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混改背後的“權利遊戲”,董明珠時代才剛到來

格力電器混改背後的“權利遊戲”,董明珠時代才剛到來


當前大家對於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更迭,關注點更多在於以董明珠為首的公司管理層成為最大的贏家,以最小投入取得更大的回報,遠超珠海國資委。但是也要看到,當前格力電器正處在發展的新十字路口,面臨著傳統主業空調增長乏力,以及多元化業務發展緩慢等諸多挑戰。


荀玉||撰稿


12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的混改方案終於揭開面紗。格力集團與珠海明駿正式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由高瓴資本控制的珠海明駿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同時,格力電器管理層接受了珠海明駿的合作邀請,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從格力宣佈混改開始到選擇"婆家",再到定下高瓴,以及協議一再延期簽署到最後達成一致,這場混改"之戰"歷時7個月之久。


從最終的混改合作方案來看,格力電器不再是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進入"無實控人"時代,但這僅僅是表象。縱觀整個混改歷程和整套方案可以發現,格力電器管理層不僅成為珠海明俊的出資人之一,更成為珠海明俊的實控方珠海毓秀的合夥人並且有權委派人選成為三名董事會成員中的一位。而格力電器的"大姐大"董明珠的利益得到了極大體現,甚至可以說,董明珠取得了"超額"勝利。


在混改之初,業界不僅對珠海地方國企改革的思路充滿了好奇,更對格力電器是否易主、"婆媳"能否和睦充滿了好奇和探究,但一波操作下來,格力管理層從受制於人成功晉升為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實控方的合夥人、董事會成員之一。表面上看,格力電器成為當年萬科和現在中國平安這樣的,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公司,而實際上卻是董明珠正式擁有了當年王石和現在馬明哲般的核心地位,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時代"真正開啟了!


此次格力電器混改從頭徹尾,都不見董明珠以往"對賭"和"炮擊"對手時的咄咄逼人,也不見以董明珠為核心的格力電器管理層的強勢和凌厲,曾經的受讓方方案中"受讓方需在9月2日之前向格力集團繳納63億保證金,而受讓方必須為單一主體或一致行動人"這樣的條件,就讓業界一度認為董明珠及格力電器管理層接盤概率極低。但僅僅一個珠海格臻的成立卻成為格力管理層扭轉時局的關鍵。


珠海格臻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由格力電器管理層出資,董明珠持股95.2%,其餘持股人均為格力電器管理層成員。而此次混改的最終受讓方珠海明俊的收購資金其中一部分來源於珠海格臻,也就是說,珠海明俊今後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而格力電器管理層則是珠海明俊的股東之一。


自此,格力電器管理層在第一大股東的實控方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擁有重大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在格力電器混改的多方博弈中,格力電器管理層儘管看起來並不強勢,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格力電器管理層成功參與了此次混改,還成功實現格力骨幹實現分配激勵、格力電器管理層參與重大決策。可以說,一招領先,步步為先。


可見,董明珠從來就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當別人都在各種猜忌、看好戲的時候,董明珠已經率領格力管理層開始了一場權利爭奪戰,成功切入最終混改,不亞於一場宮斗大戲。到這裡,格力電器管理層通過實體化運作全面參與了此次上市公司的混改,而從某種程度來說,各大股東可以互相制衡,也可以避免董明珠的獨裁,從目前來看這是一個令多方滿意的局面。


關於格力混改的權利之戰暫時落下帷幕,而關於格力的改革和發展之路將由此開啟。目前,格力已經迎來了新的企業治理結構、新的管理層激勵方案,高瓴資本的進入是對格力電器公司治理結構的最好優化,而面對格力目前最大的難題:多元化發展能否起到作用就未可知了。但在未來,格力電器的發展能否再上新臺階,更需要看格力電器管理層和高瓴資本之間的默契了。當然,董明珠的自我變革能力,也非常關鍵!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