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概括人们的办事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人是举重若轻,一种人是举轻若重,领导干部两种人都需要。周恩来曾这么评价刘伯承和邓小平说:刘伯承举轻若重,邓小平举重若轻。但是,

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永远只需要一种方法──举轻若重,就是再小的事,也要慎重处置。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机关工作非常繁杂,大到党委首长决策,小到鸡毛蒜皮,事事有关党委形象和首长意图的实现。一般地讲,作为机关干部,对大事都能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但对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小事,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比如工作不认真、不细致,办事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纰漏不断等等。

这些失误看似细微之事,但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会议的主持词、一份请示批复、一份情况报告,如果出现错误,就会影响一个干部、一个部门甚至整个单位的形象。现实生活中,这样因小失大的教训太多了。这里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上的问题,需要很好地学习和感悟。

01.事小眼界不能小

做好细微之事,也要宏观在握。有个新干部值班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组织部长在哪里。新干部回答“你要错了,这里是干部值班室”,就把电话扣了。后来这个干部因为这个电话受到了严厉批评。原来电话是上级首长打来的,首长有急事没有找到组织部长,想让这个干部找一下。

领导批评这位干部时,讲了这么一段话:

电话那头是看不见的考场,考官可能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可能是亟需帮助的群众,必须弄清来龙去脉。接电话,事虽小,但能考你的为人处事,考你的随机应变,考你的事业心、责任感。你值班时,对群众来说,你代表的是党委的形象;对上级来说,你代表的是党委机关的水平;对领导来说,你代表的是干部的群体素质。

这番话讲得非常好。小事有时并不“小”,它连着大事,做不好就可能变成牵扯全局的大“事”。只有做好小事,才有资格做大事。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1.洞察全局。只有了解全局,把小事放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才能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把小事看得更加透彻更加明亮。做到这一点,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心中装着上级的相关方针政策,特别是本级党委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原则规定等,这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做好细小工作,应以此为准绳,做到围绕大局做小事、紧贴中心做小事,保证小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2.抓住关键。一件事不管大小,往往都有一个或几个难以突破的关键环节,突破这些关键环节,办起来就会势如破竹。承办具体事情的干部,要弄清所办之事在整个事情中的分量是轻是重,位置是前是后,时间是急是缓,经费是多是少等等。做到重点任务清,具体要求清,操作程序清,把力量用在关键处,在最佳时机,以最小付出、用最好形式把小事办得精巧而得体。

3.善于协调。细小工作虽然很小,但有时并不是自己能单独完成的,会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牵扯面不小。分管的干部要主动协调、及时协调,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妥善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要借助首长和上级指示的“东风”,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创造一个和谐顺畅的小环节,保证各项工作能按时高效完成。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4.把握变数。计划没有变化快,定好的事突然改变已不鲜见。这就要求机关干部事事关心、处处留心,敏锐捕捉事物变化的特点及时掌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跟踪事态的发展,做到不管风云如何变化,都胸有成竹、应对自如。

02.事小用心不能少

做好细微之事,必须强化如履薄冰的责任意识。做好一两件小事不难,做好一两天小事也不难,但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把小事做得精巧而得体,却很不容易,它需要强烈的事业心、持久的耐心和非常的细心。通常情况下,一项大任务在主要环节的部署安排上,领导抓得比较紧,大家都很重视。但一些小环节、小部位、小细节、小动作大都由机关干部独立完成。小事情看上去是举手之劳,领导比较放心,但也容易出错。

实际工作中,一字之差铸成大错的事例随处可见。我国《婚姻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由于工作人员粗心,在印刷排版时把“夫”字误排成了“天”字,校对时也未发现,结果成了“实行一天一妻制”,幸亏小册子还未出厂就被发现了,及时改了过来,否则就会闹出天大的笑话。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事情大小轻重都是相对而言的。小事办好了是小事,谁也不会去注意,小事办不好就是大事,甚至会引发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所以,机关无小事,事事都要上心用心。

1.不能想当然。机关越大,分工越细,关口越多,结合部越多,都管都不管的事也越多。这些部位,不能侥幸地“感觉”,要格外用心,万分重视,尽可能亲自到位。了解情况,不道听途说,不当二道贩子,不能把来源不可靠的信息当作事实,更不能对自己有利的就多听一些,不利的就不听或少听。对领导交办但不甚明确的事,不能“合理想象,正常推理”,要通过请示汇报等途径,准确领会。自已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向权威部门权威人土请教,确实找到可靠依据,把问题弄准、弄透,做到全面周密、细致。

2.不能得过且过。对小事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提高工作标准,不因事小而马虎。俗话说,得过且过不会好过。当许多事挤在一块,紧张多日没有得到很好休息,某一件小事反复多次仍未了结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麻痹、厌烦、浮躁情绪,会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降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容易产生“泡沫工程”。这时,就应自我提醒,调节情绪,调整工作姿态,重新以饱满的热情、认真严谨的态度投人工作。对临时性安排的急事,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加快进度,而不能因为急躁而马虎大意。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3.不能只凭经验办事。在过去的经验里,很难找到和现在一模一样的细节。经验可以省事,也可以误事。因为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过去某种方式、方法能办妥的事,现在不一定能同样办成,单纯用老经验去套、去搬,可能会出事。

