,资产追索前景不明。尽管在监管整顿下,被誉为拥有“万能牌照”、对各类“特殊资产”加工分销而闻名的其他类私募规模大幅缩水,但存量产品尚存,导致市场余波不断。

南京证券股权质押业务叫停3个月!至少8家券商为此领罚单

12月2日晚间,南京证券在公告中证实,已经收到沪、深交易所下发的正式处分文件,暂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限于新增初始交易)相关权限3个月。此前在10月8日收到的事先告知文件,最终未能出现反转。近期至少已有8家券商收到了关于股票质押问题的警示函……今年监管对股质风险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关注度。

外资进击公募行业又有新动作!

外资进入公募行业又有新消息。除了部分现有的外资股东希望提升基金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外,记者近日了解到,在前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洋私募”中,也有相关机构表示,正积极准备在适当时机提交外资公募基金牌照申请。不过,目前还没有外资申请公募的相关细则公布。在部分外资机构人士看来,在时间表以外,其实还有更多信息有待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