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遇冷,為何還有房企能殺入“千億俱樂部”?

樓市遇冷,為何還有房企能殺入“千億俱樂部”?

2019年,對奧園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奧園順利完成“遷都”,集團總部及主要業務集團入駐番禺萬博商務區,地產總部遷至深圳。

12月2日,奧園發佈了一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告,內容為:

2019年前十一個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約人民幣1012.7億元,同比增長37%;合同銷售面積約1011.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平均售價約每平方米人民幣10013元。

這意味著,作為粵系房企四小龍之一的奧園,正式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

樓市遇冷,為何還有房企能殺入“千億俱樂部”?

6年,從百億到千億

中國奧園於1996年成立,前身是廣東金業集團。

1998年,藉著申奧熱潮,奧園提出一個深入人心的口號——“運動就在家門口”,在項目“金業體育花園”內配建全民健身平臺。

隨後項目更名為“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創造了5次推盤5次搶購一空的神話。“地產+體育”,差異化定位讓奧園一戰成名,也成為國內第一家提出“複合地產”概念的房企,如今這一概念在地產界依然大熱。

➤ 2007年,“中國奧園”在港交所上市;

➤ 2013年,奧園的業績規模實現了較為明顯的突破,進入百億俱樂部;

➤ 2014年,奧園斬獲銷售金額122.2億元,排名全國房企第64位;

➤ 2015年,奧園攬金151.7億元,銷售金額同比增幅24%;

➤ 2016年,奧園實現合同銷售總額約256億元,同比增長約69%;

➤ 2017年,完成合同銷售金額455.9 億元,同比增長約78%;

➤ 2018年,完成合同銷售總額約912.8億元,同比增長1倍,成為“準千億”房企。

樓市遇冷,為何還有房企能殺入“千億俱樂部”?

從2013年破百億到2019年破千億,奧園僅用了6年。尤其是近兩年,經濟處在下行週期,樓市又遭遇嚴格調控,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奧園仍保持了穩健增長,向千億高歌猛進。

奧園獲利能力的持續向好絕非偶然,而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多元化發展全線開花

自地產+體育開始,“複合地產”模式就已深深地融入了奧園的血液中。

奧園不斷將商業、文旅、物業等注入企業開發模式中,開發運動、教育、商業、養生休閒等多元化複合人居。

隨著“多元化”的不斷髮展,目前奧園業務已涵蓋了“地產、商業、科技、健康、文旅、金融、跨境電商、城市更新”八大產業板塊。在做大做強地產主業的同時,加快多元化佈局,通過多個產業板塊聯動,推動集團的快速、均衡發展。

2018年11月29日,奧園發佈公告,公司全稱由 “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適應公司“一業為主、縱向發展”的業務格局。

今年3月,奧園旗下物業公司——奧園健康生活赴港上市,港交所主板出現第2家“奧園系”上市企業。

樓市遇冷,為何還有房企能殺入“千億俱樂部”?

佈局廣,“存糧”足

作為一家老牌粵系房企,奧園深耕華南大本營多年。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政策利好,更是為搶佔先機、早已重倉大灣區的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立足總部廣州,奧園不斷向周邊城市落子,2014年首入佛山、2015年進駐深圳,2016年佈局惠州……已實現

大灣區“9+2”城市全覆蓋

今年夏天,奧園地產集團總部從廣州搬至深圳,當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或包含在深圳納儲的考量,同時,無論是在人才招募還是金融佈局上,深圳都更佔優勢。

植根大灣區的同時,奧園也在不斷加大全國化佈局力度,覆蓋華南區域、華東區域、中西部核心區及環渤海。截至2019年上半年,奧園擁有230個項目,分佈於75個境內外城市

另一方面,奧園一直在花式擴儲,以備“存糧”。

年中報顯示,奧園的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達4012萬平方米,總貨值約人民幣4255億元,其中大灣區佔比約27%。

在拿地成本方面,奧園的土地成本僅2321元/平方米,處於行業較低水平,為公司留下了較大的盈利空間。

較低的拿地成本,原因是奧園獨特的拿地策略。奧園有大量的土地是通過收併購以及舊改

方式獲得。

城市更新項目方面,奧園已實現“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三舊改造全覆蓋,有過多箇舊改項目成功案例。目前擁有潛在可售資源約人民幣2197億元,其中大部分位於大灣區城市。

2018年3月,奧園集團主席郭梓文表示,公司有80%項目都是由併購而來,且會繼續保持併購的節奏。

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奧園簽約動作不斷,通過合作方式接連獲得位於深圳、湖南郴州以及廣西梧州等共四個項目,從一線舊改橫跨到三四線綜合體,涉及土儲達超450畝。

頭部房企時代或將到來

2019年,市場下行,房地產行業正在面臨著一輪巨大的洗牌潮。大中型房企的市場佔有率加速提升,三四線城市小房企則頻頻傳來破產的消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前10月,30強房企的銷售金額已經佔全國房地產銷售額的一半,而在2011年,這一比例僅為15%左右。行業集中度正在持續上升,馬太效應愈發凸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奧園跨越“千億”這道門檻,就意味著正式進入了行業頭部陣營。

“千億房企”四個字,並不只是響亮的招牌,更是帶來在土地、資金、銷售等領域的優勢,以及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