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锋:支线航空发展迎来窗口期 短途运输风口逐渐呈现

本报记者 郭婧婷 昆明报道

“目前云南省内15个机场,仅有3个机场不被高铁覆盖,民航压力很大,多种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12月6日,在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航支线航空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云南安全监督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沈锋如上表示。

沈锋通过一组数据描述过去30年中国民航运输业务干支线发展:民航干线运输从1986年的191架次到2018年的3615架次,年增长率9.7%左右,这组数据远远超过美国40年2.2%的增长率。干线运输高速增长的另一边,支线飞机增长却非常缓慢,过去30年仅增长了150架次。

根据民航局的最新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实现旅客运输量3.2亿人次,同比增长8.5%。继2018年全年旅客运输量突破6亿人次后,民航旅客运输量极有可能在今年底再创新高。但机队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8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3639架,其中支线飞机数量仅为187架,占整个运输机队的5.1%。

中国民航历经几次变革,发展初期的机队全部由涡浆飞机组成,随着产业结构和政策转变,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喷气式飞机。“中国引进步伐远未跟上,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才有了CRJ,ERJ系列飞机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涡桨飞机大量退役。”沈锋表示。

云南地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铁路建设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诸多影响,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巨大,云南省高铁建设远滞后于东部沿海省份。随着沪昆高铁全线贯通,云南昭通被带入了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时代。沈锋直言,云南民航业已经感受到高铁带来的冲击,目前云南省内15个机场,仅有3个机场不被高铁覆盖,多种交通运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综合对比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沈锋认为,民航是解决云南省内及周边区域中短途交通运输问题的重要途径。复杂的地形、经济发展总体滞后以及特殊的区位优势,相较于沿海市场,云南具有更大的支线航空发展潜力。

从支线机场地域分布来看,西南地区拥有最多的支线机场,占支线机场总量的24.3%,云南是西南地区支线机场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目前运营的支线机场有14座。

从区位角度看,云南与越南、老挝、泰国接壤,随着云南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使云南从西南交通的末梢转变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沈锋表示,云南省支线航空可以成为中国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支线航空作为云南省内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解决交通出行问题,保障社会平稳发展。

沈锋直言,为追求收益最大化,航空公司对支线航空重视仍然不够,基本放弃短途支线,但是对于通用航空公司而言,支线尤其短途支线是块肥肉,可以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在民航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以“两个框架”发布为标志的民航业务监管重构已经开始新思路,新政策将启动新市场。沈锋认为,中国短途运输市场将迎来颠覆性的重构,在相关政策利好情况下,短途运输风口逐渐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