03.事小规矩不能少

做好细微之事,必须依法而行,讲究秩序。制度落地生根,隐患无处可藏。这个制度可以理解为办事的规矩,如规定、程序、约定俗成等等,它是机关办事的依据。

1.严格程序。不论事情多小,都应按规而行,不能因为事小而不讲制度,不能因为琐碎而忽略程序。程序是减少失误的关口,它就像过滤器,经过一道就会滤掉一些错漏。有时一件小事,经过一道又一道关口,看似繁琐,实质上是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养成按程序办事的习惯,逐级请示报告,按级呈文办事,不图省事、方便,不漏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办小事也要讲“闭环”,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小事,怎么办的、办的效果如何等,都要向领导及时汇报。

2.讲究时效。过了一定的时限,事办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因此,要努力培养雷厉风行的过硬作风,做到领会领导意图快、反应快行动快、办事干净利索,坚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遇到忙的时候,注意提醒自己,加班加点,尽量往前赶,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注重“成功率”,不能忙而出错、忙而出乱,保证办一件事成一件事,不留尾巴。对确实有难度的工作,不要有虚荣心,怕别人说“这么小的事都办不了”而自己藏着、掖着困难,而要大胆讲情况、提建议,争取主动,保证不把事耽误在自己手上。

3.把握节奏。不同的工作任务,或同一任务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工作节奏,这对于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不可少的。单纯的小事,也有一个节奏问题。对一般人来讲主要是一个过急的问题。有时想把事立即办好,看上去工作热情很高,实际上违背了规律,工作不落实。人们常说“桃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办小事也是如此。明天的事放在明天办是福,放在今天办就可能是祸。因此,办小事要把握好“度”,做到有急有缓、有张有弛,一环扣一环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4.注意总结。规律是总结出来的。工作实践中对规律认识得越深刻,运用得越熟练,干起工作来也就越具有预见性、超前性,也就越主动,越有成效。如为了防止忘事、错事,“老机关”们总结出来的“记事本上常看看,做完一件划杠杠”、“人在事中迷,互相提一提”等等,都非常有效。要防止过眼不入脑,提倡事过细思量,经常回头看一看,查找成在何处、败在何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增长知识才干。

04.事小标准不能低

做好细微之事,必须牢固树立精品观念。正如巴顿说的那样,我挖厕所也要挖出天下最好的厕所。正因为他小事精心,才成为一代名将。不少机关干部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会议开得很顺利,就是因为主席台座次没排好,有个首长的文件没送到位,惹来很大的麻烦;一个材料写得很好,就是因为出了几个错别字,好像一顿美餐吃了个苍蝇似的。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做大事的,但人人都有条件做好小事。小事不小,小事里面见精神、见人品。善于做小事的人,能把小事做出大境界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1.靠耐心。做好小事,不但要有吃苦受难的思想准备,更要有精雕细刻的耐心。不怕反复,经得起磨。有的小事不是想象中的一蹴而就,可能因多种原因,需要返工好几次。这就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始终如一的恒心。要不怕项碎,经得起乱。在同一时间内受领两项或多项任务,或者几个领导都赋予了不同任务,其中有并列、有交叉、有重合,要不厌其小、不厌其碎,科学合理安排,周密细致,把零碎的小事系统化理清思路,有条有理,样样到位。个别小事时间跨度大,久拖不决,要特别小心,不能忘事、漏事,始终关注发展变化,什么时间办哪一步,心中有数,有头有尾,确保落实。

2.靠准确。准确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的真实意图,准确上传下达领导指示和有关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谋划工作以细求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减少随意性、临时性的事情发生。掌握情况细,了解情况深,不但了解现状,而且了解历史、未来;不但了解当事人,而且了解左邻右舍,确保真实、客观、公正;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做到一口清、一口准。组织落实以细求准,该亲自到位的一定要到位,不遥控指挥,不当二传手;有时间、距离、次数、字数、份数等明确要求的,要精确到尽可能小的计量单位,确保办事百分之百的成功。

对于机关干部而言,办事只需要一种方法,那就是举轻若重

3.靠创新。创新不分事情大小,小事也能有作为。有的小事,虽然不起眼,解决起来却左右为难,久拖不决会成为影响全局工作进程的瓶颈。对这些“老小难”,大胆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善于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思维方法,探索新形式、新路子、新方法。要在比较中创新,和过去或别人经历过的事比较,和相类似的事情比较,利利相较取其大,利弊相较取其利,充分权衡并选择运用新手段、新途径,大胆吸取经验教训,把小事干得干净利索、稳当妥贴。要在抓问题中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兴奋点”,努力在小事中发现不小的苗头,多看一看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背后还有没有问题,多想一想司空见惯的事情背后还有没有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以推陈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