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LED行业增速放缓,Mini LED成破局关键

「世经研究」LED行业增速放缓,Mini LED成破局关键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2019年前三季度LED行业营收同比增长放缓至3%,净利润同比下降54%,为近3年来低点。预计未来随着贸易战缓和及地产相关预期回暖,需求端改善将显现。而LED芯片行业负债压力零界点已近,大型厂商产能退出或将显现,彼时LED芯片行业将迎来回暖机会。

一、现状解析

(一)LED市场进入下行周期

目前我国LED产业规模已成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9月,LED市场再次进入下行周期。从LED行业上市公司情况来看,申万LED行业上市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放缓至3%,净利润同比下降54%,为近3年来低点。2019年前3季度合计营收753.60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34.89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7.46亿元,整体行业净利率水平为4.63%,扣非净利润率水平仅为2.32%,整体行业盈利状况处于寒冬,显现较为羸弱。

(二)LED出口量稳步提升,单价下行压力较大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照明全行业出口额约为322亿美元,LED照明产品出口额约为211.14亿美元,同比小幅上升1.95%,约占全部照明产品出口额的2/3。其中,LED光源出口数量为44.14亿只,同比增长14.67%,比前两季度情况有所反弹,出口金额则为40.4亿美元,同比下降5.57%。其中,LED球泡为39.17亿只,同比增长17.19%,出口金额29.91亿美元,同比下降3.57%;LED灯管为4.97亿只,同比减少1.77%,出口金额10.48亿美元,同比下降10.87%。而2019年前三季度LED灯具出口金额为17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2019年三季度,LED光源出口均价已不足1美元,仅为0.92美元,同比下滑17.12%,下降了0.19美元,环比上半年的均价也下滑了0.04美元。其中,LED灯管出口单价约为2.11美元,球泡出口单价仅约为0.76美元。各项单价继续刷新着历史新低。

(三)LED行业上下游发展形势较好

上游方面,2019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同比均出现下降。化工行业继续维持景气态势,大部分产品价格同比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上游产品价格均处于下滑趋势,有利于LED行业降本增效。

下游方面,近两年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导致LED芯片价格持续下滑,市场规模增速放缓,2019年以来LED芯片毛利率处于近几年最低水平,行业重新洗牌,进入深度调整期,各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而传统LED通用照明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给LED行业的下游需求打下了足够的信心。

二、行业发展趋势

Mini LED是近年来LED企业发展的新技术,除了是为对抗韩国OLED外,更是为发展技术尚未成熟的MicroLED的新试验,预计2020年全球Mini LED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元。

(一)与传统LED技术相比,MiniLED优势明显

MiniLED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技术,最早是为台湾的LED龙头企业晶电所提出,指的是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的LED,介于传统LED与MicroLED之间。相较于传统LED技术,Mini LED在耗能、反应时间、可视角上均有一定的优势;对比Micro LED,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封装技术。目前,Mini LED采用倒装COB和“四合一”技术即可进行封装,可兼容大部分生产设备,但Micro LED由于尺寸小(<100μm),需要芯片巨量转移技术才可完成封装,这一技术要求高,尚未成熟,因此Mini LED凭借优于传统LED和技术生产易于Micro LED的优势,愈发得到关注。

与另一现在最流行的显示技术OLED对比,无论在耗能、反应时间、可视角上,还是色域上Mini LED都有着极好的优势。且Mini LED背光电视面板与OLED电视面板厚度相近,但前者可省电达80%。

此外,Mini LED还具有成本优势。若采用Mini LED背光设计的液晶电视面板,成本约只有OLED电视面板的60—80%;另外,生产一块55英寸的Mini LED背光液晶面板使用4万颗LED,一块手机面板也需用到6000-9000颗LED,有助于LED晶粒厂商产能去化。

(二)产业链相对完整,未来将给产业带来新一轮高增长

目前,华为、OPPO和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均计划在新推出的智能手机中采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Mini LED产业链上相关的企业已经开始全部布局这一新技术的开发,上游芯片厂主要有晶电、隆达、聚积等。中游封装厂有国星光电、瑞丰光电、荣创电子等;而下游领域除了手机制造商外,还有面板厂如群创、友达、JDI等以及显示屏厂商利亚德、奥拓电子等。

目前来看Mini LED显示技术及供应链不断成熟,有望成为推动市场逐步恢复的新成长动能。MiniLED无论在亮度、色彩、能耗、成本上均比OLED具有优势。对于中国LED显示屏企业,乃至全产业链企业而言,把握在Mini LED时代占据的既有优势,并将其延伸至未来可期的MicroLED领域,是当前及未来的迫切要务。

三、行业风险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大,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较多,企业生产投资趋于谨慎,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外需减弱对出口增长形成压力,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LED行业面临需求下行压力。

(二)技术更替风险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LED技术创新密集发生,但由于国内先进工艺水平仍受制于工业领域基础薄弱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受限。另外,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压力与竞争成本。相关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准需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三)成本风险

LED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其价格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预计未来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保持强势,不利于降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方面,行业内用工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导致部分企业缴费总额上升,员工缴费同比提升,公司负担比例提升,构成了企业和员工的双重负担;另外,土地租金的上涨、高端人才的引进、企业生产转型趋势以及环保成本支出的增加也迫使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四、投资建议

LED行业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及贸易环境等因素,导致需求不振,盈利状况下滑。未来随着显示需求的升级以及国家对超高清产业的推动,而其中核心的MiniLED/MicroLED技术路径,有望带动产业链释放新的增长动能。2020年,终端应用厂商及上下游产业链,将把MiniLED作为超高清屏发展的主力技术路径,将带动上游LED相关产业链较快的增长。根据对Mini/MicroLED市场需求测算,预计将带动LED灯珠市场约200~285亿元,预计可带动LED芯片约120~170亿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主流LED显示产业链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趋于稳定,可关注Mini/MicroLED领域优势企业,重点关注广东、江西、福建等LED行业传统聚集区,积极关注长三角、京津冀等高速增长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