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點擊右側關注,每天都有影視圈最新深度八卦,等你來閱!

沉寂了幾年之後,郭敬明又一次出現在了大眾面前,在此之前,觀眾印象中的郭敬明的標籤有兩個,一是作家(叫商人更合適),出版了《悲傷逆流成河》、《夢裡花落知多少》、《小時代》等多部作品。一是導演,主要致力於將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代表作《小時代》四部曲。

這一次郭敬明捲土重來,以導演身份參加綜藝《演員請就位》,跟他一起參加節目的是第五代導演陳凱歌、李少紅、趙薇。對比與郭敬明同臺的三位導演,你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人偏偏就是郭敬明。很明顯,節目組是想造勢。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果然不出所料,節目從播出到現在,郭敬明多次為節目組喜提熱搜。影響力最大的當屬於郭敬明組的郭俊辰、董力與任敏三個演員,現場演了一段由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的《悲傷逆流成河》裡面的橋段。李誠儒老師在臺上看得非常尷尬,完後說:“坐在這裡看這個,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用一番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回懟喜提“最佳辯手”的稱號,微博上“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說”的話題,超過了1.7億的閱讀量。郭敬明的熱度似乎又回來了。但事實正好相反,贏了辯論的郭敬明反而讓觀眾漸漸意識到郭敬明本身及其作品的空洞,華麗的技巧已經難以遮掩。其實從第一部電影《小時代》開始,郭敬明一手打造的“小時代”就該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商人郭敬明

郭敬明的火得益於由《萌芽》雜誌發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郭敬明拿到了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2002年,郭敬明開始在《萌芽》上刊登短篇小說《幻城》,後來由於觀眾反響太好,春風文藝出版社的編輯親自找到郭敬明希望他將此故事改成長篇小說。

《幻城》出版後大火,隨後郭敬明又趁熱打鐵寫了《夢裡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等多部作品,都備受好評。盛名之下,郭敬明於200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島”,隨後又成了雜誌《最小說》的主編。可以說,郭敬明的系列小說及創辦的雜誌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成長。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不管郭敬明的作品有多麼紅火,他自己掙了多少錢,從出道到現在,郭敬明與“作家”之間,總是隔著距離。叫他作家,不妥,不如叫他商人。從第一部作品《幻城》開始,郭敬明就跟“抄襲”二字綁在了一起。

《幻城》的整個故事是抄襲了日漫《CLAMP聖傳》;《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抄襲日漫《NANA》的《夏至未至》;抄襲日本知名動畫《命運長夜》的《爵跡》。作家最重要的是原創能力,在前人基礎上推陳出新,寫出新的故事,新的感悟。縱觀郭敬明的作品,卻從人物設定到故事本身總能與別的作品找到相似點,原創性很低。

靠著小說,郭敬明賺得缽滿金滿。寫《幻城》的時候,郭敬明還在為買不起同學能買得起的東西難過,《小時代》出版的時候,他坐在上海的豪宅裡,對面就是東方明珠。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他抄襲的事情,也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原創。能掙到錢,是他唯一想要的結果。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

有錢的郭敬明自然想如何掙更多的錢,決定邁入影視圈的郭敬明不再怎麼創作小說,而是決定創作電影。他將自己引以為傲的《小時代》搬上銀幕,開創了電影領域的全新“美學”:不需要太實質性的內容,場景華麗、服裝道具華麗,再加上一水的俊男美女,一部“新美學”電影就誕生了。

鸚鵡史航當時看完後的評論是這樣的:《小時代》有一點是對的,導演把關得很好,全篇沒有出現一個演技派,大家水平一般齊。就算很多人都在吐槽郭敬明的小時代是“大爛片”,這一點都不妨礙郭敬明賺錢。《小時代1》賺了錢之後,郭敬明趕緊拍了《小時代2》、《小時代3》、《小時代4》,每一部票房都拿得出手,最終《小時代》系列為郭敬明攬下了近18億的票房。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靠垃圾電影掙錢“小時代世界”從此建立,掙錢思路就是,你儘管罵,你罵,我就用我的邏輯懟。懟完我接著拍,有錢掙就好。直到2016年,郭敬明以相同的思路斥豪資拍攝《爵跡》,沒想到這一次他的如意算盤卻空了。在被強行餵食了三年的垃圾之後,觀眾終於對這樣的電影忍無可忍。

投資高達2億下了血本的《爵跡》,最終票房收入僅僅只有3億,按照分賬計算,爵跡至少需要5億票房才能保本。郭敬明虧得很慘。這一次他終於不再回懟批評,而是抱之一無理由的大哭

: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隻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但郭敬明還是不相信自己一手建立的“小時代世界”會這麼毀掉,他繼續拍了《爵跡2》,請來一堆影評人觀看,結果被罵得很慘,這一次,他又罵了回去。時隔多年,郭敬明終於服輸了,曾經他以為靠著自己的小時代思維可以賺更多的錢,但當電影市場以良幣驅逐惡幣時,郭敬明感覺到自己的小時代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新時代

經歷失敗的郭敬明還在試水,《悲傷逆流成河》改編成電影時,他不再是導演,只敢偷偷掛一個編劇上去,生怕大家又因為是他的緣故,不買賬。《悲傷逆流成河》改名為《流淌的美好時代》,這次他參都沒參加。由他編劇的《是!尚先生》宣傳時也不敢拿他作為營銷點。這幾年,曾經風光無限的郭敬明藏起了鋒芒,他像是蟄伏在黑暗裡的猛獸,在等一個撲向獵物的機會。

《演員請就位》就是郭敬明等待的機會。節目還在預熱時,關於郭敬明的熱搜就紛紛冒了出來。他最開始的打算應該是想通過這檔節目樹立自己是個有專業度、認真敬業、苛刻的導演形象,但不想聰明反被聰明誤,從他指導沙溢演戲到反駁李誠儒,無一不透露出郭敬明本身的空洞和膚淺。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郭敬明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的是,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如今的影視圈只有靠好的內容才能殺出重圍,那些不用心、敷衍的作品就算做得再華麗也經不住票房的考驗。中國觀眾越來越理智,懂得欣賞,懂得辨認,不會再為垃圾作品買單。

其實,郭敬明的小時代早就該涼了,從《小時代1》開始,只有空洞華麗的PPT電影就給影視圈帶了了掙快錢的不正風氣,只有驅逐這些一味把觀眾當韭菜的作品,諸如《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紅海行動》等等花了大心思,嘔心瀝血之作,才會真正讓觀眾見識到什麼才是電影。 中國電影才會真正看到新的希望。

郭敬明的“小時代”早該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