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曾氏宗祠位于衡阳县的石市乡,从衡阳市出发,走许广高速石市出口下,大约三十多分钟,便可以到达。

在过去,祠堂曾经遍及乡村各个角落的,不过现在各村已难见祠堂,多少人不知祠堂为何物,大多已经荒废、倒塌。幸存下来的祠堂也大多数残破不堪、杂草丛生,无人打理。曾氏宗祠,是衡阳县当地仅存下来的,保存的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座南朝北,青砖灰瓦,白色粉墙,在岁月的剥蚀中,那孤单的身影,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斑驳和紧闭的大门,又像一本庋藏多年的书,尘封着往事。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几个老人在宗祠前晒着太阳,玩着字牌,聊着家常。他们也许并不在意老屋的过去或者将来,周围的房子一栋一栋地建,千篇一律的没有了传统的特色,更无从与祠堂的风格协调了。

进入宗祠内,一阵清凉。其实,宗祠并不大,四合院式,全部木头梁架结构,有戏台、天井、祭祀的牌位,屋厅摆放着很多方桌,两边的墙壁上有多次重修宗祠的记载,虽然一些文字已斑驳不清,但可以看出是有些年代的。祠堂二边的天井各种了一棵大树,据当地人说,以前是二棵很大的桂花树,那个时候整个祠堂满屋桂花香。旁边加了一间厨房,可能用于现在摆宴席的厨房。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戏台前沿有好几块木刻雕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全被刮掉了面容,剩下依稀可见的图案轮廓,留下了框架。如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破坏掉,或许现在在金钱的驱使下,连这个框架也会无影无踪了,对历史古迹的保护仍需要大家的努力,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不应该忘掉祖先。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当地老人说这个宗祠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站在旧戏台上,脚下明显感觉到老祠堂的颤抖和微弱的喘息声,那从祠堂天井静静泻下来的丝丝阳光,还一如从前。五百年的沧桑变化,五百年的风雨飘摇,这些饱经岁月洗礼的祠堂,更像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杂草遍布墙角,斑驳的墙面坑坑洼洼,许多地方都有漏雨的痕迹,或许,祠堂有一天会在某个狂风、雷雨交加的夜里倒下。

去附近看曾景公祠。穿过一片稻田,现在正是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田野里稻穗绿油油的一片,草垛中飘洒着稻谷的馨香,就像一幅单色的画,四周静悄悄,没有忙碌的景象,整个乡村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几分钟路程,就到了曾景公祠,“曾景公祠”这四个字是著名书法家曾熙题写的,曾熙的故居就在对面的不远处。在曾熙故居看到的曾景公祠的旧建筑照片,眼前的建筑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外墙全部貼上瓷砖,不伦不类,屋内也全部改为钢筋水泥,靠近门口还在杂草丛生的地面竖起一个篮球架,这样一个公祠,如此的修改,看似新,看似坚固了,却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面对这样的“保护”,除了摇头,除了无奈,只有叹息。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国有宗庙,家有宗祠”。祠堂曾经是家族的圣地,也是家族祭祀、议决宗族事物、办理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的重要活动场所,它往往也是村里最宏大,最庄严的建筑。在过去,祭祀是宗族大事,它不仅是为了祭祀先祖,祈求保佑,更重要的是起到教育子孙、激励家人、团结族群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老祠堂现在也很少进行祭祀活动了,这种民俗文化也在渐渐地丧失。当年那些老人薪火相传的宗祠文化可能也是难以为继,再过些年,乡村的祠堂,可能是更难得寻见了,呼吁大家来重视和保护这些已经不多的老祠堂,留住这些古老的乡愁,留住这些曾经的精神家园。

回到曾氏宗祠,这里曾经是村民祭祀先祖、议大事、办喜事的地方。现在,赋予了新的用途,政策宣传、村民开会。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把一切旧有的生命化烟成尘,它是历史,也是沧桑,是过去,也是未来。

游记:衡阳县曾氏宗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