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禹城市辛寨鎮“三招”破解項目建設用地難題

隆冬時節,德州禹城市辛寨鎮308國道工業帶的禹城茵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不鏽鋼製品生產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江以北最大水處理設備不鏽鋼配件生產基地,是辛寨鎮利用盤活的低效用地騰籠換鳥引進建設的優質項目。

  “招商引資是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升級最直接的措施、最重要的手段,是我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而項目招引離不開土地指標做支撐,我們搶抓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機遇,三招並舉,用足用活政策,破解項目建設用地難題,以優質項目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該鎮黨委書記王立彬說。

  化零為整抓農地入市。該鎮積極探索向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要空間,在全鎮範圍內啟動農村閒散地綜合整治行動,拆除廢棄宅基地、土坯房217座,共整理農村閒散地3200餘畝,整理小劉、小李、沈堂等村的建設用地400餘畝,藉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爭取土地指標,尋求破解項目用地難題新路徑。

  優化佈局抓園區建設。啟動由山東禹城嘉友置業有限公司投資、規劃面積1000畝的禹城辛寨創新創業園項目,該項目一期先行區佔地230餘畝,投資4億元。園區定位中小微企業智造創新創業園,包含辦公、研發、生產及配套設施。建成後,可容納中小微企業200餘家,解決就業人員7000餘人,帶動當地群眾年增收2億元,年納稅7000萬元。

  騰籠換鳥抓動能激活。該鎮積極開展“低效用地盤活”專項行動收存量,組建專班集中攻堅,大力度推進“四無”企業集中清理和“低散亂”塊狀行業整治,盤活鎮域內工業場地5處,騰出建設用地指標95畝,為產業發展調整騰出更多空間。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濟南外遷企業的重大機遇,圍繞產業體系引增量,從解決企業的痛點、堵點、難點出發,推進重點產業項目快審批早落地。騰龍換鳥、嫁接改造了茵瀚科技、道明門窗、霞光建材、峰強建材、潤鑫潤滑油等項目6個,安置農民就業360餘人,人均年增收5萬元以上,打破轉型發展瓶頸,提高了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率,為招商引資和高質量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來源 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