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隨著我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軍裝備了055大型驅逐艦、殲-20第五代隱身戰機等可以比肩西方的現代化軍事裝備,可以說軍事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差距,特別是裝備載彈量方面我們仍有差距。

055大驅“一坑四彈”仍未現身

“一坑四彈”是指一個發射單元裝填四枚導彈,此項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艦艇的載彈量和艦載武器選擇的靈活。目前,美國、俄羅斯、韓國和英國都宣稱可以做到,但是真正將“一坑四彈”技術應用到水面艦艇的僅有美國的“改進型海麻雀”(ESSM)中程防空導彈和韓國的“海弓”導彈。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美國的“改進型海麻雀”(ESSM)中程防空導彈有效射程為50千米、速度3馬赫、彈長3.66米、彈徑25.4釐米,其可通過MK41或MK48垂直髮射系統發射,彈翼摺疊之後,1個MK41發射單元可裝載4枚ESSM導彈。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海弓”導彈是繼美國“改進型海麻雀”(ESSM)艦空導彈外,世界上第二種採用“一坑四彈”垂直髮射方案的艦空導彈,其彈體長度2.07米、射程20千米、機動過載30G、最大速度3馬赫。雖然韓國“海弓”導彈的性能與美軍ESSM導彈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它是足以表明韓國在導彈小型化方面達到了一定水平。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反觀我國的055大型驅逐艦,至今仍沒有應用“一坑四彈”技術,其垂髮單元數量也不是網絡曾熱議的128個而是112個,這一數量不禁讓廣大軍迷略感失望,因為採用“一坑四彈”技術的美軍阿利伯克型驅逐艦,96個垂髮單元所攜帶的導彈數量就可以輕鬆超過我國055型驅逐艦112枚的載彈量。

殲20戰機主彈倉僅4枚導彈

殲20是我國當前最先進的戰鬥機,目前殲20在隱身條件下僅能掛載6枚導彈,其中側彈倉則各攜帶1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主彈艙攜帶4枚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與殲20相比,美軍F22戰機在彈倉體積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主彈倉可掛6枚AI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兩側武器艙內各1枚AIM-9X,共8枚導彈。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儘管有評論認為,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在射程、殺傷半徑等方面由於AIM-120,側彈倉的設計也較F22戰機更有優勢,但是面對空空導彈飽和打擊盛行的今天,多掛載一枚空空導彈,就多一次擊落敵機的機會,同樣也就多一次保命的機會。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094核潛艇高聳的龜背

提到我國的094戰略核潛艇,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它那高聳的龜背,它對核潛艇的水下高速航行十分不利,尤其是會增加水下航行時的流體噪音,也難怪美國海軍曾聲稱:“只要中國的核潛艇駛出渤海灣,美軍水下偵聽系統就能聽到清晰而獨特的噪聲”。其實龜背也是無奈之舉,在射程和威力面前,我國選擇了犧牲隱身性能。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同樣是戰略核潛艇,美軍的俄亥俄級的艦體採用圓柱形淚滴流線艦殼設計,彈道導彈發射管長度突出耐壓殼,因此艦體上部有一層上層建築,從艦艏涵蓋到艦體後段,並充分融入艦體的線型,沒有破壞流線性,不像蘇聯德爾塔級核潛艇和我國的094核潛艇的背部突兀地突起一大塊。

中國導彈小型化任重道遠,殲-20、055驅逐艦載彈量仍略顯不足

其實,055大型驅逐艦沒有使用“一坑四彈”技術、殲20僅能掛載6枚導彈和094核潛艇高聳的龜背,歸根結底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動機、電子設備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不得不使用大體積、多燃料、大戰鬥部以彌補精度等方面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